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葡萄的優勢自然條件

  葡萄是見效最快的果樹之一,具有高產、穩產等優勢,在正常管理條件下,一般無大小年現象,產量相當穩定。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地理環境

  1.緯度和海拔

  葡萄種植要求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之間。喜光、喜暖溫、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原產地亞洲西部地區,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佈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葡萄種植基地主要分佈在安徽蕭縣,新疆吐魯番。

  葡萄種植海拔高度一般400~600米。中國葡萄海拔的變化較大,約200~1000米,安徽蕭縣葡萄分佈在平原,河北懷來葡萄分佈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 。緯度和海拔是在大範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 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範圍***。

  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薄,可以在相對不大範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水面的影響:

  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 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 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儘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3.土壤條件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河灘、鹽鹼地、山石坡地等, 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除了沼澤地和 重鹽鹼地不適宜生長外,其餘各型別土壤都能栽培,而以肥沃的沙壤土最為適宜。不同土壤對葡萄生長髮充和品質有不同的影響。

  不適宜地區,可以通過農業工程及栽培技術進行改土栽增。如遼寧盤錦鹽鹼地區,土壤含量0.3%以上, 直接栽培葡萄不能成活。但經過挖溝臺田,灌水洗鹽,綠肥改土或區域性換土以及選用抗鹽砧木品種等項措施,2~3年後使土壤鹽分降至0.2%以下,就能栽植葡萄。

  二、自然環境

  1.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主要指標之一。法國人認為,只有在某種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釀造出具有特殊風味的世界名酒。但對世界廣闊的葡萄產區來講,這種以土壤進行葡萄區劃的情 況、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影響葡萄品質和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是綜合性的。

  僅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氣候對葡萄的生長、結果和葡萄酒的優劣起主導作用,氣候因素已成為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光照、溫度、降水等天氣條件都是葡萄生長和結果所必需的,特別是夏秋季的天氣狀況。

  2.光照

  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迴圈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於光合作用。真正消耗於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中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

  葡萄是喜光植物,對光的要求較高,光照時數長短對葡萄生長髮育、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光照不足時,新梢生長細弱,葉片薄,葉色淡,果穗小,落花落果多,產量低,品質差,冬芽分化不良。所以建園時,要求選擇光照好的地方,並注意改善架面的風、光條件,同時,正確設計行向、行株距和採用合理的整形修剪技術。

  3.溫度

  溫度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 0度以上的活動 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程序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度~51度之間。

  3.降水

  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

  葡萄種植條件

  ①位於地中海 氣候區,降雨豐富。

  ②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份的積累。

  ③熱量豐富,光照充足。

  ④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⑤臨海,夜間溫度穩定,無霜期,海洋洋麵反 射作用有利葡萄著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