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種植技術要點有哪些

  種植每一種植物都有其技術要點,種植桃樹也不例外,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桃樹種植技術要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桃樹種植技術要點

  1.桃樹嫁接繁殖用毛桃作砧木,嫁接方法宜用芽接或切接。

  2.桃樹栽植以冬春季較宜,秋季也可栽植。密度平地4×3米,山地3.5×2.5米較宜。待成年過密時再逐步疏掉。穴寬80×100釐米,深50釐米左右。

  3.桃樹修剪十分重要,時間分冬剪:有自然開心型、二主枝開心型和斜棕櫚葉扇形等,夏修則主要以摘心為主,控制徒長。

  4.某些花粉少的桃樹自花授粉差,須配其他品種桃樹作授粉樹。某些品種混栽二個以上可交叉授粉,提高結實率。

  5.施肥:以土肥為主,適當施含氮、磷、鉀的化肥和搭配少量鈣、鎂、硫、鐵等微量元素,要施足基肥,追肥宜在開花前、果實膨大期和採果後各施一次。

  6.防治病蟲害:***1***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實,最初果面出現褐色圓形病斑,繼而擴及全果,果肉變褐軟腐。防治方法:要清除越冬菌源,防治象鼻蟲、桃椿等傳播者,發芽期噴波美4~5度石硫合劑,也可用代森鋅、託布津等抗菌藥。

  ***2***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陰溼多雨發病較重,5月為發病盛期,幼果危害後變成僵桃。果實膨大後從水漬狀病斑擴大成圓形,紅褐色,凹陷病斑。防治方法:清除越冬源,早春噴4~5度石硫合劑和託布津,多菌靈退菌特等抗菌藥。

  ***3***桃縮葉病:越冬病菌在桃萌芽展葉,皺縮扭曲成畸葉後侵入,病葉肥形,逐漸變紅褐色,防治方法和上述二病基本相同。

  ***4***桃細菌性穿孔:越冬病菌於4~5月借風雨及昆蟲傳播,葉片初為水漬狀小斑點,後病斑擴大成紅褐色,病斑乾枯後造成穿孔和落葉。以後則危害果實。防治方法與上述三病基本相同.

  ***5***細菌性根癌:蘋果、桃、李、梅、櫻桃、葡萄等多種果實都易患。病源在土壤中存活,隨流水、土、昆蟲傳播,由傷口侵入。苗木受害後表現發育受阻,生長緩慢,壽命縮短。防治方法:選無病圃地,防止重荏,切除根瘤,根部塗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保護傷口牞栽種前苗木根部用殺菌藥浸10分種。

  ***6***桃樹腐爛病,又名流膠病:越冬細菌借風、蟲等傳播煤介,在4~5月份流行,從米粒大流膠至樹杆遍體流膠,直至樹杆死亡,防治方法可用抗菌藥,鹼水、紫藥水、四0二、843康復劑、高錳酸鉀等。

  桃樹栽培管理要點

  一、高標準建園

  ***一***品種選擇

  品種選擇是否對路是關係到桃樹種植成敗的關鍵因素。近年來,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不斷調整,水果種植面積逐年增多,水果市場供應狀況已經由供方市場轉向需方市場,所以要根據目標市場需求趨勢選擇主栽品種。主要選擇抗逆性強,上市期合適,貨架期長,外觀豔麗,風味獨特的硬溶質品種。

  ***二***園地選擇

  桃樹在一般土壤上均可栽培,但建園應選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光照充足的沙質土壤。

  ***三***合理密植

  根據種植地氣候特點及常用樹形選擇合適的密度。常用樹形為二主枝開心形及三主枝開心形。二主枝開心形種植密度為:株距2m,行距4m,每畝栽植83株;三主枝開心形種植密度為:株距3m、行距5m,每畝栽植45株。

  ***四***高標準種植

  定植前按株行距測量定植點,定植點測定後開挖定植穴或定植溝,定植穴大小以80cm×80cm×80cm為宜,在沙土瘠薄地可適當加大。開挖定植穴時要將表層熟土與底層生土分開堆放,定植穴或定植溝內分層施入有機肥,每畝施有機肥4000~5000kg,先將一部分表土和心土與有機肥混合填入,再填20cm表土,距地面20cm。定植時苗木的根不接觸下層的肥料為準。定植前,最好對苗木根系進行消毒,可用1%硫酸銅溶液浸5min後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2min。栽苗時要將根系舒展開,苗木扶正,嫁介面朝迎風的偏北方向,邊填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踏實,使根系與土充分密接。栽植深度以根莖部與地面相平為宜。種植完畢後,立即灌水,水滲後封土。

