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種植方法有什麼

  百合花的觀賞價值強,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要在家裡養百合花,但是不知道百合花應該怎麼養才好。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百合花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百合花種植方法

  種植前進行消毒處理,用百菌清或甲基託布津浸泡,再用清水沖洗,晾乾後就可以種植了。球的頂部蓋土10釐米,最少也不能少於5釐米。

  種植後澆透水,放陰涼處生根。平時保持溼潤,就是用手抓一把土,用力捏,有水滲出指縫但不往下滴。

  百合的施肥量不大,家庭種的話,一般半個月施肥一次就行。

  種植要素:

  1、溫度:百合在種植後的3~4個星期,土壤溫度必須保持9~13℃低溫,不然容易長成畸形,乃至不能成活。

  2、溼度:種植時土壤落地鬆散為好,有利於增加根部對水分的吸收。澆水一般選在晴天的上午。相對溼度以80%-85%最佳,溼度波動不宜太大,容易導致植物衰竭。

  3、肥料:剛種植不需加過多底肥,種植一個月以後,可追施一些肥料。按每畝每次10公斤追施,每10-15天一次,直至採花前3周。

  4、光照:百合生長髮育需要充足的光,進行光合作用。

  5、二氧化碳:植物的呼吸晚上需要二氧化碳,白天進行光合作用,但二氧化碳對植物來說必須存在。在不通風的棚內,施用二氧化碳氣丸,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養分。

  百合花的養殖方法

  最佳繁殖時間:百合花種植時間以8-9月為宜。

  最佳生長土壤:百合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中,鱗莖色澤潔白、肉質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壯發達,耐肥。

  生長溼度要求:百合花種植後,要澆足水。出苗前,適時澆水,保持盆土溼潤,以利髮根和出苗,但不要過溼,以避免鱗莖腐爛。

  最佳生長溫度:百合生長、開花溫度為16~24℃,低於5℃或高於30℃生長几乎停止,10℃以上植株才正常生長,超過25℃時生長又停滯,如果冬季夜間溫度低於5℃持續5~7天,花芽分化、花蕾發育會受到嚴重影響,推遲開花甚至盲花、花裂。

  最佳生長光照:百合在不同生長期對光照強度有不同的要求,在現蕾期需進行遮光處理,如葉片溫度過高時也應適當遮陽,在其他生長時期,需加強光照,尤其是在花朵發育期。

  百合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生長期至開花期每14天施1次稀薄液肥,花期增施2次磷、鉀液肥。百合花春季出土後要求充足的氮素營養及足夠的磷鉀肥料,N:P:K=1:0.8:1,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

  澆水要點:百合花種植後,要澆足水。出苗前,適時澆水,保持盆土溼潤,以利髮根和出苗,但不要過溼,以避免鱗莖腐爛。生長期間澆水,平時保持盆土溼潤即可,生長旺期和天氣乾燥時適當多澆水,但不能積水,以防腐爛。花後減少澆水量。

  修剪方法:為使鱗莖充實,開完花後的百合可以齊根剪斷,以減少養分消耗,因為開花已經耗費了球很多的養分,如果想繼續留著種球,就要繼續施肥,補充球的養分,一個月後,可以把球挖出來,剪斷鬚根,放冰箱冷藏一段時間,打破休眠,以後再種,但花的品質會下降。

  盆土更換:對開花多而莖稈纖弱的品種可設立支架,以防花枝折斷。為促進花大,鮮豔和鱗莖的膨大,可摘除部分珠芽,控制營養消耗。通常3年後應翻盆重栽。

  繁殖要點: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