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孔雀魚怎麼飼養

  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並能耐受汙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魚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剛出生的孔雀魚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剛出生的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剛出生後的小孔雀魚第一天不要開始餵食,可 以從第二天開始餵食,最好的開口食物就是豐年蝦卵,但是如果手邊沒有豐年蝦卵、或是沒有孵化 經驗的朋友們,可以選擇用紗布包住雞蛋黃,然後捏碎後餵給小孔雀魚。但是在餵養孔雀魚的過程 中要注意,一定要適量,一般保證魚兒能在10分鐘左右將食物吃完即可。記住,食量既不能太多也 不能太少,否則將會影響水質變壞,水環境對幼魚的影響是致命的,因此確保水質條件穩定平衡*** 如水溫、酸鹼度等等***,這是確保幼魚能存活的關鍵。

  水溫的變化和換水對於剛出生的孔雀魚也是至關重要的。小孔雀魚最適合 的溫度為24至26度度左右,所以我們一定要掌控好魚缸平時的水溫變化。

  換水可以有效的刺激魚的新陳代謝加快,食物、氧氣和溫度再跟上的話,自然而然生長的速度就快 了,所以玩家是要充分掌握好的。日常我在給子魚換水時,是每天換一次,每次換20%左右。每週換 2次換50%,2周後全部換水1次,同時把缸清理乾淨。在子魚的第一個月內,我這是這麼換水的。第2 月到第3月,我是每天一次換20%,一週一次50%,2周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第3個月後的魚,我也是 每天換水20%,2週一次換50%,一個月左右一次全部換水的。在換水時,抽水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離魚 太近,避免吸到魚造成損傷;加水時,一定不要拿著管子或大桶之類的盛水容器直接望缸中加水,極 力避免加水的水流對魚衝擊過大!否則魚體極易因突然受到刺激而引發魚病的!正確的加水方法是水 流控制要小,緊貼在魚缸內壁上,緩緩將水加入。冬季加水,水溫比原水高1到2度,夏季加水的水 溫要低1到2度。

  對於小孔雀魚放養的密度,如果密度過大,水質不宜控制容易發病,千萬 注意!密度過小,缸大魚少,子魚不用搶食會導致興奮度和運動缺乏,從而到影響生長速度的,這是 很多玩家沒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一般在2周後,我們就會看到隨著子魚的長大,缸的密度也隨 著增大起來,這時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間,就會影響到子魚的生長速度了。這時我們就應該將它們移 到更寬闊的魚缸,為它們進一步的快速發育提供更好的條件。

  孔雀魚外形特徵

  該魚體形修長,後部惻扁,有著非常漂亮的尾巴,該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 別較大。雄魚身體瘦小,體長4~5釐米。背鰭較長,卜靖尖狀,尾鰭寬而長約佔全長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長,大於尾柄高。根據其尾鰭的形狀,何分為上旬尾、下劍尾、雙劍尾、琴尾、針尾、圓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種。其身體及背鰭、尾鰭的顏色五彩繽紛,主要有紅色、藍色、黑色、黃色、綠色、虎皮色及雜色等。有些雄魚撇尾旬上有藍黑色小圓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魚身體較粗壯:體長可達7釐米左右,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顏色較雄魚遜色得多。

  孔雀魚是熱帶魚中最普通、最為人們喜愛飼養的一種魚。它體小玲瓏,活潑好動,雄魚體長3釐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鰭占身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可達6釐米,其尾柄及尾鰭佔全身的1/2以上。雄魚體色斑斕多彩,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調色為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和孔雀藍等。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環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鰭短而高,尾鰭寬而長,並有琴尾、圓尾、上劍尾、下劍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齒尾、大尾等各種形狀。

  雌魚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豔。雌魚的各鰭均較雄魚的短,但體長約為雄魚的2倍。孔雀魚的繁殖力很強,經過人們長期雜交培育,產生了許多花色品種,千姿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