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紅薯含的營養物質比較多,紅薯已被營養學家當作一種藥食兼用,營養均衡的食品,它的熱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所產生熱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幾乎不含脂肪和膽固醇。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紅薯的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紅薯的種植方法

  一、培育壯苗。紅薯品種的高產效能與薯苗質量,是決定產量的內在因素;

  二、選擇土壤。紅薯是塊根作物,它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透氣、爽水的土壤條件;

  三、適時種植。紅薯是喜溫作物,塊根形成最適溫度是24-25℃,塊根膨大最適溫度是22-24℃

  四、水平淺種插足苗。紅薯插植密度和插植方法對產量也有一定影響。不宜過疏,也不宜太密,密了,光合作用就比較弱,植株就長不好,太疏了不僅浪費土壤也使紅薯生長受到影響。一般畝插3800-4000株,採用高畦細壟單行植,水平淺種的方法。

  五、合理施肥和水。秋薯應按照“前輕、中攻、後補”的原則,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進行勤施薄施。

  六、注意防治病蟲害。紅薯也是容易遭蟲害的,要經常去看看,一旦出現蟲害要及時殺蟲。

  紅薯的生長習性

  生長時期

  春薯生長期為160-200天,夏薯約為110-120天,根據紅春在大田的生長特點及其與氣候條件的關係,大體分為三個生長時期:

  ***一***前期***從栽秧到封盆***。春薯約歷時60-70天,夏薯40天左右。該期莖葉生長較慢,根系發展較快,是以生長纖維根為主的時期。

  ***二***中期***封盆到莖葉生長巔峰***。春薯約歷時50天,夏薯約30天。該期塊根膨大較慢,莖葉生長快,是以生長莖葉為主的時期。

  ***三***後期***從莖葉開始衰退到收穫***。春薯在8月下旬以後,夏薯在9月上旬以後。該期是塊根膨大的主要時期。

  生長環境

  ***一***溫度。紅薯喜溫怕冷,栽秧時5-10釐米、地溫在10℃左右不髮根,15℃需5天髮根,17-18℃髮根正常,20℃3天髮根,27-30℃只一天即可髮根。

  氣溫25-28℃時莖葉生長快,30℃以上時莖葉生長更快,但薯塊膨大慢。38℃以上呼吸消耗多,莖葉生長慢,20℃以下時莖葉生長也快,15℃時停止生長,10℃以下持續時間過長成遇霜凍,莖葉枯死。

  地溫在21-29℃之間溫度越高,塊根形成越快,數目越多,但薯塊較小。22-24℃的地溫較有利於塊根的形成。20-25℃的地溫最適宜於塊根膨大,低於20℃或高於30℃時膨大較慢,低於18℃有的品種停止膨大,低於10℃易受冷害,在-2℃時塊根受凍。塊根膨大期間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利於塊根膨大和養分的積累。

  ***二***光照。紅薯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色較濃,葉齡較長,莖蔓粗壯,莖的輸導組織發達,產量較高。如果光照不足,則葉色發黃,落葉多,葉齡短,莖蔓細長,輸導組織不發達,同化形成的有機營養向塊根輸送少,產量低。

  每天受光時間長對莖葉生長有利,莖蔓變長,分枝數增多。每天受光12.5-13小時較適於塊根膨大。每天受光8-9小時對現蕾開花有利,但不適於塊根膨大。

  ***三***水分。紅薯是耐旱作物,但是,水分過多過少均不利於增產。紅薯怕淹,特別是在結薯後受淹對產量影響很大。土壤乾溼不定造成塊根內外生長速度不均衡,常出現裂皮現象。總之,紅薯既怕澇,又怕旱,群眾說:“幹長柴根,溼長鬚根,不幹不溼長塊根。”要獲得紅薯高產,應根據具體條件適時適量灌水,及時徹底排澇,旱地要加強中耕保墒。

  ***四***養分。紅薯吸肥能力強,耐瘠薄,但要高產必須施足肥料。除氮、磷、鉀外,硫、鐵、鎂、鈣等也有重要作用。在三要素中紅薯對鉀的要求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據分析,每1000斤紅薯中含氮3.5斤,磷1.75斤,鉀5.6斤。因此,增施鉀肥,適時適量施用氮、磷肥有顯著增產作用。

  ***五***土壤。以土層深厚,含有機質豐富,疏鬆、通氣、排水效能良好的沙壤土與沙性土為好。土質粘重時,塊根皮色不好,粗糙,薯形不整齊,產量低,不耐貯藏。但沙壤土和沙性土一般肥力較低,保水力差,應通過施肥等措施逐步培肥地力,方能獲得高產。紅薯較耐酸鹼,適應PH值範圍約為4.5-8.5,但以5.2-6.7為宜。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不宜栽種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