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葡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葡萄有著很多的作用,南方的葡萄是怎麼樣種植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南方的葡萄種植時間,一起來看看。

  南方的葡萄種植時間

  南方氣候溼潤多雨,葡萄種植大約在春季二到三月份種植較為適宜。

  葡萄的生長過程

  萌芽期

  當春天的溫度上升到10℃時,葡萄一年的生長週期就開始了:新芽萌發,然後出現第一片新葉,接著新梢開始生長。到五、六月份,花瓣開始形成,接著就是開花,形成幼果。

  幼果期

  這個時期持續的時間從幼果開始,到轉色期結束。在這一時期,幼果迅速膨大,並保持綠色,質地堅硬。糖開始在幼果中出現。同時,在這一時期中,酸的含量開始逐漸增加。

  過熟期

  在漿果成熟以後,果實與植株其它部分的物質交換基本停止。果實的相對含糖量可以由於水分的蒸發而提高***果汁濃度增大***,漿果進入過熟期。過熟作用可以提高果汁中糖的濃度,這對於釀造高酒度、高糖度的葡萄酒是必須的。

  休眠期

  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通常需要90~100天,到了秋末,隨著氣溫的降低,葡萄開始落葉,然後進入冬季休眠期。

  轉色期

  轉色期就是葡萄漿果著色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漿果不再膨大。果皮葉綠素大量分解,白色品種果色變淺,喪失綠色,呈微透明狀;有色品種果皮開始積累色素,由綠色逐漸轉為紅色、深藍色等。漿果含量則開始下降。

  成熟期

  從轉色期結束到漿果成熟,大約需35~50天。在此期間,漿果再次膨大,逐漸達到品種固有大小和色澤,果汁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增高。

  葡萄的種植環境

  生長條件

  葡萄的種植可謂是一項繁雜的勞動。果農們要想有好的收成,葡萄有好的品質,在移栽嫁接前,首先要選擇葡萄樹最佳的生長環境,以滿足葡萄的生長。

  加工固然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可是最終決定葡萄品質卻是葡萄的質量。在葡萄酒的歷史中,果農常常要看老天爺的臉色,祈求他能賜給葡萄最佳的生長條件,因為他們不只是要釀酒,而且要釀出好酒。另外,氣候、土壤、地域條件是葡萄生長的先決條件,因此葡萄園的選擇總是從這三個方面考慮。

  地域條件

  葡萄樹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生長容易, 但要種出品質好,有獨特風味的釀酒葡萄卻須有地域的配合。地形的變化可以產生與大氣候不相同的小氣候。

  斜坡既有利於陽光集中照射,又擁有更好的排水效能,所以要比土壤過於肥沃的平地更適合種植葡萄樹。

  在地球北部,朝南的斜坡能吸收更多的陽光,因此土壤的溫度比較高。在南半球,反之亦然。在炎熱地區,氣候涼爽的斜坡也適合栽種葡萄樹。

  海拔的高低也影響溫度。在海拔高,天氣涼的葡萄園中,葡萄成熟所需要的時間也更長。

  氣候條件

  一般來說,葡萄樹適合溫和的溫帶氣候,所以全球大部分的葡萄園都集中於南北緯38度~53度之間的溫帶區。影響葡萄成長的氣候因素有很多,以陽光、溫度和水最為重要。葡萄樹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和充足的水源,它們對各種不同葡萄品種的影響也不相同。葡萄受天氣變異的影響也很大。如果在奏遇上一場霜凍,在夏天遭到一場冰雹,收穫期雨下個不停,這些都會毀掉一年的收成。

  土質

  葡萄園的土質對葡萄酒的特色及品質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般葡萄樹並不需要太多的養分,所以貧瘠的土地特別適合葡萄的種植。太過肥沃的土地使葡萄樹枝葉茂盛,反而倒生產不出優質的葡萄。除此之外,土質的排水性、酸度、地下土層所含礦物質的種類,甚至表土的顏色等等,也都深深地影響葡萄酒品質和特色的形成。葡萄園中常見的土質有花崗岩土、沉積岩土、礫石及卵石地等。

