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鵝的飼養管理

  冬季的鵝育肥的關鍵時期,在冬季怎樣對鵝快速育肥怎樣使它長得更加快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冬季養鵝如何才能長快?

  精心餵養

  小鵝最開始吃食時最好先調教喂水,隨後喂青菜或者牧草、蘿蔔葉拌米飯之類的食物。5至10日齡日喂3至4次,夜間2次,日糧中米飯佔20%—30%,青飼料佔70%—80%;11—20日齡逐漸喂配合飼料。飼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優質草粉10%,魚粉8%,生長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0.5%,豆粕10%。30日齡後至主翼羽長出前以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

  冬天的鵝經過40到50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20至30天,鵝個體重可達5公斤。參考飼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優質草粉20%,高粱6.5%,貝殼粉3%,食鹽0.5%,沙子1%,豆粕4%。

  精細管護

  進鵝前要用2%的福爾馬林或20%的石灰水對鵝舍、用具消毒。一定要選購免疫過的鵝苗,買回後將小鵝攤放在竹篩內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每隻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靈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腳均能有效預防鵝白痢等疾病。還要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藥汙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餵鵝,嚴防農藥中毒。早晨摘回和洗過的青菜、草料要晾乾後飼餵,拌喂的米飯不要沾油鹽葷腥。

  當冬鵝的主翼羽長出後,選擇光線較暗、環境安靜、避風保暖、乾燥清潔的房屋作圈舍,條件允許的話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鐘左右,以清潔鵝體。

  對少數不貪食的冬鵝可進行強制育肥。將配合飼料加適量水搓捏成粗1—1.5釐米、長約6釐米的條狀飼料,進行填喂,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加到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給充足的飲水。

  合理分群

  一週齡後每平方米養小鵝20只,2周齡後減少至15只,以此遞減。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現擠壓、堆疊,影響鵝的正常生長。

  母鵝冬季管理5注意

  一要:增加活動。冬季母鵝運動量減少,為防止鵝體過肥,要加強運動。選擇晴朗天氣,把鵝趕到適宜運動的場地,讓鵝多晒晒太陽,以增強體質,利於母鵝的生長髮育,增加產蛋。

  二要:供足營養。鵝在冬季自身消耗增加,要提高飼料營養標準,平衡鵝體的消耗,增強其禦寒能力。一般應適當增加稻穀、玉米等能量飼料,補喂優質青粗飼料。每隻鵝日喂混合精料150~200克,分3次飼餵,其中一次宜在晚上餵給,對提高產蛋率更為有益。

  三要:防寒保暖。成年鵝雖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氣溫過低時,對母鵝的一系列效能也會有一定影響,必須抓好防寒保暖措施,並加大飼養密度,墊厚草料,使室內溫度控制在5℃以上,有條件的可搭蓋塑料暖棚,利用太陽能增加室溫,可使母鵝產蛋率提高15%以上。

  四要:給飲溫水。母鵝在冬季消耗的熱能多,不宜給飲過冷的冰雪水,無論白天、夜晚都應給飲溫水,以減少體能的消耗。

  五要:合理放水。在冬季要減少鵝下水的次數,縮短放水的時間,並且早上遲放,傍晚早關。放水宜在晴天上午和下午陽光充足時各放一次,一般以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2點左右趕鵝下水為好,每次放水10~15分鐘為宜。雨雪天則不要下水。

  冬季鵝的育肥技術方法

  1、圍欄育肥法用竹條、竹片製作圍欄,圍欄底用竹條、竹片組成鵝床,離地面高40釐來~50釐來,竹條間隙1.2釐米,以便於糞便落在床下,利於鵝體清潔。圍欄高80釐米,竹條間距離5釐米,外面掛食槽和水槽,便於鵝頭伸出啄食和飲水。飼養密度以每平方米養4只~6只為宜。

  2、制育肥法一種是機器填喂法,另一種是手工填喂法。手工填喂時,可將飼料調成麵糰狀,用手掌握搓成直徑為1釐米、長3釐米~5釐米的飼料條,然後兩膝夾住鵝體,左手掰開鵝嘴,右手拿飼料條蘸一下水,用食指把飼料條塞入鵝食道,用手順鵝頸推動讓其吞下,填喂數量視鵝體重及消化力而定。每日喂3次~4次,晚上喂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