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葵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散尾葵又名黃椰子、紫葵。棕櫚科、散尾葵屬叢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土壤

  培養土一定要排水良好,最好使用有機質含量較多的土壤。盆栽可用腐殖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或珍珠岩加少量基肥配製成培養土。

  :施肥

  栽時要埋得稍深些,以利新芽吸收肥料,旺盛生長的5-6月,每1-2周施肥水1次。肥料以遲效性複合肥為好;深秋後停止施肥。

  :光照

  散尾葵生長適溫為25-35℃。耐寒力弱,對低溫十分敏感,越冬溫度應在10℃以上,若低於5℃,植株必定受害。北方散尾葵冬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過低。夏天應遮去50%的陽光,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時間曝晒也會引起葉片焦黃,很難恢復。在室內要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過於陰暗對散尾葵生長不利。冬天可置於光照良好的地方。

  :溫度

  散尾葵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環境,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低於10℃時生長緩慢,開始進入半休眠或休眠狀態;當低於5℃時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當溫度高達35℃以上時也能忍受,但生長會暫時受到阻礙。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30℃。

  :

  散尾葵喜歡溼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 ,空氣相對溼度過低,會使葉尖乾枯。

  由於散尾葵原產於熱帶地區,喜歡高溫環境,對冬季的溫度的要求很嚴,當低於10℃時生長緩慢,開始進入半休眠或休眠狀態;當低於5℃時就不能安全越冬;在夏季,當溫度高達35℃以上時也能忍受,但生長會暫時受到阻礙。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30℃。

  散尾葵對光線要求不嚴,喜歡陽光充足,也耐半蔭,但光照充足時生長得更好。

  散尾葵對於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時新增有機肥料外,在平時的養護過程中,還要進行適當地肥水管理。

  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

  每隔2-3年於早春換盆1次,老株可隔3-4年換盆1次。換盆後,應放置在半陰而空氣溼度較高的地方,還需及時剪除枯黃枝葉。

  椰子乾焦原因:

  ①空氣過於乾燥。散尾葵喜較高的空氣溼度,空氣過於乾燥時會引起葉片的焦尖與焦邊。應在整個生長期間每天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3-4次,以提高空氣溼度。但休眠後應停止澆水。

  ②日照過強。散尾葵在5-9月間喜半陰的環境,陽光直射時會出現葉片發黃和焦尖、焦邊等現象。在此期間應置於蔭棚或大樹底下,避免陽光直射。

  ③盆土過幹。散尾葵在生長期間,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盆土長期偏干時,由於植物的生長得不到所需要的充足水分,葉尖及葉緣便會幹焦。

  ④盆土過溼。並非是盆土中只要有水,植物便能吸收利用。盆土過溼時,由於影響了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從而影響根系對水分的吸收,並導致植物體內缺水而出現葉片的焦尖與焦邊。

  ⑤施肥過濃。施肥過濃會引起植物根部細胞的反滲透現象而使植物失水,程度較輕時會導致葉片的焦尖與焦邊,嚴重時則會造成爛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