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怎樣育苗

  ?在育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甜瓜育苗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甜瓜育苗技術

  甜瓜育苗是指在一定的保護設施條件下,提早播種,培育出一定大小的幼苗,當外界條件適宜時,移栽到大田中。常採用的育苗方式有溫室育苗,大棚育苗,小拱棚育苗。採用育苗法栽培可達到提高坐瓜率,防治病蟲害發生,提早上市,增產增收的目的。但甜瓜育苗需要一定的設施和較高的技術,在生產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營養土的配製。營養土要求肥沃、疏鬆,無病菌、蟲卵和雜草種等。可用大田土、水田土、河灣土、爐灰、充分腐熟的家畜、家禽糞等漚制,比例一般為苗:土:農家肥=6:4或7:3,配製時打碎、過篩土塊,每立方米土加入尿素500克,過磷酸鈣1000克,硫酸鉀1000克***或草木灰2800-3000克***,或加入氮磷鉀三元複合肥1500-2000克。

  二、播種。種子必須經過粒選、晒種、消毒、浸種、催芽,遼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旬左右播種。播前先將營養缽內澆足底水。每個營養缽內播1-2粒種子,將種子平放於缽內,上蓋細土約0.8-1釐米厚,全部播完後,在營養缽上覆蓋地膜,增溫保溼,但地膜不要與缽體緊貼,以免苗床缺氧,影響出苗與齊苗。因此,平鋪地膜時,要在營養缽上每隔10釐米左右平放一根稻草或其他隔物,苗開始出土時,及時揭去地膜,以免燒苗。

  三、溫度。從種子播入到出土前要求床溫較高,一般30℃左右,以促進長芽出苗。溫度低會使出苗時間延長,種子消耗養分過多,苗瘦弱變黃,降低抗性。為了提高地溫,可在苗床上鋪雜草,牛馬糞、木屑等,也可鋪地熱線。出苗後降低溫度,控制徒長,白天宜22-25℃,夜間18-22℃。 定植前必須逐漸降溫到20℃左右,進行蹲苗,加強通風,直至與外界氣溫一樣。

  四、溼度。營養缽育苗,播種時澆足底水後,直至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子葉展平階段,控制地面見幹見溼,以保墒為主,可在苗床上撒一層細沙土,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量,並可預防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生,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0%左右。真葉長出後,若地面見幹,可用噴壺噴水,噴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隨著溫度回升,噴水量可逐漸增加,一般每隔3-5天噴水1次,直到定苗前5天停止噴水。

  五、光照。儘可能使用新膜,保持膜的清潔度,增加透光率。該階段陰雨雪天多,雪後應立即清除草苫上的雪,揭簾放光,陰天也要揭簾,使秧苗儘可能多接受散射光、並開縫排溼,一旦天氣放晴,要避免馬上大揭大放,要有一個適應階段;如果過早揭放,因床土溫度不夠,根系吸收能力差,蒸發量增大,易發生萎蔫現象。

  六、病蟲防治。甜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可使用敵克鬆、苗菌敵、五氨硝基苯、代森鋅等農藥防治。甜瓜苗期的蟲害主要有螻蛄、蚜蟲等,出現時應及時用殺蟲劑防治。

  在育苗中也常常會發生徒長苗和僵苗。苗床水肥過多,特別是氮肥過多,溼度過大,溫度偏高,通風換氣少,悶棚次數多,瓜苗易徒長。溫度偏低,苗床缽體過幹、遭霜凍、通風時間太短、蹲苗時葉齡過大,缽體之間縫隙未填土、病害等都會造成僵苗,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原因採取相應措施,及時控制徒長與僵苗的發生。

  七、適時定植。定植前5-7天開始煉苗,停止噴水、施肥加大放風量,逐漸使瓜苗適應露地環境,提高成活率,移栽定植時間一般以2-3片真葉展開為最佳時期。

  綜上所述,甜瓜育苗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肥、光、熱、氣諸因素的調控和病蟲害的防治,才能培育出健壯苗。