  南方的葡萄種植方法

  土壤: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沙荒、河灘、鹽鹼地、山石坡地等,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光照:

  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迴圈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於光合作用。真正消耗於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中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葡萄是喜光作物,幾千年來人們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獲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溫度:

  溫度***熱量***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的活動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程序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度~51度之間。歐洲葡萄品種的栽培北限是德國的萊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於南緯20度~40度之間。歐洲葡萄的種植範圍朝赤道方向擴充套件的限制因素是高溫、病害和缺乏足夠的低溫誘發葡萄的休眠。歐洲葡萄向兩極方向擴充套件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長季節短、不足以保證果實和枝蔓成熟以及抵禦冬季低溫。

  降水:

  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因世界不同的氣候型別.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地中海氣候的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是:夏秋乾旱.冬春多雨。而中國主要葡萄栽培區的氣候為季風氣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溫多雨,南方春季陰雨天氣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難度。除新疆外,對葡萄不利,水分脅迫現象對葡萄表現十分顯著。

  育苗/栽培:

  常用枝插繁殖,剪取生長粗壯、芽眼飽滿的一年生枝條.用單芽或雙芽剪成長5-15cm 左右插條,按15cm×50cm距離2月扦插在苗床中。但熱區應選用適應性及抗性強的砧木,用嫁接繁殖的方法培育適於當地氣候條件的嫁接苗。在砧木選擇上,美洲種的河岸葡萄耐熱耐溼;東亞種的山葡萄對真菌病害有高度的抗性等均可應用。熱區可以冬植也可春植。採用柵架的行株距為3m×1. 5~2m,1500~2000 株/h㎡;或寬窄行密植4m×0. 5~1m,2250~4500株/h㎡。

  肥料/營養:

  葡萄需大量養分,早期以氮肥為主,進入結果期後磷、鉀肥相應增加。除有機肥外,每造***收***每公頃需氮磷、鉀三要素80~150kg,應根據品種、產量、樹勢、地力不同,加以調節。基肥在入冬後施入,每公頃施雞、鴨糞3. 0萬kg、餅肥3750kg、過磷酸鈣3750kg。追肥分別在蔭芽前、開花前和果實膨大期施入,並適時噴施壯果蒂靈及金寶貝微生物增甜劑,前期以氮肥為主.促使枝蔓生長和花穗發育,果實膨大期增施磷、鉀肥,結合施用金寶貝微生物菌肥效果會更佳,[5]由於微生物菌肥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迅速在土壤中以幾何級數繁衍擴散,以及功能微生物的代謝產物,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親水性、吸附性,增強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從而可達到葡萄旱澇保收、增產增收的效果改善品質。根外追肥噴市0. 3%尿素和0. 2%磷酸二氫鉀可促果實膨大和成熟。生產高品質葡萄,園地需有灌溉設施,以免園地土壤乾溼劇烈變化。一般催芽期和幼果生育期需水較多,遇旱宜及時灌溉。

  整形/修剪:

  熱區一般採用小棚架或丁字形籬架單幹少主蔓整形。架式離地面較高,便於通風透光、減少病害和地面輻射對葉、果的灼傷。修剪是保證當年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冬季在落葉後進行,長梢留8~12節、中梢留5~7節、短梢留3~1節。夏剪是萌芽期除去多餘的芽,並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始花前疏除過多的花序、留大去小、留壯去弱。枝蔓生長到一定程度時綁在架面上,及時除去卷鬚,減少養分消耗。結果蔓在花序前留5~7 片葉摘心以改善營養狀況。葡萄坐果率高,可適當疏果,使果實大小均勻,否則出現畸形果和小果。

>>>下一頁更多精彩“葡萄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