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科學飼養肉牛

  冬季料草的營養水平遠不如其他季節,肉牛的營養條件一般較差,因此,做好冬季的防護工作以及加強肉牛的飼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科學飼養肉牛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科學飼養肉牛的方法

  養殖品種 以雜交牛為佳,如西門塔爾雜交牛、利木贊雜交牛、夏洛萊雜交牛、德國黃牛、魯西黃牛等。由於雜交肉牛優勢明顯,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產肉效能高,飼料報酬理想,所以育肥效果良好,育肥牛一般選擇健康無病,4-8月齡的雜交肉牛。

  疫病防治檢疫 對新引進的牛進行全面檢疫,嚴禁將傳染病的牛購人。

  牛體消毒 用0.3%的過氧乙酸消毒液逐頭進行1次噴體消毒,在3天內用0.25%的蟎淨乳牛化劑對牛體進行1次普擦式或用2%的敵百蟲溶液噴酒牛體,以防體表寄生蟲病的發生

  驅蟲 進欄7天內,按每千克體重10毫升的丙硫咪唑1次口服或用每千克體重5-7毫克的抗蠕敏驅除體內寄生蟲,若有體外寄生蟲也要及時進行治療。

  健胃 進場後7-8天,用鍵胃散對所有有牛進行健胃,體重不足250千克牛灌服250克,體重250千克以上的每頭灌服500克,隨著牛體況的恢復和對環境的適應,逐步新增精飼料。

  圈舍消毒 在牛進舍前,要定期,不定期地用生石灰水或來許爾對牛舍進行消毒,在門口設消毒池,以防病菌帶人。

  疫病防治 經常觀察牛隻體況變化,有異常的要及時對症治療,定期進行口蹄疫菌苗、布氏桿菌苗的免疫注射,

  飼料配製氨化飼料 將農作物秸杆鍘成5-8釐米長,以尿素為氨源,將秸杆重量廝%的尿素溶於水中,製成100-500克/升的尿素溶液。每100千克秸杆含量達到50%,充分攪拌後於水泥池內裝滿壓實,上蓋塑料薄膜密封,四周用上壓緊,夏季需15-20天,春季需30天,冬季50-60天就可氨化好,氨化好的秸杆飼料使用前應放氨1天,然後飼用,氨化後的秸杆質地柔軟,氣味糊香,粗蛋白質含量可提高1-2倍,因採食量和消化率的提高,故能量轉化率可提高10%-15%,飼餵方法是:開始與其他秸杆飼草混合飼餵,待適應後,可全部用氨化秸杆飼餵。

  微貯飼料 微貯飼料的飼草是糧食作物收割後的秸杆及青綠飼料,無論是幹秸杆還是青秸杆都有可以用秸杆發酵活幹菌製成優勢的微貯飼料,微貯的秸杆鍘成5-8釐米長,製作前復活菌種,現在應用的千杆幹菌每袋3克,可處理幹秸杆1噸或青秸杆2噸,微貯飼料製作所需溫度在5度以上,一般飼料微貯20-30天后可飼餵,良好的微貯飼料色澤呈微欖綠,具醇香的果品味,質地柔軟,開始飼餵應逐步增加用量,7天后達到全量,一般育肥牛每頭每日可食10-15千克,個體小的5-8千克

  青貯飼料 青貯原料以玉米秸杆為主,帶穗青貯在果穗達到乳熟期收割,玉米秸杆青貯在玉米穗幹熟而莖葉尚綠時收割,青貯時將青貯原料鍘短至2-3釐米長,先在青貯窖底部鋪10-15釐米的麥草,然後分層裝填青貯原料,每裝15-30釐米厚必須壓緊一次,特別要壓緊邊緣和四角,青貯飼料的相對溼度以65%-75%為最佳,以用手捏緊切碎原料指縫有液體而不滴水為宜,裝填到高出窖上緣30-40釐米後,在其上蓋15-30釐米厚的麥草壓緊,用塑料布封嚴,然後在上面壓一層溼土踏實,如有下沉或裂縫,應及時修填拍實,並在四周挖好排水溝。青貯飼料裝填後30天即可開窖取用,取面面平整,取後用塑料膜及時蓋好,以防止因料面暴露的二次發醇,優質青貯料為青綠色或者黃綠色、酸香味,質地緊密,莖葉保持原狀,品質低劣的多為褐色、墨綠色或黑色,質地鬆軟,失去原來莖葉的結構,帶粘性,有臭味,這種青貯料不能喂牛,用優質青貯料喂牛時,喂量要由少到多,與精飼料或其它習慣性飼料摻喂,喂量一般不超過日糧總量的1/2,每頭有肥牛日喂量8-12千克為宜,犢牛3-4千克。