  二、肥水管理措施

  ***一***施肥措施

  1.基肥。在秋季果實採收後的9—10月施入,以農家肥為主,混加少量化肥。施肥量以株施農家肥20~50kg,或生物複合肥1~2kg為宜。施用方法以溝施為主,施肥部位在樹冠投影範圍內,溝深30~45cm,以達到主要根系分佈層為宜。

  2.追肥。追肥的次數、時間、用量等根據品種、樹齡、栽培管理方式、生長髮育時期以及外界條件等而有所不同。幼齡樹和結果樹的果實發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為主;果實發育後期以磷鉀肥為主。

  ***二***水分管理

  1.灌溉。桃樹雖喜歡乾燥,但在開花期的3—4月,如果幹旱必須要灌水;晚熟品種在7—8月乾旱時要灌水。灌水水質要求無汙染源的水。

  2.排水。桃樹不耐水澇,當雨季到來時要充分利用果園排澇設施及時排水。

  三、合理化控

  定植後1~2年要促進幼樹生長,利用二次枝加快成形;第3年開始到盛果期要逐漸加大化控程度;盛果期以後要逐漸減小化控程度;衰老樹不再用化控措施。化控主要是在桃樹春梢旺盛生長期利用多效唑控制嫩梢旺長促進花芽形成。土壤施藥或葉面噴藥均可,以土壤施藥為好。每平方米樹冠投影範圍內施指含有效成分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0.5~1g,或葉面噴施1000mg/kg多效唑2~3次。

  四、整形修剪

  ***一***主要樹型

  1.三主枝開心形。主幹高40~50cm,選留3個主枝,在主幹上分佈錯落有致,主枝方向不要正南。主枝分枝角度在40°~70°,每個主枝配置2~3個側枝,呈順向排列,側枝開張角度70°左右。

  2.二主枝開心形。主幹高40~50cm,二主枝角度60°~90°。該樹形主枝少,樹冠緊湊,主枝上著生結果枝組或直接培養結果枝。

  ***二***修剪要點

  通過修剪控制樹形和樹冠,調節梢果矛盾,提高產量和品質。

  1.幼樹期及結果初期。幼樹生長旺盛,應重視夏季修剪。主要以整形為主,儘快擴大樹冠,培養牢固的骨架。對骨幹枝、延長枝適度短截,對當年抽發的枝和非骨幹枝輕剪長放,逐漸培養各類結果枝組,提早結果。

  2.盛果期。生長期修剪應在萌芽後至秋季落葉前進行,控制生長旺盛枝,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使桃樹保持穩產。手法包括:復剪、抹芽、摘心、扭梢、剪梢、拉枝等。冬季修剪應在秋季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進行,採用單枝更新、雙枝更新、三枝更新、短截和疏刪等方法,維持、復壯結果枝組,防止結果部位外移,控制樹冠合理生長。

  五、無害化病蟲防治

  ***一***桃瘡痂病

  從萌芽期開始發生至果實採收後,用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速保利***3000~4000倍液噴霧防治,或6%氯苯嘧啶醇可溼性粉劑***樂必耕***1000~1500倍

  液噴霧防治,或25%氟矽唑乳油5000~6000倍液噴霧防治,或5%亞胺唑可溼性粉劑***黴能靈***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

  ***二***桃褐腐病

  從萌芽期開始發生至開花前,用80%代森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防治。

  ***三***桃炭疽病

  從萌芽期開始發生至果實採收後,用4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0.05%~0.1%藥液噴霧防治。

  ***四***茶翅蝽

  從萌芽期開始發生至果實膨大期,用20%雙甲脒乳油800~1200倍液噴霧防治。

  ***五***蚜蟲類

  從萌芽期開始發生至開花前,用4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六***葉蟎

  從落花後開始發生至幼果套袋前,用4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七***食心蟲類

  在整個果實膨大期發生,用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或4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桃樹修剪要點

  ⑴平衡樹勢的修剪技術。在整形修剪時往往遇到骨幹枝間長勢不平衡,不能充分利用空間,單株產量低。此時運用多種手段,抑強扶弱,達到均衡生長的目的。在修剪時一般要強枝重剪、弱枝輕剪、強枝留弱芽、弱枝留強芽、強枝多留果、弱枝少留果,強枝開張角度、 弱枝抬高角度,利用撐、拉、垂等手段,結合施肥,逐漸平衡樹勢。

