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蟲草養殖方法

  金蟲草,又叫冬蟲草,其主要的化學成分藥理,藥效與野生金蟲草極為相似。下面小編就帶你一起走進關於金蟲草的養殖,歡迎各位前來閱讀!

  金蟲草的養殖條件

  1.蝠蛾的飼養工具

  ***1***蝠蛾卵的飼養工具。飼養蝠蛾卵可用兩種方法,一是用直徑15一20cm的玻璃培 養皿,墊上2一3層濾紙,皿內放一塊吸水棉保持溼度,每皿可飼養200一500粒卵。此法利於觀察,但難掌握溼度。二是用l0cm xX5一8cm的廣口瓶或者25cm x 30cm的玻璃飼養 缸,內建3一5cm厚的過篩細腐殖土,種上1一2棵珠芽寥植物,把卵放養於土表至lcm深的土層中,每瓶可飼養300一1000粒卵;飼養時只要掌握住植物不枯萎,即可不加溼度。此法卵的孵化率高,但觀察和移植幼蟲對比較困難。

  ***2***幼蟲的飼養工具有以下4種。

  a.玻璃養蟲缸:用18一25cmX30一35cm的玻璃缸,也可用標本浸泡缸,放置土壤15一25cm,種上幼蟲取食的植物,把剛孵化幼蟲移入缸內,每缸可飼養10一30頭幼蟲。

  b.地下養蟲箱:箱一般高30一50cm,寬20一25cm,厚3一5cm。飼養箱骨架用鋼筋 焊成,上面鋼筋做成提手,便於提動;寬的兩面用3一5mm玻璃,便於觀察蟲體活動;底 和兩個側面裝上16孔目的銅紗網,便於水分滲入。然後裝上土壤,種植飼料植物,每箱放養20一50頭幼蟲;在較堅實的地上挖一個比飼養箱體積稍大和深的槽,把養蟲箱放入槽中,觀察時將養蟲箱提出地面,抹去外表玻璃上的土壤,即可清楚看到幼蟲活動情況。

  c.大型養蟲籠:在半自然的狀況下,選擇一塊排水好、土質疏鬆的場地,挖長12一l5m、寬2一3m、深4Ocm的深槽,底部和四周墊上尼龍紗網***最好用雙層,小蟲不易鑽出***,再把疏鬆的腐殖土鏟進填平,種上幼蟲食物,放入幼蟲飼養,每平方米可放養30一50頭;該法有利於大規模飼養,但觀察困難。

  d.用各類盆具裸露飼養:把植物飼料洗淨放入盆中,放入幼蟲飼養,盆口覆蓋一層黑布或者黑紙遮光。此法利於生活史觀察,但要注意勤換飼料和清除糞便。

  ***3***蛹和成蟲的飼養工具。製作長50cm、寬50cm、高55一60cm的養蟲箱。底部用薄鐵板或雙層銅紗網封底;頂和四周用鐵紗或尼龍紗封蓋,前面可製成一道活動紗網門。在箱底放入10一20cm的土壤,種上植物,把蛹和成蟲放養土中,此法可進行密植飼養。

  

  ***1***土壤的選擇。土壤是蝠蛾昆蟲一生中最主要的活動場所。土壤條件是否適合該蟲生活是人工飼養成活率高低的關鍵之一。最適宜蝠蛾生長的是高山草甸土;次之是流石灘和草甸混合土;再次之是高山棕色、暗棕色林土,其他土壤對此蟲生長不良。

  ***2***食料的選擇。幼蟲最喜取食圓穗蓼、珠芽蓼、黃芪、小大黃等植物的嫩根芽。由於蝠蛾昆蟲是一類雜食性昆蟲,在無上述植物的地方,可用禾本科 ***如青稞、麥、谷芽等***;十字花科、莎草科的嫩根飼養。在中、低海拔地區***適宜生活的溫度下***用土大黃、胡蘿蔔、白蘿蔔、白薯 ***紅苕***、馬鈴薯、蘋果等飼餵也能正常生長髮育,最好為土大黃、胡蘿蔔和白薯三類。

  ***3***溫、溼度的選擇。蝠蛾昆蟲是一類耐低溫而怕高溫的昆蟲。最適宜在15一19C中生活成長;此蟲最適宜空氣溼度75%一85%,土壤含水量40%一45%之間。

  金蟲草的養殖管理

  ***1***成蟲期。成蟲不取食任何食物,只要保持水分和適宜溫度即能正常成活和產卵。但蛾子棲息環境與產卵量有關。成蟲最喜選擇有杜鵑和蝠蛾幼蟲取食的蓼科等植物根旁產卵,所以在蛾子交配產卵前植上幾株相關植物最佳;另外不能有強光影響。

  ***2***卵期。要使卵能正常孵化,一定要掌握好適宜的溫、溼度。

  ***3***幼蟲期。幼蟲由於生長期長,而且蟲體壁薄而易破,飼養時一定要細心,除了必要的觀察、換土和換食料外,儘量減少翻動。幼蟲的飼養關鍵是初孵的幼齡時期,初孵幼齡蟲要給足細小鮮嫩、溼度不高的食物;土壤最好經過篩檢,以免粗硬物擦傷主體。此外,為了延長食料和土壤不黴壞,更換前用紫外燈照射殺菌l5min,土壤也可在陽光下暴晒1一2h後再用。