  酒槽及甜菜渣 新鮮酒槽裝入水泥池內充分壓實,上蓋塑料棚膜儲存,每頭牛的日喂量不超過8千克,夏季酒槽應晾晒1-2小時後飼餵,但存放時間不能太長,以防發黴變質,飼餵時和其它飼料配合,鮮鮮甜菜渣也要入池內儲存,用量和酒槽接近,並防止變質精飼料配製 精飼料配製以玉米、麩皮、菜子餅、食鹽、骨粉為主,主要是根據飼料源況進行配製,其標準粗蛋白質100-130克,能量和蛋白質比例為80:20,鈣11-12克,磷8-9克,供參考的配主有兩種,1號精飼料:玉米15%,菜子餅20%,麩皮10%,骨粉1%,食鹽1%,2號精飼料:玉米74%,麩皮20%,骨分3%。

  飼養管理備精 根據牛的採食備料,一般整期備精每天備頭6千克備精飼料,按2.4%千克準備精飼料,按精飼料重量的0.5%新增緩衝劑碳酸氫鈉,以提高精飼料的利用率,粗飼料每天備料2次,精飼料2次,精飼料和粗飼料的重量比按幹物質:1-4為宜。飼餵每天早晨8時,下午4時投喂粗飼料,早、晚兩次喂精飼料,粗飼料和精飼料拌均飼餵飲水 早晚粗飼料1小時左右,把清潔水放入水槽,讓其自由飲水,冬季防止飲用水帶冰水,要求不能低於0度,儘量減少牛體禦寒能量消耗。

  飼養肉牛的方法

  1、保持牛舍內環境的舒適

  溫度。

  牛舍內的環境溫度對肉牛有著重要的影響,舍內的最適宜溫度一般為7~15℃,當牛舍內的溫度低於最適溫度時,肉牛會消耗體內的能量以來維持體溫,這樣就會導致肉牛消瘦,飼料的利用率會降低。因此,要保證舍內的適宜溫度。在入冬前要做好牛舍的防護工作,首先要檢查舍內有無漏風的地方,並對除了換氣孔以外所有漏風的地方進行修補,以避免賊風的入侵。為了保證牛舍內的溫度,可以用塑料薄膜封住迎風口的窗戶,或者安裝上玻璃。適當的提高飼養密度或者在舍內墊上厚墊料,可以使舍內的溫度提高約5℃以上。

  溼度。

  冬季牛舍內的溼度不能過高,最適的相對溼度為60%~70%,可以保證肉牛的正常生產以及增重。如果溼度過高,超過了最適相對溼度的70%,加上冬季舍內的溫度較低,則會導致肉牛產生冷應激,使肉牛的食慾下降,採食量減少。因此,要保證舍內合適的溼度,及時清理牛糞及牛尿,防止牛躺臥在冰冷的糞尿上,舍內的墊草要及時更換。

  通風換氣。

  冬季牛舍封閉嚴密,肉牛的呼吸以及排洩等原因會使舍內的溼度過大,氨氣、硫化氫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肉牛的生長髮育,因此,要定時對牛舍進行通風換氣,以排除舍內的有害氣體,保證舍內空氣的新鮮度。可以在舍內安裝換氣扇,進行強制通風,或者利用中午溫度較高的時段開啟門窗進行通風換氣,但是要注意避免冷風直接吹向牛體,更要防止賊風侵入。

  保持舍內的衛生。要及時清理舍內的糞便,打掃舍內衛生,墊草要及時更換,每天在喂完牛後掃淨剩料,及時打掃料槽。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1%的氫氧化鈉溶液對舍內的地面和牆壁進行噴霧消毒,門口用生石灰消毒,當氨氣味過濃時可用過氧乙酸。