  甜瓜育苗要點

  1.育苗基質及營養土

  ①育苗營養土

  選用優質稻田土或5年以上未種過瓜類的菜園土,用經過充分翻晒和過篩後的園土5份,加3份腐熟優質有機肥***以雞、鴨、豬糞為最佳***,再加2份稻草殼灰,加入適量水分後充分拌勻,用薄膜覆蓋堆制一個月後使用。

  ②育苗基質

  常用的育苗基質有泥炭、珍珠岩、蛭石、蘑菇渣等,配方為:草炭:珍珠岩***粒徑3mm***比例為7:3或蘑菇渣:草炭比例為3:1,每立方米基質加入15∶15∶15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0kg和2.0kg膨化雞糞,混拌均勻,用福爾馬林100倍液薰悶2天消毒。播種前2-3天,將營養土或育苗基質裝入直徑10cm塑料營養缽或50孔穴盤內整齊排放於電熱溫床。

  2.苗床準備

  穴盤育苗苗床要選擇地勢較高,避風向陽,排水通暢的田塊。播種前15-20天搭好育苗棚,提高棚溫。做好育苗畦,畦寬根據育苗棚規格在育苗棚中央留好床基***比地面略高***,一般畦寬1.8-2.0m,畦面整平後鋪上一層地膜。採用電加熱溫床育苗。佈線時苗床兩側宜布得稍密些,兩線間距為5-7cm,中間稍稀些,兩線間距為8-10cm。線與線不能重疊、交叉、結紮,以防止通電後短路燒線。

  3.浸種催芽

  種子處理主要有溫湯浸種、藥劑處理等方法,目的是促進種子吸水和對種子進行藥劑消毒防病。將種子浸入55-60℃的熱水中10-15分鐘,不停攪拌,待冷卻至30℃時浸種1-2小時;藥劑消毒可選用0.2%-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0分鐘,或選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15分鐘;藥劑處理後,注意用清水淘洗乾淨,撈出瀝乾,用溼毛巾包好置於25-30℃的恆溫箱中催芽,一般經20-24小時種子露白髮芽後即可播種。

  4.播種

  將發芽的種子播於提前2天澆足底水的營養缽或穴盤中,每穴播1粒,上面覆蓋1cm厚的蓋子土或無土基質,並覆地膜保溫保溼,然後覆蓋小棚。夜間對小棚要加蓋草簾等保溫物,以免夜溫太低。

  5.溫度管理

  從種子播入到出土前要求床溫較高,一般30℃左右,以促進出苗。溫度低會使出苗時間延長,苗瘦弱變黃,降低抗性。30%-40%的種子出苗後及時揭去地膜。出苗後降低溫度,控制徒長,白天宜22-25℃,夜間18-22℃,以免產生高腳苗。定植前7-10天進行煉苗逐漸降溫到20℃左右。

  6.溼度管理

  播種時澆足底水後,直至出苗前一般不澆水。子葉展平階段,控制地面見幹見溼,以保墒為主,可在苗床上撒一層細沙土,以降低土壤水分的蒸發量,並可預防猝倒病和立枯病的發生,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0%左右。真葉長出後,若地面見幹,可用噴壺噴水,噴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

  7.光照管理

  儘可能使用新膜,保持膜的清潔度,增加透光率。該階段陰雨天多,陰天也要揭簾,使秧苗儘可能多接受散射光,一旦天氣放晴,要避免馬上大揭大放,要有一個適應階段;如果過早揭放,因床土溫度不夠,根系吸收能力差,蒸發量增大,易發生萎蔫現象。

  8.病蟲防治

  甜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可使用敵克鬆、苗菌敵、代森鋅等農藥防治。甜瓜苗期的蟲害主要有螻蛄、蚜蟲等,出現時應及時用殺蟲劑防治。

