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飼養的金魚身上長白點怎麼治

  金魚身上長白點,多半是感染小瓜蟲了,也就是“小瓜蟲病”,也被稱為白點病。這是水族生物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多發生在水溫較低的水族箱中。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家庭飼養的金魚身上長白點的治療,一起來看看。

  家庭飼養的金魚身上長白點的治療

  白點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速度很快的疾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發生,特別是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患病的過程一般在5-15天,如果能及時的為患病的金魚治療,那麼痊癒的機率還是很大的,然而如果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金魚的小命就會受到威脅。

  感染白點病的金魚,初期在胸、背、尾鰭和體表面板均有白點狀分佈,這個時候金魚可能還會在正常飲食生活,但是身體的瘙癢感,會讓金魚不停的磨蹭魚缸壁、水草等物件。隨著時間的推移,金魚身上的白點會慢慢增加,直到佈滿全身。患病的魚兒慢慢失去活動的能力,感染週期越長,魚兒的狀態越呆滯。後期,病魚會浮於水面,不能正常遊動,面板還會伴有出血點,最後不治死亡。

  要更好的防治白點病,在飼養金魚的過程中可以常備一些藥物,及時的給魚缸殺菌消毒,以保證水質環境健康。如果金魚已經感染白點病,那麼在初期,可以適當的調高水溫環境,將水溫除錯到28-32攝氏度左右,此時小瓜蟲就會慢慢地死亡,從金魚身體脫落掉。

  要更好的達到治療效果,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還可以使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只要能及時的治療,金魚恢復健康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金魚的生活環境

  金魚比較適應群養和密集養殖。但家養不可密度過大,比較理想的水魚比重要達到1000:1,金魚體長和魚缸長度要達到1:10以上,這樣能保證水質良好,溶解氧充足,否則養殖密度過大會導致水質腐敗迅速,水中溶解氧不足,金魚很容易病亡和缺氧死亡。

  金魚是變溫動物,對水溫適應性比較強,體溫隨著水溫而變化,在0-39攝氏度的水溫下都能存活。但金魚不能適應水溫劇變,溫度急劇升高或下降超過5攝氏度,都可能危及金魚的生命。金魚的生長最適溫度在20-28攝氏度,這個水溫下,金魚生長髮育最旺盛,食量、排洩量和耗氧量都是最大的,這時金魚最鮮豔活潑。

  在養金魚的實踐中,水溫處在最適溫度,細菌很容易滋生,水質很快變壞,需要頻繁換水,否則金魚會生病死亡,給管理帶來麻煩。而金魚在15-20攝氏度的水溫下,生命活動也很正常,只是沒有最適溫度下那麼旺盛,但在這個溫度下水質能保持比較長時間。因而,可以把水溫控制在15-20攝氏度。

  金魚對水質適應性比較強,有一定的耐髒水能力,也比較耐酸鹼,酸鹼度***pH值***在5.5~9.5的水質都能存活。偏鹼性的水質比較適合金魚生長,但鹼度不能過高,pH值不能超過8.5。金魚在酸性水質下會出現食慾不振和動作呆滯,生長停滯。金魚雖然對水質的適應性比較廣,但是,金魚不能耐受水質急劇變化,水質急劇變化很可能導致金魚生病,甚至危及金魚生命。

  在實際飼養中,為了使得魚缸保持水清、氧足,需要經常對魚缸進行換水。為了不能急劇改變水質水溫,換水採用兌水的方法,不要一次性換掉所有的水,以免金魚產生水質和水溫不適應病症。如果能濾去食物殘渣和排洩物,每天換去十分之一的水即可。如果無法濾去食物殘渣和排洩物,則每天換去三分之一的水,氣溫高水質變壞快,可以適當增加每天的換水次數和換水量,但需要注意晾晒新水保證溶解氧充足。

  金魚的食性很廣,屬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要求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無機鹽類和微量元素。麵包屑、米飯、蔬菜葉、蝦米、肉類等金魚都吃,金魚更喜歡活食,活食飼養的金魚生長更好。

  在餵食金魚時,儘量不要投油膩的餌料,油星會封堵魚缸的液麵,導致水中溶解氧不足,很可能讓金魚窒息死亡。如果投麵包蟲等活食,一定要注意保證活食不帶病菌,否則很容易讓金魚生病。不要大量投餌料,以防過剩餌料汙染水質,每天投一兩次餌料,每次餌料投放量夠金魚10分鐘左右吃完即可。不要長期投喂單一的餌料,要混合投放餌料,保證營養全面而充足。

  金魚是性情溫順的寵物魚,很少出現大魚攻擊小魚的爭鬥情況。但是,孕產期的金魚性情則可能會出現大變,變得凶狠好鬥,因而,孕產期的金魚要單獨一個魚缸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