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四季的管理方法

  中華蜜蜂是中國本土蜜蜂,目前有很多人都在飼養管理。小編就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華蜜蜂的管理方法。

  中華蜜蜂的管理方法:中華蜜蜂春季管理

  抓好春季蜂群飼養管理是獲得蜂蜜高產的關鍵。蜂群的春季飼養管理—般在立春節氣過後便可開始,中心任務是保護工蜂。促王產卵,培養強群,恢復群勢,主要措施如下。

  1、適時排洩 正常越冬的蜂群應在當地蜜源出現前20~30天排洩,但越冬下痢群排糞時間應提前。排糞陳列蜂群的場地,要選在西北向有天然或人為防風屏障,乾爽的地方,在氣溫14℃以上,風力2級以下時進行。室內越冬群,在上午8點前把蜂群搬到排糞場地,20分鐘後再開啟巢門放蜂飛翔排洩;室外越冬群,撤去蜂箱上部和前部的保溫物,讓陽光直射到蜂箱上,然後開啟巢門放蜂排洩。

  2、注意保溫 春季晝夜溫差大,白天放大巢門,晚上縮小。箱內巢脾的兩側加棉花,上面也用棉墊蓋上。保溫物受潮要勤換晒。蜂箱外側和底下塞上乾草,箱上蓋草簾,再蒙上塑料薄膜。春末撤去外包裝時,應先撤強群,後撤弱群,先撤上面,後撤四周和箱底。箱內的保溫物應隨巢門的擴大逐漸撤去。

  3、整理蜂巢 一是換脾縮巢。越冬期巢內的子脾、空脾、結晶蜜脾、發酵蜜脾、發黴脾、下痢汙染脾等都要用經消毒的脾換出來。留在巢內的巢脾,若巢房高於產卵巢房應割去過高部分,以利於蜂王產卵。早春的蜂脾關係是:1.5~2框蜂放1張脾,2.5~3框蜂放2張脾,3.5~4框蜂放3張脾,5框蜂放4張脾。二是調整飼料。每張脾上要有1公斤優質蜜,無蜜脾可以補喂蜂蜜或濃度較高的糖漿。每群蜂還要有半張到1張花粉脾。放1張脾的蜂群,要選用既有蜜粉又有產卵巢房的巢脾,若脾上蜜少可灌入糖漿。如使用大粉脾只能放在隔板外側,內側另放帶蜜的產卵巢脾。放2張脾的蜂群,應為一張蜜脾一張花粉脾,脾上有供蜂王產卵的空巢房。在脾外蜜蜂多、補充飼餵受限制時,可在隔板外保留一張蜜脾,經常削開蜜蓋飼餵蜂群,既保證了飼料充足,又起到獎勵飼餵的作用,同時還能避免由於早春餵了含水分大的飼料而引起疾病。

  4、獎勵飼餵 喂粉:早春蜂開始產卵時無新鮮花粉,可用1000克乾花粉加600克左右50℃的熱水攪拌均勻,做成餅狀。飼餵時用蠟紙包起來,兩頭留空,用來飼餵,在有蜜無粉的情況下可將脫脂大豆粉,脫脂奶粉和酵母粉按2:1:1混勻,每1000克加200克蜂蜜攪勻裝脾,代替花粉飼餵;喂水:早春氣候惡劣,蜜蜂無法出巢採水,可用棉花浸水放在蜂路上,每天更換;喂糖:如巢內脾封蓋蜜足,可用刀割開巢蓋讓蜜蜂採食,如缺蜜可在晚上用2:1的糖水飼餵。

  5、擴大卵圈,加脾擴巢 如果卵圈偏於巢脾的一端,蜂多於脾又氣候良好,可選其中的一脾前後對調,使卵圈迅速擴充套件滿框。若只有3框子脾,兩大一小,可將小的脾調到中間,待子脾擴充套件全框後再加脾。加脾應加在子脾外邊飼料脾裡邊第二脾的位置上。

  6、強弱群互相抽補 早春氣溫低,弱群因保溫及哺育力差,產卵圈的擴大有限,可將弱群的卵蟲抽給強群,換入空脾,讓蜂王產卵,既可發揮弱群的產卵力,又能充分利用強群的哺育力。待強群新蜂陸續出房時,再將強群中帶幼蜂的脾和正在出房的老子脾給弱群,使弱群變為強群。一個大群與一個小群同箱飼養,將小群留一脾作為繁殖區,餘下的全部補給強群,在大流蜜期到來之前,可組成強大的生產群。