  早春厚皮甜瓜育苗方法

  早春季節,陰雨多,氣溫低,日照不足,這些不利的因素往往導致育苗失敗。下面就甜瓜早春大棚育苗技術,筆者結合多年來從生產中摸索的一點經驗,介紹給大家,供參考。

  品種應以早熟、中熟優質品種為主,輔助適量中晚熟品種。目前大棚生產應用的光皮瓜品種主要有玉金香、龍堂一號、伊麗莎白等,網紋瓜有天蜜、香蜜等。

  棚栽甜瓜必須育苗,培育壯苗是棚栽厚皮甜瓜的主要環節。壯苗的標準是子葉肥厚完整、胚軸粗壯、葉色較深、節間短不徒長。苗齡在28~32天。育苗必須有一定的裝置,可以利用電熱溫床、釀熱物溫床、火道溫床等,現在普遍應用的是電熱溫床。

  一般大棚地溫穩定在12℃以上時,便可定植。甜瓜育苗期大體1個月左右,所以再往前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即是播種期。播種育苗常在加溫溫室內進行,在我省中南部建議2月上旬播種為宜,如果保溫條件好也可提早到元月份育苗。

  播前種子要進行處理。備播的種子經去雜、去劣、去秕、晾晒後再進行種子處理,用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滅菌15分鐘,撈出放入清水中洗淨,用濃度15%磷酸三鈉溶液浸種30分鐘以鈍化病毒。再用55℃熱水浸泡10分鐘,不斷攪拌至30℃後再浸泡2小時,撈出擦淨種皮上的水分,用清潔粗布將種子分層包好,放置於28℃~30℃恆溫下催芽***催芽方式多樣,可在恆溫箱,或用電熱毯、發酵糞堆等進行***。筆者建議中午開始浸種催芽,第二天上午即可播種,否則時間太長播種時容易弄斷種芽。

  營養缽製作與播種。營養缽可以自己製作,也可購買不同規格的塑料營養缽。營養缽的規格可以是10釐米×10釐米或8釐米×8釐米或8釐米×10釐米,最小不小於6釐米×6釐米。

  營養土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大田土、河泥及各種禽畜糞、人糞乾等配製而成,一切糞肥都須充分腐熟。配製比例是大田土5份、腐熟糞肥4份、河泥1份,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尿素0.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0.5公斤。為了提高苗期的抗病能力,減少死苗,最好再加入適量微生物菌肥,如土益佳、益微、重茬100等,營養土在混合前先行過篩,然後混合均勻。

  床土消毒是育苗技術的關鍵環節,處理到位可從根本上防控苗期猝倒病、根腐病、立枯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處理方法:先澆透床土或營養缽,播種前再用以下方法消毒:每10~15平方米苗床用海中金或海天力25毫升,加移栽靈10毫升對水15公斤均勻噴灑。

  苗床的營養缽用噴壺噴一次透水,晾晒4~6小時後即可播種。每一營養缽內放1粒種子,播種後覆土1~1.5釐米厚。然後蓋地膜,保持床土溼潤,提高營養缽的溫度,幼苗出土時立即除去地膜,以便幼苗出土。

  苗床管理以掌握溫度為中心,出苗前要密閉不通風,此時床溫白天保持30℃~35℃、夜晚17℃~20℃。一旦幼芽開始出土就應適當注意放風透氣,因為從幼苗出土至子葉平展,這段時間下胚軸生長最快,是幼苗最易徒長的階段,所以要特別注意控制甜瓜苗的徒長,其措施有三:第一,床溫降低到15℃~22℃;第二,儘量延長光照時間,保證幼苗正常發育;第三,降低床內空氣和土壤溼度,空氣相對溼度白天50%~60%、夜間70%~80%。當真葉出現後,幼苗不易徒長,床溫應再次提高到25℃~30℃。幼苗兩片真葉後,應降低床溫,控制澆水,進行定植前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