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甘蔗是常見的莖用水果,也是製造蔗糖的主要原材料,被人們廣泛種植。所以很多的人都會想知道甘蔗是如何種植的。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甘蔗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甘蔗的種植方法

  1、選地和機耕:甘蔗種植要選擇排水便利,深厚、疏鬆、肥沃的土壤條件,以充分滿足其根系生長的需要,從而使根系更好地發揮吸收水分、養分的作用。如果上茬為甘蔗,首先要用旋耕機打碎蔗頭,這樣不僅土塊細碎,還可以減少甘蔗鋸天牛為害;耕地要用大馬力拖拉機深犁,最好達到35—40釐米深,溝底寬20~25釐米,耕後的泥土要細碎、平整。

  2、行距和開行:如果水肥條件好的地塊,行距可適當加大,行距為1米至1.2米為宜;如果是坡地,可選擇小行距種植,行距0.8米至1米為宜。坡地開行要和等高線平行,行向不要順坡而下,否則降雨會把肥料和蔗種沖刷出來。

  3、蔗種處理:要選用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好、口感好的優良品種,選種時應選蔗莖粗大,均勻無裂縫,蔗梢粗壯,葉片寬大青綠,無病蟲的蔗梢作種,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4、種植時間:掌握在當年的9月到次年2月,時間過早沒有蔗種,過晚影響產量和品質。

  5、合理密植: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覆蓋、壓實,以利髮根。植蔗溝每100釐米播蔗種5—6個,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覆蓋、壓實,以利髮根。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釐米左右。栽植密度一般掌握在每100釐米20芽左右,保證畝有效莖4500—5500株。

  6、田間管理:

  ***1***施肥:出苗後結合第一次除草進行,畝施尿素15斤。生長期結合每次培土,每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100斤,氮磷鉀複合肥或氯化鉀10斤。 適時施用葉面肥和平衡肥。生長期視苗情噴施複合、高效、多元、有機生態葉面肥“容大豐”300倍液3—4次;定苗後對弱苗勤澆5%碳銨水於根部。

  ***2***澆水:果蔗需水量大,應注意及時灌水,但應避免大水灌溉,提倡輕水灌溉,保持土壤乾乾溼溼,以溼潤為主。

  ***3***溫度: 甘蔗不同生育期需要不同的溫度,13℃可萌發,20~25℃發芽正常,發芽最適溫度30~32℃;12~13℃甘蔗可緩慢生長,20~25℃伸長逐漸加快,30℃為最適溫度,超過34℃生長減緩;低於0℃,甘蔗會受害。甘蔗成熟期間,如果前期、中期溫度較高在20℃以上,後期溫度漸降在13~18℃之間,甘蔗早熟且糖分積累好; 若前期熱量不足,後期降溫快,則甘蔗產量低,含糖分也不高;如果成熟期溫度降至0℃左右,糖分會轉化並下降。

  ***4***培土定苗:一般每年應培土3—4次,每次間隔30天左右。同時結合培土,適時定苗,每米保苗7—8株。

  ***5***剝苞葉:蔗株伸長後開始剝葉,每次剝葉3—4片,剝葉過多影響植株生長,剝葉不及時影響上粉。

  ***6***防病害:蔗區主要害蟲是甘蔗鑽心蟲,除種蔗和大培土時各施用農藥顆粒劑5公斤左右外;如果甘蔗心葉有“花葉”現象產生,要用“殺蟲雙”300倍液噴霧於甘蔗心葉,防止風折蔗和死尾蔗的產生。

  ***7***收穫管理:甘蔗成熟後,用小鋤低砍,砍入蔗地3釐米左右,有利於宿根蔗低位芽萌發。甘蔗收穫後或開春後要及時對宿根蔗地進行清園。

  甘蔗種植的注意事項

  1、注意施肥,根據甘蔗在不同生育期的需肥特徵,制定出的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適時分期追肥"。如果只施追肥,而不施基肥,則甘蔗容易長成:頭重腳輕,上粗下細,容易倒伏。反之只施基肥,不施追肥,則後勁不足,形成"鼠尾蔗",影響產量。

  2、注意防水:4月份後,逐步進入雨季,水田種植的甘蔗,容易積水,造成土壤通氣不良,引起甘蔗爛種爛芽,因此要注意地勢低地塊的防水排澇工作。

  3、注意除草:一般種植甘蔗後和大培土後各噴一次除草劑,用阿特拉津200克 乙草胺150克兌水50公斤噴霧封閉蔗行。

  甘蔗秋季管理方法

  一、水肥管理

  秋季是甘蔗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如遇旱季,每10天左右要深層灌溉一次,保持土壤表層以下50釐米範圍內的含水量達最大持水量的80%以上。此時期植株養分需求量也大,要根據田間情況合理施肥。葉片發黃時要儘快補施壯尾肥,根施每畝15公斤速效氮肥。