  2、保證飼料的質量和營養

  在入冬前要貯備足夠過冬用的料草,貯存的過程中要防止雨雪淋溼,確保料草不發生黴變。如果出現飼料發黴、變質的現象,則堅決不能飼餵肉牛,因為黴變飼料會轉變為有毒物質,肉牛食用後會發生中毒現象,嚴重時還會引發肉牛死亡。青貯飼料以全株的玉米為最好,這樣可以保證營養不流失,儲存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適口性較好,當青貯料的pH值一般為5.0左右,如果發酵過程中生成的乙酸和乳酸過高,會使酸度過高,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因此可以適當新增一些尿素以中和飼料的酸度,還可以提高青貯料的蛋白質含量。冬季的寒冷氣溫會使肉牛體內的散熱較快,這需要更多的營養來維持體溫,所以必須合理搭配日糧的營養水平以保證肉牛正常的增膘長肉。

  3、選擇合適的飼養方法

  飼餵肉牛時要注意精粗料的合理搭配,一般先喂粗料,再喂精料,喂料時要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則,每次的採食時間以1~1.5h為最佳,不要讓牛吃的過飽,使牛在每次飼餵時都保持旺盛的食慾,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禁止飼餵發生黴變或者冰凍的飼料。在飼餵肉牛時,可以在草料中新增食鹽,以提高肉牛的食慾,增加採食量。飼餵次數為每天3次,一般早上6點、中午12點、下午6點各喂1次。肉牛的代謝靠水來調節,所以在飼餵充足草料的同時也要提供充足的飲水,如果飲水不足,不但會影響肉牛的採食量,還會影響肉牛對飼料的利用以及消化,使牛的面板乾燥、被毛不順、精神不佳。值得注意的是,冬季要注意飲用水的溫度,溫度最好為25℃左右,要保證水的清潔衛生。一般不宜讓牛空腹飲水,在肉牛採食後1h飲水,要防止暴飲。

  4、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

  首先要在過冬前抓好秋膘,以保證肉牛能夠順利過冬,秋天的溫度適宜,肉牛的食慾良好,另外料草的質量和營養價值高,利用這一優勢可以讓肉牛吃的好,吸收足夠的養料以積蓄一些油脂來抵禦嚴寒。在冬季飼餵肉牛時,要注意定時定量,避免無規律飼餵,否則會造成肉牛消化系統發生紊亂,肉牛會因飢餓或暴飲暴食而引發一些疾病。雖然冬季舍外的氣溫寒冷,但是也要保證肉牛有充足的光照,可以選擇在晴朗的天氣將牛群趕到運動場接受自然的光照,提高肉牛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還可以增強肉牛的體質以及母牛的繁殖機能。做好牛群的日常管理工作,經常的刷拭牛體,促進血液迴圈,以保證牛隻的健康,在運動時,要避免運動過度,定期的對牛群進行抽樣稱重,做到及時出欄。

        飼養肉牛的方法

       1、保持牛舍內環境的舒適

  溫度。

  牛舍內的環境溫度對肉牛有著重要的影響,舍內的最適宜溫度一般為7~15℃,當牛舍內的溫度低於最適溫度時,肉牛會消耗體內的能量以來維持體溫,這樣就會導致肉牛消瘦,飼料的利用率會降低。因此,要保證舍內的適宜溫度。在入冬前要做好牛舍的防護工作,首先要檢查舍內有無漏風的地方,並對除了換氣孔以外所有漏風的地方進行修補,以避免賊風的入侵。為了保證牛舍內的溫度,可以用塑料薄膜封住迎風口的窗戶,或者安裝上玻璃。適當的提高飼養密度或者在舍內墊上厚墊料,可以使舍內的溫度提高約5℃以上。

  溼度。

  冬季牛舍內的溼度不能過高,最適的相對溼度為60%~70%,可以保證肉牛的正常生產以及增重。如果溼度過高,超過了最適相對溼度的70%,加上冬季舍內的溫度較低,則會導致肉牛產生冷應激,使肉牛的食慾下降,採食量減少。因此,要保證舍內合適的溼度,及時清理牛糞及牛尿,防止牛躺臥在冰冷的糞尿上,舍內的墊草要及時更換。

