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爛心應該如何處理

  君子蘭爛心一般是因為髒水浸入植株心葉而導致的,應該根據壞死的輕重程度施以不同的解救措施。下面一起來看看君子蘭爛心的處理方法吧!

  君子蘭輕微爛心的處理

  君子蘭爛心不是很嚴重時還是有挽救的可能的,剛開始時植株正中心的嫩葉葉片開始腐爛,此時及時去掉爛葉,用紙巾將流出的汁液擦乾淨,保持表面乾燥,將植株放在通風明亮處,避免強光照射。等到葉片傷口徹底癒合,中心乾透,恢復正常養護,同時儘量保持空氣溼度較低少向葉片噴水。一班不嚴重的情況下新葉片會逐漸長出。

  君子蘭嚴重爛心的處理

  君子蘭嚴重爛心若確定無法挽救可以直接將植株一側的葉片全部摘掉,而且越早越好。這樣可以保證植株中心不積水,以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而且剪掉葉片可以減少養分消耗,利於萌發新枝。用手將植株一側葉片一片一片地掰掉,直到露出腐爛的假鱗莖,用消過毒的竹片將腐爛部分剔除,直到鱗莖恢復為白色。然後控水2~3天,準備一個大一點的盆,換上新土,重新栽種。

  君子蘭爛心後的養護方法

  1、平時多向葉片噴施液肥,如尿素、磷酸二氫鉀,利用剩餘葉片促進根系的生長。同時還要向盆中追施稀薄液肥,促進葉芽萌發。

  2、澆水要控制好量,處理完爛心後的一週之內不要澆水,一週後保持土壤溼潤即可,避免積水,尤其注意保證傷口處相對乾燥。

  3、君子蘭的生長迅速,只要及時處理爛心很快就會發芽,通常情況下每年發1~2芽,2年之內會長出10~15片葉子,變身成齡株。

  君子蘭怎麼養殖長得快

  1、土壤:君子蘭適合酸性且腐蝕物質比較豐富的土壤,而且透氣性要好,水分充足但不能過於飽和,可按腐殖質土65%、淨沙20%、細爐灰15%混合而成,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的換土。

  2、施肥:君子蘭要冬施一次固體肥料,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鉀肥,也可施氮、磷、鉀複合肥以促其萌發更多的新生株、葉,但施肥一定要適量,切忌施入濃肥和未經發酵腐熟的生肥。

  3、澆水:君子蘭可每隔20天左右結合澆水施一次發酵的豆餅水、淡魚腥水和馬蹄水等,室溫低時要控制澆水,防止盆土過溼,盆土過溼會引起植株爛根死亡,但也不能使盆土過幹。

  4、溫度:君子蘭在冬季的生長適宜溫度是15~20℃,最好不要低於10℃。竄箭後溫度應保持在18℃左右,晝夜溫差最好在10℃左右,否則花箭長不到適當高度就開花,易形成“夾箭”。

  5、光照:君子蘭屬中光性植物,以散射光最好,生長過程中不需強光,尤其夏季切忌陽光直射。冬季花期遇強光會縮短花期,中等光照可延長花期,如需提早開花可採用短日照處理。

  君子蘭的養殖方法

  1、土壤:君子蘭適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土壤,這種土壤透氣性好、滲水性好,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6.5***。一般君子蘭土壤的配置,6份腐葉土、2份松針、1份河砂或爐灰渣、1份底肥***麻子等***。 腐葉土主要是指柞樹葉子,也叫橡樹。這種樹葉質地厚,是很好的腐殖質。有營養,透水性好。其它樹葉太薄,腐化後就沒有了,無法和其它介質摻合配土。栽培時用盆隨植株生長時逐漸加大,栽培一年生苗時,適用3寸盆。第二年換5寸盆,以後每過1-2年換入大一號的花盆,換盆可在春、秋兩季進行。