  ***4***蛹期。養蛹時,把養蛹器皿內的土壤壓實,然後用與蛹粗細的木棍人工造一土室,土室略斜,深約2一3cm,每室放一蛹,放蛹時,蛹頭向土表面,上用細土蓋住。蛹的溫溼度,可控制在大氣溼度80%一85%,土壤含水量42一45%之間,溫度18一22℃之間。

  金蟲草的人工養殖

  要獲得純正的冬早夏草菌種必須進行人工的分離、純化、復壯、儲存等工作。

  1.分離金蟲草菌的技術與條件

  ***1***材料要求。獲得純的菌種對材料要求比較嚴格;一般來說如果是進行金蟲草的組織塊分離法,最佳的分離材料是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份,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剛開始凍結時期採的材料,這個時期金蟲草菌剛感染蝠蛾幼蟲進入僵蟲期不長時間,嫩小的子座芽剛長出蟲頭部0.2一0.5cm,蟲體內其他雜菌較少,最易進行分離。如果是第二年5一6月份採的材料,僵蟲體和子座上都有許多種雜菌共生或腐生,難獲得純菌種。若用子囊孢子進行分離培養,材料最好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剛有部分成熟期採集分離培養。

  ***2***操作方法。有以下3步。

  a.僵蟲體 ***即菌核***的分離:分離前,用水刷洗乾淨主體表面,再用無菌水清洗2一3次;用0.1%一0.2%的昇汞溶液,對分離材料進行約3一5min的表面消毒;再用無菌水清洗。選取與胸足為界的前段部分。用解剖刀切去表皮,避開消化道,取血腔菌絲切成芝麻粒大小,壓入平板培養基中,每皿1一2粒。置於15一19℃中培養,待菌落長出0.2一0.5cm時,挑選少量菌絲反覆在平板培養基上分純2一4次,確定無其他雜菌後,移入試管儲存和培養。

  b.子座芽分離:從僵蟲頭頂切下洗淨的子座芽,置入0.1%昇汞液中消毒2一3min,用無菌水洗淨,切取中間部位組織塊壓入培養基中;培養條件同a。

  c.子囊孢子分離:用透明紙袋套住子囊孢子成熟的子座,讓子囊孢子彈跳貼上在紙袋上,然後,把有子囊孢子的紙袋浸入25%的葡萄糖液中,洗下孢子,放入15一19℃中培養,每天鏡檢,當袍子萌發時,用微吸管吸單個孢子滴於平板中培養;培養條件同a。

  也可把整個成熟的金蟲草帶回室內,用棉紙把僵蟲和連蟲體的子座包住,僅留出有孕部分,在無菌室中,橫放,下置一片載玻片,隨時保持主體溼度;每天鏡檢,當看到子囊孢子彈到玻片時,用微吸管吸到平皿的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同a。

  ***3***培養基的選用。

  a.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 ***PDA***,此種配方是所有蟲草菌屬真菌的通用培養基,在分離培養初期可用該配方,不過菌種生長不十分旺盛,而且易老化、退化。

  b.加富培養基 ***1***:多性蛋白臍10g,葡萄糖50g,磷酸氫二鉀1g,硫酸鎂0.5g,活蠶蛹30g,生長素0.5μg,瓊脂20g,加水1000mL,pH:5.0。

  加富培養基 ***Ⅱ***:蛋白脯40g,葡萄糖40g,去皮鮮馬鈴薯100g,磷酸氫二鉀1g,硫酸鎂0.5g,牛肉膏10g,生長素0.5μg,蝠蛾活幼蟲 ***磨碎***30g,瓊脂20g,高寒草甸土浸出液10OOmL,pH:5.0。

  在加富培養基上,菌落比在PDA培養基上生長旺盛和迅速;加富Ⅱ號又優於Ⅰ號。

  2.生長特性 金蟲草菌的分離培養中須掌握溫度、pH值、光照、碳和氮源及無機鹽的利用狀況。

  ***1***不同溫度對菌絲生長的影響。金蟲草菌喜偏低溫度。在0一4℃時能緩慢生長;5一8℃時生長速度加快;10一19℃是此菌較適生長髮育的範圍;最佳生長溫度為15一l9℃。超過20℃菌絲猛長,菌落由白色變為灰黑或棕黃色,開始出現變異,所以不宜高溫培養。

  ***2***對pH值的要求。金蟲草菌是一種偏酸性真菌,最適pH值為5.0一6.0,當pH值為4.5以下和6以上時,隨著增高或降低,生長緩慢至不生長。

  ***3***光照的影響。此菌的子囊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初期,適應於弱光和短光照,後期則適應於較強光照。在人工培養中,菌絲、分生孢子和子座等具有明顯的趨光性,向陽面生長多而密,背光面生長稀疏,全黑環境下培養的各種菌態纖弱、細長、稀疏。

