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種植可行性報告有哪些

  大家都喜歡吃藍莓,如果想嘗試種植藍莓的話,不妨先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藍莓種植可行性報告,以及藍莓的種植條件有哪些?

  藍莓種植專案可行性報告 帶你認識藍莓種植

  本文主要從藍莓的種植背景引入,系統論述與我國藍莓種植的一系列相關板塊,旨在為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完善與豐富以及專案貫徹落實打下良好基礎。

  藍莓學名越橘,是杜鵑花科越橘屬的一種漿果類灌木。最初由美國引進種植,但迄今為止也只有不到百年的栽培歷史。藍莓在我國主要分佈在東北***大興安嶺、長白山等地***及西南地區,主要栽培品種有以下幾類:矮叢***美登、芬蒂***、半高叢***北陸、北藍、北村***、高叢***康維爾、達柔、藍豐***、兔眼***芭爾德溫、園藍、粉藍***。其中,矮叢和半高叢藍莓因其抗寒能力強,特別適宜在我國東北地區發展種植。

  用途及價值

  藍莓果實多為紫藍色,果肉細膩,除含有糖、酸以及Vc之外,最主要的是其中含量豐富的抗氧化物——花青素,對於治療心血管疾病、抵抗衰老以及預防視力疲勞等功效卓著,是一種新型健康綠色食品,被聯合國列入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內,因此藍莓種植對於現代醫學研究以及食品朝向天然營養健康方向發展來說,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前景。

  發展前景

  鑑於藍莓極為豐富的營養和利用價值,野生藍莓的資源稀缺逐漸成為顯著問題。供需失衡、鮮果市場資源缺乏,使得藍莓的市場價格飆升、競爭激烈,這進一步造成了野生資源被進一步掠奪開採。這種情況下,人工種植藍莓以平衡市場需求、同時帶動發展資源地經濟來說就顯得極為重要。

  引進、發展高產品種的必要性

  我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開始了對藍莓相關品種的引進及改良,迄今為止已成功培育幾十種抗旱高產的藍莓品種,可在我國東北地區大量栽培繁殖。作為我國的農業重點栽培區,東北地區無論是從氣候、土壤酸鹼度還是其他自然資源來看,都非常適宜藍莓部分高產品種的種植。且因為極少工業汙染,因此該地區培育出來的藍莓非常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因此說,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註定了藍莓種植與東北地區的結合是一場妙不可言的經濟發展盛宴。

  種植藍莓的條件

  種植藍莓前,應先考慮當地土壤、氣候等因素是否適合。種植條件:藍莓適應酸性土壤,儘量選擇園址坡度小。土壤酸性,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疏鬆,通氣良好,溼潤但不積水。如果當地降雨量不足時,需要充足水源。園地選好後,在栽植前一年結合壓綠肥深翻。如果雜草較多,可提前一年噴施除草劑,殺死雜草。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型別在定植前應進行土壤改良。2年生苗一般10元每株,3-4年生15--20元每株不等,一畝按1.8m行距,株距1.2m,約需300株。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