  2、光照:君子蘭是喜歡溼潤的植物,適宜在高溼度環境下生長,但對光照要求不高,只要溫度適宜,光照時間長一點或是短一點都無所謂。雖然良好的光照能夠保證君子蘭花顏色鮮豔,但它還是喜歡稍微弱一些的光線,所以一定要避免強光哦。

  3、倒盆:君子蘭長大了,就需要給它換個大盆了,這就是“倒盆換土”。換土時間最好選擇在春秋兩季,因為這時君子蘭生長旺盛,不會因換土影響植株的生長。換土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把根部用土裝實,不然倘若根部沒有土,那麼水分和養分就達不到根部,易造成爛根。

  4、澆水:君子蘭具有較發達的肉質根,根記憶體蓄著一定的水分,所以這種花比較耐旱。不過,耐旱的花也不可嚴重缺水,尤其在夏季高溫加上空氣乾燥的情況下不可忘記及時澆水,否則,花卉的根、葉都會受到損傷,導致新葉萌發不出,原來的葉片焦估,不僅影響開花,甚至會引起植株死亡。但是,澆水過多又會爛根。所以要好好掌握,經常注意盆土乾溼情況,出現半乾就要澆一次,但澆的量不宜多,保持盆土潤而不潮就是恰到好處。

  5、施肥:花卉中有不少是喜肥的,但對喜肥花卉施肥也要有一個限度,過多施肥,不利生長,甚至會成植株爛根或焦枯。君子蘭也屬於這類植物,必須做到適量施肥。花卉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對養分的需要量也不同。所以應該在各個時期採取不同的適合於植株需要的施肥方式。如施底肥、追肥、根外施肥等。

  ①施底肥***或稱基肥***:目的是創造植株生長髮育的條件,滿足其對養分的需要。君子蘭施底肥應在每2年一次的換盆時進行。施入土壤中常用的廄肥***即禽畜糞肥***、堆肥、綠肥、豆餅肥等。

  ②追肥:主要是促進植株的生長。君子蘭可施用餅肥、魚粉、骨粉等肥料。初栽植的少施些,以後隨著植株的長大和葉片的增加,施肥量也隨之逐漸增加,施肥時,扒開盆土施入2-3釐米深的土中即可,但要注意,施入的肥料不要太靠近根系,以免燒傷根系。施這種固體肥一般每月施一次已夠,不宜再密。

  ③追施液肥:追施液肥是將浸泡漚制過的動植物腐熟的上清液兌上30-40的清水後澆施在盆土上。小幼苗宜澆對水40倍的,中苗宜對水30倍的,大苗可只對20倍水。澆施肥液後隔1-2天后要接著澆一次清水***水量不宜多***,使肥料滲放盆土中的根系,充分發揮肥效。澆施液肥前1-2天不要澆水,讓盆土比較幹一些再施肥液,更為有效。施肥時間最好在清晨;澆施時,應讓肥液沿盆邊澆入,注意避免施在植株及葉片上。此外,施肥品種也應根據季節不同,施不同的肥料。如春、冬兩季宜施些磷、鉀肥,如魚粉、骨粉、麻餅等,有利於葉脈形成和提高葉片的光澤度;而秋季則宜施些腐熟的動物毛、角、蹄或豆餅的浸出液,以30-40倍清水兌稀後澆施,助長葉片生長。

  ④根外追肥:用這種方法施肥,主要是彌補土壤中養分之不足,以解決植株體內缺肥的問題,使幼苗生長快、花朵果實長得肥大。根外施肥就是把肥料的稀釋液直接用霧器噴在植株的葉面上,讓營養元素通過葉片表皮細胞和氣孔滲入葉內組織再輸往植株全身。常用的施肥品種有尿素、磷酸二氫鉀、過磷酸鈣等。噴時,要向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施。生長季節4-6天噴1次,半休眠時2星期1次,一般在日出後噴施,植株開花後即宜停施,必須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有在發現植株缺肥的情況下才可使用。若植株營養充足,生長旺盛,則不宜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