  ⑵旺樹促進結果的修剪技術。對於這類樹除結合肥水控制,運用化學藥劑控制外,要進行合理的修剪。首先開啟光路,疏除部分骨幹枝和遮光大枝,尤其背上徒長枝要疏除,要拉開主枝角度,有光就有花。再要注意夏季對旺枝進行拿、摘的方法。也可把冬季修剪改在早春後進行,削弱其長勢。這樣1-2年即可緩和樹勢,形成飽滿的花芽,穩定產量。

  ⑶結果枝的修剪。結果枝的數量與品種、樹勢、樹齡等有關,一般冬季修剪後結果枝的枝頭距離保持在10-20釐米。北方品種群的品種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可適當密些;南方品種群的品種以中長果枝結果為主,可適當稀些。

  結果枝剪留長度要根據枝條的長度、著生部位、品種的坐果率高低等確定。一般長果枝剪留5-8節花芽,過密時疏除直立枝留平斜枝,注意枝條分佈不要“齊頭”,長短錯開;還要注意留預備枝,中果枝一般留3-5節花芽,剪口芽留葉芽;短果枝和花束狀結果枝一般只疏不截,徒長性結果枝坐果率低,生長旺,短截後可抽生幾個良好的結果枝,常結合夏季修剪,培養成結果枝組。

  ⑷結果枝組的培養。結果枝組是直接著生在骨幹枝上的由數個結果枝組成的結果單位,也是樹體果實產量的主要部分。枝組有大、中、小3種。大型枝組生長勢較強,壽命長。果實質量好。培養方法是,一般對較旺枝剪留5-10節,第2年留下部2-3個健壯枝再短截,其餘枝條疏除,第3年再留3-5芽短截,即可培養成大型結果枝組。大型結果枝組一般分佈在骨幹枝斜側,中、小型枝組分佈在背上和大型枝組的空間。中小型枝組培養方法和大型枝組相似,只是控制的小些。

  ⑸結果枝組的修剪和更新。修剪結果枝組要注意果枝的長勢和密度,既要考慮當年結果,又要預備下一年的果枝,強枝可適當多留果,弱枝重剪更新,保證枝組穩定,若枝組表現衰弱,要及時回縮,進行組內更新,重剪髮育枝多留下部預備枝,少結果,逐漸恢復。有些枝組已衰老,可以疏掉,利用近旁的新枝培養代替,或將其他枝組延伸到此空間中。如果枝組生長強旺,要及時疏除旺枝、直立枝,留中庸健壯的結果枝。

  在枝組修剪中,預備枝的培養有兩種方式,一種叫雙枝更新,即在母枝上選基部兩個相近的果枝,上枝按結果枝修剪使其結果,下枝僅基部兩芽重截,抽生兩個新梢,形成第2年的結是枝。到冬季把上面已結果的枝疏掉,下面新生和兩枝仍按前一年的方法,上枝結果,下枝兩芽短截,這樣每年1個結果,1個抽枝。還有一種叫單枝更新,即對健壯的中長果枝適當重剪,使之既能結2-3個果,又能抽出較強的新梢,冬季把上部小枝去掉,下部的健壯新梢同樣重剪,如此反覆,維持結果。

  桃子上長有大量黑點是什麼病

  桃樹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實,也能侵害葉片和新梢。果實發病時多在肩部產生暗褐色圓形小點,逐漸擴大至2~3毫米,後呈黑色痣狀斑點,嚴重時病斑聚合成片。病菌擴充套件一般僅限於表皮組織。當病部組織壞死時,果實仍繼續生長,病斑處常出現龜裂,呈瘡痂狀,嚴重時造成落果。枝梢發病,病斑暗綠色,隆起,常發生流膠,病健組織界限明顯。葉片發病開始於葉背,形成不規則多角形灰綠色病斑,以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嚴重時引起落葉。葉脈發病呈暗褐色長條形病斑。

  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仔細剪除患病枝梢,全部收集燒燬,減少病源;

  2、認真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降低田間溼度,及時進行樹體的夏季護理,使樹冠通風透光,以減輕發病;

  3、藥劑防治,早春芽萌初期,噴灑波美5度石硫合劑,謝花後20天至6月下旬,每10到15天噴藥1次,藥劑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或72%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10%世高3000至4000倍液,或50%福星8000倍液。


猜你感興趣:

1.桃樹的種植技術要求

2.桃樹種植技術

3.桃樹施肥的技術要點

4.桃樹種植新技術

5.桃樹的栽培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