  通風換氣。

  冬季牛舍封閉嚴密,肉牛的呼吸以及排洩等原因會使舍內的溼度過大,氨氣、硫化氫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肉牛的生長髮育,因此,要定時對牛舍進行通風換氣,以排除舍內的有害氣體,保證舍內空氣的新鮮度。可以在舍內安裝換氣扇,進行強制通風,或者利用中午溫度較高的時段開啟門窗進行通風換氣,但是要注意避免冷風直接吹向牛體,更要防止賊風侵入。

  保持舍內的衛生。要及時清理舍內的糞便,打掃舍內衛生,墊草要及時更換,每天在喂完牛後掃淨剩料,及時打掃料槽。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處理,一般用1%的氫氧化鈉溶液對舍內的地面和牆壁進行噴霧消毒,門口用生石灰消毒,當氨氣味過濃時可用過氧乙酸。

  2、保證飼料的質量和營養

  在入冬前要貯備足夠過冬用的料草,貯存的過程中要防止雨雪淋溼,確保料草不發生黴變。如果出現飼料發黴、變質的現象,則堅決不能飼餵肉牛,因為黴變飼料會轉變為有毒物質,肉牛食用後會發生中毒現象,嚴重時還會引發肉牛死亡。青貯飼料以全株的玉米為最好,這樣可以保證營養不流失,儲存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適口性較好,當青貯料的pH值一般為5.0左右,如果發酵過程中生成的乙酸和乳酸過高,會使酸度過高,影響飼料的適口性,因此可以適當新增一些尿素以中和飼料的酸度,還可以提高青貯料的蛋白質含量。冬季的寒冷氣溫會使肉牛體內的散熱較快,這需要更多的營養來維持體溫,所以必須合理搭配日糧的營養水平以保證肉牛正常的增膘長肉。

  3、選擇合適的飼養方法

  飼餵肉牛時要注意精粗料的合理搭配,一般先喂粗料,再喂精料,喂料時要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則,每次的採食時間以1~1.5h為最佳,不要讓牛吃的過飽,使牛在每次飼餵時都保持旺盛的食慾,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禁止飼餵發生黴變或者冰凍的飼料。在飼餵肉牛時,可以在草料中新增食鹽,以提高肉牛的食慾,增加採食量。飼餵次數為每天3次,一般早上6點、中午12點、下午6點各喂1次。肉牛的代謝靠水來調節,所以在飼餵充足草料的同時也要提供充足的飲水,如果飲水不足,不但會影響肉牛的採食量,還會影響肉牛對飼料的利用以及消化,使牛的面板乾燥、被毛不順、精神不佳。值得注意的是,冬季要注意飲用水的溫度,溫度最好為25℃左右,要保證水的清潔衛生。一般不宜讓牛空腹飲水,在肉牛採食後1h飲水,要防止暴飲。

  4、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

  首先要在過冬前抓好秋膘,以保證肉牛能夠順利過冬,秋天的溫度適宜,肉牛的食慾良好,另外料草的質量和營養價值高,利用這一優勢可以讓肉牛吃的好,吸收足夠的養料以積蓄一些油脂來抵禦嚴寒。在冬季飼餵肉牛時,要注意定時定量,避免無規律飼餵,否則會造成肉牛消化系統發生紊亂,肉牛會因飢餓或暴飲暴食而引發一些疾病。雖然冬季舍外的氣溫寒冷,但是也要保證肉牛有充足的光照,可以選擇在晴朗的天氣將牛群趕到運動場接受自然的光照,提高肉牛對鈣的吸收和利用,還可以增強肉牛的體質以及母牛的繁殖機能。做好牛群的日常管理工作,經常的刷拭牛體,促進血液迴圈,以保證牛隻的健康,在運動時,要避免運動過度,定期的對牛群進行抽樣稱重,做到及時出欄。育肥制度

  一是犢牛的育肥制度,犢牛一般斷奶時間為3個月,斷奶的小中不宜快速育肥,而應加強適性的飼養,放牧與補飼相結合,促進生長髮育,此間的精飼料點30%左右,7個月齡後加強飼養,強度育強4-6個月,體重在700公斤左右時出售或屠宰,

  二是架子牛育肥制度,8-10個月左右的架子牛有利育肥,應快速育肥,育肥分前、中、後3個時期,前期為適應期,此間日糧要適量,易消化,中期為增重期,應增加精飼料,後期為提高期,精、粗飼料比3:7,整個育肥期日增重在2.5千克以上,在3-4個月內達700公斤以上即可.以出售或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