  二、病蟲防治

  對蚜蟲、螟蟲發生嚴重的蔗田,結合蟲情測報,可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噴灑藥劑等進行集中防治。分散防治,選用50%抗蚜威,5克對水10-15千克噴施防治蚜蟲;選用20%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按說明書要求配置噴施防治螟蟲。甘蔗梢腐病、褐條病、鏽病發生嚴重的蔗田,要及時清除病株,去除發病嚴重病葉,剝除老腳葉,間去無效病弱株。

  三、防風減災

  今年沿海地區颱風危害較為嚴重,應做好防風減災工作。要高培土,高度30釐米,培土要飽滿呈饅頭狀。颱風過後,倒伏甘蔗要及時扶直,綁紮成“人”字架,促進甘蔗繼續正常生長。

  四、排澇防漬

  部分蔗區秋植降雨量大,應做好田間排澇工作。要在蔗田外圍修築排水渠。易受澇蔗田,要根據地形條件,開挖“十字”形、“豐”字形或“井”字形的排澇溝,將水排至蔗田外圍排水渠,及時降低田間地下水位,減輕漬害。

  五、秋植蔗管理

  秋植甘蔗一般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下種。生產上要採用高產高糖品種。要根據天氣情況合理掌握下種時間,每畝下種5000-6000芽為宜。施足基肥,根據甘蔗生長情況,合理追施過冬保暖肥。

  甘蔗的施肥方法

  一、施用基肥

  施足基肥可使甘蔗迅速發芽,根系迅速伸展,分櫱早而苗壯。如果基肥施用不足,僅靠後期追肥,則會導致苗不壯,容易上粗下細,根基不牢,易倒伏。基肥一般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因甘蔗根系發達,生長週期較長,輔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能夠有效改良土壤,補充所需肥力。

  二、合理追肥

  1.幼苗期:甘蔗在幼苗階段需肥迫切但需肥量少,對氮的需求量大,鉀和磷次之。雖然甘蔗苗期需肥少,但苗期施肥對甘蔗的生長至關重要,如果苗期施肥不足,會導致苗、櫱生長矮小,發育不良,即使以後補充肥料,也難以恢復,最終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苗肥以高氮速溶性肥料為佳,建議使用複合肥,再配以金寶貝微生物菌肥,如糞肥不足,可適當增加肥料用量。施用時宜結合中耕培土直接穴施,或兌水穴施,在乾旱時應兌水穴施。另外,要及時查缺補苗,使群體生長整齊。

  2.分櫱期:甘蔗的櫱肥施用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前期施肥充足,蔗苗壯,可在分櫱期一次施完,用量宜少。施用方式與苗肥相同。

  3.生長期:甘蔗在生長期對肥料需求量大,佔整個生育期的50%以上,應重點施肥。由於磷、鉀肥主要作底肥和前期施用,因而此期主要是追施氮肥。莖肥用量應因地、因苗而定。若蔗苗有早衰表現的可一次施入,生長穩健的可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兩次施入並做到前重後輕。

  施肥一般要在雨後或土壤溼潤時進行,宜結合除草和培土,將混合均勻的肥料條施或穴施於蔗兜旁10釐米處,用厚土覆蓋。大雨前不宜施肥,以防雨水衝淋,如施肥後3天無雨,且兜部鬆土開始乾燥,應及時澆水。如果土壤乾旱,要先抗旱,後施肥。

  三、適追尾肥有人認為應補施尾肥,理由是甘蔗後期生長和地下部蔗芽均需一定養分。也有人認為不宜施尾肥,原因是甘蔗後期生長雖需少量養分,但可通過甘蔗體內養分再分配和土壤貯存的養分來供應,只要前、中期施肥足夠即可,另外,後期田間悶熱,作業十分困難。

  所以建議農戶應據田塊肥力而定,如果田塊肥沃,且前期施肥充足,莖肥按生長穩健的蔗苗進行施肥即可,可不施尾肥,直接施用金寶貝微生物菌肥進行葉面噴施即可;如果地力較差,前期施肥又不足,可適量施用尾肥和金寶貝微生物菌肥混合。施用時間不宜過遲,用量也不宜過多,以免延遲成熟和降低糖分,施後進行培土。收穫前1個月若出現脫肥現象,要進行噴施葉面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