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種植滇重樓的方法是怎樣的

  由於滇重樓藥用價值高,民間濫挖嚴重,野生資源枯竭,而藥用部位生長週期長,短時間內難以滿足醫用需求。因此,研究它的人工種植方法很重要。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滇重樓的人工種植方法。

  滇重樓的生態習性

  1.地理環境:野生七葉一枝花生長於海拔700~1100m地帶的山谷、溪澗邊,闊葉林下陰溼地。

  2.土壤:最宜生長於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或肥沃的砂質壤土,在鹼土或粘土中不能生長。

  3.水份:喜涼爽、陰溼、水份適度的環境,既怕乾旱又怕積水。

  4.溫度:植株較耐寒,低溫無凍害。2月下旬至3月上旬氣溫5℃,乃至最低氣溫2℃亦能出芽生長,氣溫在1~-2℃時對芽頭不產生凍害。

  5.光照:七葉一枝花屬喜陰植物,喜斜射或散光,忌強光直射。

  滇重樓的人工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根據七葉一枝花的生長特性,宜選擇腐殖質含量高,土壤較溼潤或有廕庇條件的地塊栽培,選好地塊後於秋冬季將土壤深翻20~25cm,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土雜肥或廄堆肥3000kg,翻入土內作基肥。栽種前再淺耕,耙碎,整平作畦,畦寬1.2~1.5m左右,畦面呈龜背形,四周開好排水溝。

  2.繁殖:

  ***1***塊莖繁殖:以秋播為宜,10~11月上旬挖起地下塊莖,選擇生長健壯、無病害、完整無損的植株,切下有芽頭的塊莖3cm左右作種,其餘部分加工入藥。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0~25cm,穴深6~8cm,將芽頭向上,1穴1塊放入,栽後覆蓋土雜肥和細土,如遇天旱要澆一次透水。

  ***2***種子繁殖:七葉一枝花種子9月下旬成熟,朔果裂開,露出鮮紅色漿果,採下置於清水中搓去果肉,撈出種子,隨採隨播,或拌溼砂貯藏備用,播種時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cm挖淺溝,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覆土與畦面平,播完澆1次透水,使床土溼潤,畦面覆蓋廄肥後加蓋地膜,保溫保溼。本年秋

  冬播種的種子要到第三年的春季才能出苗,如用地膜覆蓋保溫保溼,則可提前3個月左右出苗。幼苗培育2~3年後方可移植,定植以春季3~4月芽萌動前進行為宜。移植時按行株距20~25cm移植大田,栽後澆透定根水,以利成活。要求隨挖隨栽,芽胞向上,根部在溝內舒展,覆土厚4~5cm左右,畦面覆蓋雜草或加蓋鋸木屑,既防凍保暖又可防止雜草滋生。

  以上兩種方法中,種子繁殖產出時間較長,宜以塊莖繁殖為主。

  3.搭蔭棚:七葉一枝花屬喜陰植物,忌強光直射,怕高溫,需搭棚遮蔭,或間植高杆作物和藤本作物遮蔭,一般應在出苗後或移植後立即搭設。棚架高度一般分兩個階段,1~3年間的苗,棚高在2m左右,3年以上的苗,高度要在2.5m以上,棚面以遮蔭網覆蓋,為便於管理也可搭高棚,以利人工作業。廕庇度在出苗成栽後當年以80%為宜,第二年後要70%,4年以後60%即可。

  滇重樓人工種植的田間管理

  1.除草:苗齊或移植後,應及時除草鬆土,做到勤鋤、淺鋤,避免傷根,影響生長。平時畦面蓋草保溼。

  2.施肥:人工栽培七葉一枝花,所用基肥佔總肥量的70~80%必須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後期的追肥量只能佔總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後追施人糞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禁用化學氮肥。

  3.管水:七葉一枝花喜陰溼環境,畦面及土層要保持溼潤,遇旱季要及時澆水,平時間隔噴水,雨季要及時疏溝排水,以防田間積水,誘發病害。

  4.打花薹:為減少養分消耗,使養分集中供應地下塊莖生長,在5~6月份出現花薹時,除留種外,應及時剪除全部花薹,以提高產量。

  滇重樓人工種植病害防治

  七葉一枝花尚未發現蟲害,這與其有輕度毒性有關。但遇到低溫多雨或高溫高溼天氣,則較易發病,須及早防治。

  1.立枯病:該病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溫多雨時發病嚴重,發病初期,幼苗莖基部出現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並向基部周圍擴充套件,致使幼苗枯萎,嚴重時成片枯死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