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種子種植方法是什麼

  白芨是現在很常見的中草藥,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想要種植白芨。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芨種子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芨種子種植方法

  白芨種子如何催芽

  白芨的種子非常細小且無胚乳,因此在自然狀況下很難萌發和生長,實生苗的栽培較為困難,但隨著部分科研單位對瀕危保護植物投入研究力度,蘭科植物育種工作得到很大發展,通過無菌播種和試管成苗能獲得大量種苗用於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商品的生產。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種苗,在不同培養基上進行無菌播種,種子萌發後用組織培養方法進行無性系繁殖,實現白芨種苗的規模化生產而探索有效的快速擴繁技術。

  白芨的栽培技術

  白芨喜溫暖、陰溼的環境。稍耐寒,耐陰性強,忌強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種子繁殖,播前種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3月初種植,栽植深度3㎝。生長期需保持土壤溼潤,適時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鬆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注意除草鬆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後2個月開花。花後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塊根生長充實。

  病蟲害防治:常發生黑斑病,用70%甲基託布津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有時有根結線蟲病危害,用3%呋喃丹顆粒劑灌施盆土。

  白芨種子繁殖相對困難一些,尤其是在白芨種子的催芽方式上,操作不當就會導致白芨種子“死亡”,只有正確的掌握白芨種子的催芽方式,以及正確的白芨種子的催芽方法,才能讓白芨種子順利且成功的繁殖。白芨喜歡在相對潮溼的環境生存,一定要避免白芨被陽光直晒;種植白芨的時候,要提前給種植白芨的土壤施肥和澆水,保證種植白芨的土壤有營養。

  白芨種子栽培技術

  一:選好苗

  白芨有兩種,一種是黃白色花,另一種是紫花。紫花白芨又有大種和小種之分,而紫花的大種是白芨品種中產量最高的,種植戶們在選擇白芨種植種類是,可以優先紫花大種。

  二:選好地

  白芨對種植土地有獨特要求。白芨怕澇、不耐寒也不耐旱,所以適合種植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排水條件優良,氣候溫暖溫暖、灌溉條件好的地方。

  三:選季節

  白及最佳種植季節有兩個,一個是開春的2-6月;還有一個是8-11月。

  四:防治病蟲

  白芨在雨季經常會發生爛根病,這個時候需要及時為白芨排水。種植戶們可以通過深挖排水溝來疏通積水。此外,白芨多發地老虎、金針蟲等蟲害,種植戶可以通過三個方法智力。一是人工不殺,二是拌毒土,三是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施。這三個辦法是解決白芨常見蟲害的有效途徑。

  五:採收及加工

  白芨的採收和加工非常簡單,種植戶在白芨枯萎後,摘下白芨的塊莖,把新稈的塊莖留作種子。首先是剪掉白芨的莖杆,然後將塊莖放到清水中浸泡數小時,目的是將白芨的泥土除淨後放入煮沸的熱水中,蒸煮5-10分鐘後即可將白芨取出晒乾。這樣白芨的採收加工工作也就完成了。

  白芨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選擇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溫暖、稍陰溼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前作收穫後,把土翻耕20釐米以上,翻地前可以使用氟樂靈殺滅土壤草種,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500-2000千克,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有機複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釐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種子播種較難,分塊莖繁殖較易。9--11月收穫時,選當年生具有老杆和嫩芽的塊莖做種栽,南方宜隨挖隨栽,北方,將種栽貯藏至翌春栽種。貯藏方法:白芨塊莖挖回後置通風乾燥處晾數日。然後,將1份種莖與2-3倍的清潔稍乾的細河砂混合貯藏於通風、陰涼、乾燥的屋內一角。少數種莖可與細砂混合後裝入木箱內貯藏。箱頂不要加蓋,並注意經常檢查,發現黴變及時處理。栽種長江以南地區多於9-10月秋栽;西北地區宜於3-4月春栽。秋栽,選當年生,具嫩芽的塊莖分切成小塊,每塊需有芽1-2個。然後,按行距33釐米,株距23-25釐米,挖深10-13釐米的穴,摟平穴底,每穴栽入種莖3塊。栽時,將芽嘴向處,呈三角形錯開,平擺於穴底。栽後,覆細肥土或火土灰,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蓋土與畦面平齊。壓實,澆水,覆草,經常保持潮溼,3--4月出苗。畝用種苗100公斤,大約6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