綠化苗木種植方法

  綠化苗木種植無論是一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是一個小區內的環境,隨處都可以看遍地的綠化苗木,那麼綠化苗木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在進行綠化苗木栽培之前,需要先進行對苗木的選擇,可以從苗木的形狀、長勢以及大小來進行選擇,一定是要長勢健壯的,並且姿態豐滿而又美觀,沒有病蟲害以及一些殘葉或黃葉,並且在栽培前要考慮到當天的天氣、運輸過程中的處理,例如對樹苗的包紮、遮陽等的措施。無論是在裝載還是在運輸的過程中,都要保護好綠化苗木的根系,當然,綠化苗木的樹枝、樹皮等也不能受到刮傷。所以在進行運輸時,一定要按照順序放齊,並且樹根朝同一個方向放,並且每一棵綠化苗木都獨自包紮好樹根,一方面不易於水分的蒸發,另一方面能夠很好的保護到樹根不受損傷。

  對於苗木的種植,需要先對裸根的苗木的根部進行簡單的修剪處理,然後對苗木整體外觀的修剪,可以根據樹種的類別及大小,在所需要種植的苗木的地方進行挖坑,坑的大小與深淺由苗木來決定,總之要保證栽培進去的苗木保持根部的舒展,從而大大提高綠化苗木的成活率,根據之前計劃好的間距把每一個綠化苗木進行放入坑內後,如果是特別大型的苗木,如松柏之類的,剛剛進行栽培後,還需要用繩子來進行固定。

  把綠化的苗木栽培完成後,還需要每天進行兩次的灌溉澆水,從而能夠更好的讓苗木適應土壤,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之前對苗木進行固定的繩子就可以去掉,而且也能夠很好的觀察出綠化的苗木是否存活,對於沒有成活的苗木應當及時的去補植,而對於成活的苗木,我們要定期對它進行外觀上的修剪,噴灑防蟲劑,從而能夠保證每一棵的綠化苗木都能夠健康成長。

  綠化苗木種植病害防治

  1.白紋羽病:該病是一種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鬚根,然後擴充套件到側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網狀菌絲,在腐朽苗木的根部產生圓形黑色菌核。它主要危害果樹及針、闊葉樹種。

  2.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兩種型別:即細菌性根腐病和圓斑根腐病。前者為細菌性病害。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於豆粒狀的腫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葉片黃化、脫落。後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鐮刀菌侵染所致,這種病菌潛伏在土壤中,當環境適宜時,產生菌絲,使林木根部接觸後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狀表現有萎蔫型、青幹型、葉緣焦枯型、枝枯型等。造成枝條幹枯,皮層壞死易剝離,最後全株枯萎死亡。

  3.白絹病:根部感染後病部呈黃褐色至紅褐色溼腐、多汁液,後期皮層組織腐爛成泥狀,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4.根朽病:該病由擔子類真菌侵染引起,針、闊葉樹種及其幼林,成熟林都會被侵染。主要症狀是感病後苗木地上部分枝葉變黃、早落或葉形變小,枝葉稀疏,枝條枯萎死亡等;針葉樹種在根莖部位發生流脂現象。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層內,病根表面及土壤內,有黑褐色的根狀菌索。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觸到其他苗木根部時,沿根部表面擴充套件,使主根及側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5.根白腐病:該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通過病根與健康根部接觸而傳染,病害發生後不斷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感病部位表現為淡紫色,接著出現黑色斑塊,斑塊逐漸轉成白色,松類苗木根部還有流脂現象。病苗地上部分表現為針葉轉黃色或淡黃色,葉形短小、早落、枯萎。

  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育苗時給苗床進行藥劑消毒。對多種根部病害殺菌效果較好的藥劑有綠亨一號2000至3000倍液,綠亨二號、甲基託布津,或綠亨一號加福美雙***1∶9***500至600倍液灌根。灌根以每年早春及夏末病菌開始活動時分兩次進行為佳。

  2.加強肥水管理:增強苗木長勢,提高抗病性,苗木四周要開好排水溝,以降低地下水位;在乾旱時要及時抗旱,利於根系健壯生長。苗木進入生長期後,應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發現病株,立即清除,並帶出出圃地燒燬,防止交叉感染,開溝帶隔離病原。

  3.及時用藥:苗木病害發生後,應分別型別、對症用藥。根腐病可在病株根部澆灌0.2%至0.3%的亞砷酸鈉;白絹病可用綠亨一號800至1000倍液灌根處理;根白腐病可澆灌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根朽病可澆灌福美雙500至600倍液;白紋羽病發生後,拔除病株後立即用20%石灰水消毒土壤,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灌根防治,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