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豌豆的方法

  豌豆是喜冷涼的長日照作物,要想四季種植就得篩選出對光照反應遲鈍,耐寒耐熱,早熟,抗逆性強的品種。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適時播種

  由於豌豆可以四季種植,菜農可根據茬口、季節等靈活掌握播期,也可根據豆莢上市的時間需求確定適宜的播種日期。根據試驗示範和生產實踐,在長江下游地區,播種期與收穫時間關係如下: 秋季遮陽網棚栽培8月上旬--8月底10月1日前,秋季露地栽培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中旬, 冬季薄膜溫室大棚栽培10月--翌年2月元旦,冬季露地栽培11月--翌年1月5月1日前後,春季露地栽培2月--4月5月中旬,夏季露地栽培5月上旬--5月底6月下旬,夏季遮陽網棚栽培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

  合理密植

  中豌4號、6號屬於矮生性品種,株高40--50cm,宜適當密植。春、夏、秋播行距為35cm,穴距10cm,每穴3粒,667平方米用種量10kg左右。冬播行距40cm,穴距15cm,每穴3粒,667平方米用種量7kg左右。

  科學肥水管理

  選擇土壤肥力較好,排灌便利,光照充足的田塊種植。667平方米施氮、磷、鉀三元素複合肥30--40kg作基肥,並施一定數量的有機肥。花莢期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或人畜肥1000kg,以促進結莢壯粒。生長後期,根據長勢也可以採用0.5%的尿素液和0.2%的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進行根外施肥。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尤其是在開花結莢期植株對水分特別敏感,要及時補充水分。另外,夏季栽培的豌豆更要注意水分的及時供給,這樣,既可滿足植株生長髮育對水分的需求,同時也能有效地降低地表溫度,促進其正常生長。

  及時應用保護設施

  1、防凍措施中豌4號、6號在苗期抗凍能力較強,但開花後抗凍能力急劇下降,並且豆莢在長粒充實階段需要有一定的溫度,因此,冬季大棚栽培豌豆要及時扣蓋好塑料薄膜,做好防寒保溫工作,在短期強寒流來臨之前,應臨時突擊性加蓋防寒材料,使幼嫩的青豆莢免遭凍害。

  2、遮陽降溫措施夏季栽培由於氣溫高,生長快,生育期短,豆莢小而少,因此,適時加蓋遮陽網,有效地減少太陽光的直射,可降低氣溫和地溫,增加土壤溼度,促進植株個體的生長,增加產量。

  看苗巧用化控技術

  中豌系列豌豆出苗後長到7--8節***有7片羽狀複葉***的時候就開花,進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這時如營養生長過旺,則容易落花落莢,特別是薄膜溫室大棚栽培的豌豆更容易徒長,只長蔓不結莢。因此,在7--8片複葉時,溫室大棚栽培豌豆要適當控制肥水,降低棚溫,以利於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保證光合產物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合理分配,促進開花結莢。有徒長趨勢的豌豆,用15%的多效唑1:1000倍及時噴霧控制。

  適時採收

  因生長季節及栽培方式的不同,開花後到青豆莢採摘的天數差距很大,夏季栽培由於氣溫高,豆莢生長速度快,開花至採收只有20d,而在冬季栽培中,開花至採收要30多天,因此,我們要根據豆莢的用途,豆莢壯粒程度靈活掌握採收日期。以食青豆粒為主的在豆莢已充分鼓起,豆粒已達70%飽滿,豆莢剛要開始轉色時採收。

  豌豆的種植技術要點

  ***1***主要栽培品種

  中豌6號、中豌4號、麻豌、食英大菜豌1號等。

  ***2***整地作畦

  選地平坦、灌排方便的田塊種植,土壤以微酸性到中性為宜。忌連作,必須與非豆科作物輪作換茬,至少應隔3-4年。

  施足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公斤,過磷酸鈣30-40公斤,均勻撒施後深耕細耙,作深溝高畦,一般畦高20-25釐米,畦寬1米左右,畦溝竟30-40釐米,三溝配套,保證排水暢通。

  ***3***播種

  多進行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也可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為了爭取時間,最好用地膜覆蓋,促進早出苗。播種方法,1米寬的畦,每畦播種2行,2-3米寬的畦,每畦播種4-6行,行路60-66釐米,穴距為13-17釐米,每穴點播種子3粒,播深3-4釐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5公斤左右。如利用棉花茬套作,不須翻耕,將種子點播在各行棉花植株之間,每穴播種3-4粒。並在距播種穴兩側約10釐米處開穴點施過磷酸鈣,每667平方米施30-40公斤。

  ***4***田間管理

  苗期進行淺中耕和除草2-3次,可提高植株抗寒能力。播後如遇乾旱,須及時澆水,促進出苗,出苗後適當控水,防止過溼爛根,促進根系深扎。開花結莢期對水分敏感,乾旱要適當澆水,多雨要清溝排澇,保持土壤中等溼度,防止水分過多或乾旱,引起落花落莢。

  秋播苗應在當地平均氣溫降到5℃左右時,沿種植行條施腐熟的有機肥,並結合培土,壅根防凍。春季返青後或春播苗開始抽蔓時,追施速效肥稀糞水或氮素化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10公斤,促進莖葉生長。開始採收嫩莢後,需再施1-2追肥,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10-20公斤,要求氮、磷、鉀並重,防止偏施氮肥。始花期要及時拔除混雜苗。

  苗高20釐米左右時,用細竹竿、蘆竹或細樹枝等立“人”字架,每2行為1架,及時引蔓,使蔓分佈均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注意定期檢查,防止倒伏。棉田套種,可以留棉稈爬蔓。

  ***5***病蟲害防治

  豌豆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黴病;蟲害有潛葉蠅和蚜蟲。白粉病在葉片上出現多數白色粉黴狀病斑時,用50%多菌靈或20%粉鏽寧,加水1000倍噴霧防治2-3次。霜黴病多在開花結莢期發生,在葉上出現黃綠色不規則形病斑,可用50%甲霜靈或90%乙膦鋁500-600倍液噴霧2-3次。潛葉蠅和蚜蟲都可用20%溴氰菊酯或功夫菊酯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

  ***6***採收

  一般多在開花後7-10天採摘嫩莢,具體掌握在嫩莢中種子開始形成,照光見有籽粒痕跡時採摘。

  食粒青豌豆栽培要點提示:

  食粒青豌豆與食莢青豌豆栽培技術基本相同,但有以下幾點區別:第一,食粒青豌豆蔓生品種與食莢青豌豆蔓生品種密度一樣,矮生品種則應增大一倍,即行距由66釐米改成33釐米左右,不需支架。第二,食粒青豌豆到再粒充實時採收,比食莢青豌豆所需養分多,因此,開花結莢期應比食莢青豌豆多施1-2次追肥,並要施用複合肥,氮、磷、鉀三元素並重,適當增施微量元素鉬肥,更能增產。第三,食粒青豌豆採收期遲於食莢青豌豆,一般要在開花後15-20天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