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花的養殖方法

  薔薇喜生於路旁、田邊或丘陵地的灌木叢中,分佈於華東、中南等地。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施肥

  薔薇花喜肥,亦耐貧瘠,3月可施1次至2次以氮為主的液肥,促長枝葉,4月、5月施2次至3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促其多孕蕾多開花,花後再施一次復壯肥後可不再施肥。

  因月季開花次數多,對肥料需要也比較多,所以在5月-10月開花期時,應每隔十天施肥一次,進入冬季時應少施肥,甚至停止施肥。

  :花盆

  養殖月季花的花盆大小應該與植株大小相稱,花盆不能過小,當植株長大到根莖塞滿花盆時,應及時更換花盆,以滿足根莖繼續發展的需要。

  :修剪

  在花謝之後,需及時減去與殘花相連的枝條上部,以促進早發新枝及再度開花。如果發現有生長特別強勢的枝條,需適當剪短,以避免消耗過多養料,影響其他枝條的生長。夏季生長過密時,也應適當修剪。

  :繁殖方式

  薔薇花常用分株、扦插和壓條繁殖法,繁殖一般可在春季、初夏、早秋三個時期進行。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播種繁殖法,播種一般在秋後進行,或是沙藏後進行春播,播後1—2個月即可發芽。

  :土壤

  薔薇花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耐乾旱,耐瘠薄,栽培以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且排水通暢的土壤中生長最為適宜,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無論是地栽還是盆栽,薔薇花的培養土都應以充分腐熟的砂質土壤為最佳。

  :光照

  薔薇花是喜光花卉,比較喜歡充足的陽光,也耐半陰,較耐寒,適應能力極強,除了冬季嚴寒越冬外,南方各地均宜種植。薔薇花生長期間應當保證有充足的陽光,才能夠枝繁葉茂,多開花。

  :水分

  生長期植株消耗水分較多,再加上夏季天氣炎熱,水分蒸發較快,所以需要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保持水量充足,如果遇到雨天,可適量減少澆水。但盆栽月季需特別注意,不要積水。

  :病蟲害

  病蟲害,月季花主要的病蟲害有黑斑病、白粉病、葉枯病、金龜子、刺蛾等,對於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可在高溫、高溼、陰雨季節定期噴撒殺菌藥物,在冬季休眠期階段,可視情況適當噴灑藥物。

  薔薇花的藥用價值

  果實名營實,花名刺莉花,江蘇藥材名白殘花。果實可釀酒,花、果、根、莖,都供藥用。其果酸、溫,無毒。其根苦、澀、寒,無毒。根皮含鞣質,花含揮發油***為香葉醇、香草醇等***,果實含薔薇甙 、果膠、維生素C、P。

  藥理: 果實中的甙有瀉下作用。

  功用: 野薔薇根為收斂藥;花為芳香理氣藥,治胃痛、胃潰瘍;果實有利尿、通經、治水腫之功。

  民間使用:急性腎炎,全身水腫、小便不利 頭痛、煩躁等。營實3~6克,紅棗3個,水煎,一日2次分服。

  薔薇根煎濃汁,頻頻含漱。冬用根皮,夏用枝葉。口瘡、日久不磨者,皆效。

  薔薇的的價值

  園林

  色澤鮮豔,氣味芳香,是香色並具的觀賞花。枝幹成半攀緣狀,可依架攀附成各種形態,宜佈置於花架、花格、轅門、花牆等處,夏日花繁葉茂,確有“密葉翠幄重,膿花紅錦張”的景色,亦可控制成小灌木狀,培育作盆花。有些品種可培育作切花。

  醫藥

  倒鉤刺,七姊妹:花治療暑熱胸悶,口渴,吐血;根治療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白帶,遺尿,外用於燒傷,外傷出血;葉外用治療癰癤瘡瘍《滇省志》。

  【藏藥】色薇美多:花蕾或初開的鮮花用於龍病,赤巴病,肺病《中國藏藥》。

  【侗藥】尚婢順Sangp beix sedp:根、葉主治耿來.涸冷***腰痛、水腫***《侗醫學》。

  根、果實***營實***:苦、澀,涼。活血,通絡,收斂。用於關節痛,面神經癱瘓,高血壓症,偏癱,燙傷。 花***薔薇花***:苦、澀,寒。清暑熱,化溼濁,順氣和胃。用於暑熱胸悶,口渴,嘔吐,不思飲食,口瘡口糜。

  薔薇的生長習性

  薔薇喜歡陽光,亦耐半陰,較耐寒,在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溼潤而又排水通暢的土壤中則生長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長。不耐水溼,忌積水。萌櫱性強,耐修剪,抗汙染。花期一般為每年的4-9月,次序開放,可達半年之久,由於溫室效應而導致全球變暖,某些地方的薔薇提早在4月,甚至是3月份便開始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