  ***4***對碳源的利用。金蟲草菌可利用多種碳源,但以葡萄糖和麥芽糖合用時生長最快,單用葡萄糖時也能良好地生長,次之是馬鈴薯等澱粉,再次之是蔗糖。

  金蟲草菌是一種由寄生活體寄主,再由腐生階段發育成熟的真菌,所以對氮源中的多種有機氮均能較好的利用。而以活蟲體最佳;蛋白腖與酵母膏合用生長也十分理想,次之是二者單獨使用,再次之是牛肉膏等。而對無機氮如硫酸銨、硝酸鉀等利用較差。

  對灰分養料有一定的需求,在有微量的硫酸鎂、磷酸氫二鉀的培養基中生長旺盛,次之是磷酸二氫鉀,其他鈉、鈣、鐵、銅等無機鹽也可利用。

  3.培養方式 金蟲草菌分離純化後,即可作為各種實驗和擴大生產應用。

  ***1***其擴大生產的方法常有三種:固體靜置培養法、振盪培養法和大罐通氣發酵培養法。

  a.靜置培養:主要用在固體培養,如試管斜面、三角瓶培養、米飯培養等等。在靜置培養中只要掌握好溫度和光照即可使菌正常生長。當斜面上的分生孢子成熟後,即可存入1一2℃的冰箱中儲存8一14個月,也可作為種子直接用於生產。

  b.振盪培養:採用液體培養菌種或小規模繁殖培養,都可用振盪培養。振盪培養的培養基,把固體培養基減去瓊脂即可。裝置最好選用恆溫振盪培養機,用三角瓶置液體培養基,把試管固體菌種接入即可培養。經不斷振盪使液體培養基中各種成分混合均勻而不致沉澱,同時促進氣體與液體接觸和交換,使氧進入液體培養基中,利於菌絲生長和分生孢子形成。

  c.大罐通氣發酵培養:在大規模生產菌絲和分生孢子等菌粉時,必須用大罐通氣發酵培養法。該方法通氣是採用吸氣或真空泵減壓等方法,經過濾器除雜菌,送入罐內液體培 養基中供金蟲草菌的生長髮育。

  ***2***發酵工藝流程。自然金蟲草分離純化→ 試管斜面種→ 振盪器液體一級 種→ 二級種→ 小型種子發酵種子罐→ 生產發酵罐 → 濃縮→ 噴粉乾燥→ 成品菌粉。

  金蟲草菌罐中發酵要求溫度在20一25℃,罐壓392.3一686.5kPa***0.4一0.7kg/cmz***,通氣量為0.5一1.OVVm*;注入發酵罐中的液體培養基為罐容的65%一75%為宜。 接種量為10%,攪拌速度為180r/min,培養時間72一96h,即可放罐濃縮和噴粉。

  ***3***發酵培養基多用。鮮馬鈴薯 ***去皮***8%,蔗糖2%,玉米澱粉0.5%,蠶蛹粉1%,蛋白腖0.4%,硫酸銨0.2%,pH值5.5一6.0。

  ***4***發酵培養成品標準。分生孢子即幾全脫落母體孢子梗,孢子梗數量增加不明顯 時,在鏡下計數檢查,每毫升含分生孢子18億一25億個;殘糖低於1%;氨基氮低於0.2mg/mL,即可成為成品菌液。

  4.金蟲草菌回接要點 把有性型或無性型的金蟲草菌孢子回接到寄主昆蟲體上,是人工培養有性型金蟲草和復壯無性型菌種的關鍵措施。

  ***1***回接時期。金蟲草回接關鍵在於選擇寄主昆蟲抗菌薄弱時期,一是蛻皮期;二是幼蟲取食活動激烈,摩擦損傷率較高時期。

  ***2***回接方法。又分兩種。

  a.噴霧法:當飼養的蝠蛾幼蟲達4一6齡蟲,有1/3以上的幼蟲蛻皮時,把幼蟲集中,用子囊孢子或者分生孢子對入5%一10%葡萄糖液噴霧到蟲體或食物上,接種後約30min,菌液在蟲體上略幹,把幼蟲放回土壤中任其自然生活。此法感病率高,但缺點是,幼蟲不易從土中取出集中,而且集中時幼蟲有互相殘殺的習性,蟲體被咬傷後,易被雜菌感染致死,金蟲草菌絲未充滿體腔時,傷蟲就會腐爛,不能形成僵蟲 ***菌核***。

  b.自然接觸法:在大面積半自然土壤中飼養蝠蛾幼蟲,定時取小樣觀察幼蟲生長狀況,當大部分幼蟲適宜感病時,用飼料植物浸菌液種植和用細土拌菌接種,均勻撒入養蟲的地表上,然後噴水,使菌滲入土中,幼蟲取食活動時接觸感染。此法寄主感染率不太高,但一經感染致病,金蟲草菌長勢好,而且未感病的蝠蛾幼蟲能正常生長,繁殖後代。


猜你感興趣:

1.金蟲草的用法

2.金蟲草的養殖方法

3.金蟲草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