  中華蜜蜂的管理方法:中華蜜蜂夏季管理

  一、解決飼料。飼料是蜜蜂越夏的重要條件。每蜂箱一定要留足5~8千克越夏蜜。如蜂蜜不足,可以人工製作混合飼料餵養。混合飼料製作方法:將優質西瓜、蕃茄等用乾淨紗布包2~3層後,用力擠壓,盛接汁水備用;用炒過的黃豆加工成粉備用。配製時用西瓜計200克,番茄汁70克,白糖100克,黃豆粉20克,奶粉15克,食鹽10克,酵母片10克碾粉,加冷開水50克拌勻,或用蕃茄汁、西瓜汁各50克,白糖100克,奶粉20克,食鹽5克,加冷開水30克拌勻。人工配製的混合料,於天氣乾旱和缺蜜源時餵給

  二、防止夏衰。夏季炎熱,蜜蜂勞動強度大,壽命大大縮短;蜂王產孵又趨減少,死亡蜂數大於出生蜂數,群勢一般都呈下降趨勢,若管理稍有不善,蜂數會急聚下降。防治方法:可利用優質新王產孵,擴大卵圈,加速繁殖新蜂;選擇空氣流通、有樹陰的地方放蜂;或在蜂箱上覆蓋草簾,以防陽光晒箱增加巢溫,使蜂群不安;放大巢門,使箱內空氣流通;天氣過熱時,可在箱外潑灑冷水,飼餵涼開水;對擁擠的蜂群,早加繼箱,增加巢脾和巢礎挺,擴大蜂巢。如巢內飼料不足,要先用濃漿一次喂足,以後再逐天獎勵飼餵。另外還要防止農藥中毒。

  中華蜜蜂的管理方法:中華蜜蜂秋季管理

  1.培育適齡越冬蜂

  所謂適齡越冬蜂,是指沒有參加過採集活動和進行過排洩飛行的工蜂。蜂群中適齡越冬蜂多,則越冬安全,飼料消耗少,來春群勢發展快;反之,則越冬困難,工蜂提前死亡,春季繁殖也緩慢。

  培育適齡越冬蜂,要在最後一個主要採蜜期的初期著手進行。可用新王替換產卵差的老王,在大流蜜期要採去子脾上的貯蜜,選用適合產卵的新脾等辦法,儘量擴大產卵區。流蜜結束時,抽出多餘的蜜脾,適當補給空脾,保持蜂脾相

  稱,加強巢內保溫和獎勵飼養,促進蜂王產卵。但氣溫較低時要控制蜂王產卵,因氣溫低,後期出的工蜂沒能進行排洩飛行,對越冬不利。為了能保證越冬的群勢,可以把2~3個弱群同箱飼養,越冬前選留一個蜂王合併蜂群,這樣看起來是蜂群數少了,但能使越冬群勢增強,來春發展快,人工分蜂早,也能更快地發展蜂群。

  2.貯備越冬飼料

  選留封蓋蜜脾是秋季管理的一個主要工作,因為越冬前臨時餵給蜜汁或糖漿會增加蜜蜂工作負擔,如蜜脾來不及封蓋,冬季容易變質,造成蜜蜂下痢。有經驗的養蜂人員是在全年最後一個主要採蜜期第一次取蜜時,選留四五個巢脾平整、無雄蜂房由繁殖過幾代蜂的巢脾,放在繼箱的邊上,並擴大蜂路,到第二次取蜜時這些蜜脾都已封蓋,可以提出來存放。一次留不足的可在第二次再留,留蜜脾的數量視蜂群越冬期的長短而定,一般每框越冬蜂留一個蜜脾,嚴寒地區可多留,冬季轉地到南方的蜂場可少留。越冬飼料蜜脾要儲存好,放在涼爽通風的地方,為防止巢蟲危害,可用硫磺等藥物薰殺,方法是每個繼箱放8個蜜脾,幾個繼箱放在空巢箱上,箱內點燃硫磺,關嚴巢門,最上面繼箱上蓋好紗蓋和大蓋,各箱間縫隙糊嚴。也可將幾個存蜜脾的繼箱放在一個強群上,讓這個群蜂保管,直到越冬時使用。如因故最後一個主要採蜜期未能留到或留足越冬飼料,應在蜂王接近停止產卵前,突擊用濃度大的糖漿***2份糖、1 份水***或蜜汁***10份蜜、1份水***,三四天內把蜂群喂足,待蜜脾封蓋後抽出或直接留在巢內作越冬飼料。

  3.貯藏巢脾

  秋季從蜂群中抽出的巢脾,要用刮刀刮淨巢脾上的蠟屑,用快刀削平突起的房壁,再用5%的新潔而滅水溶液噴霧消毒,待藥液風乾後存放,妥善保管。貯藏巢脾一般用繼箱,每箱放8個,根據巢脾質量好壞,將蜜脾、半蜜脾、粉脾、空脾、半成脾等分別存放,蜜蜂貯藏前用硫磺或二硫化碳燻蒸二三次。用硫磺燻蒸的,每10個巢脾用充分燃燒的硫磺3~5克,每次薰4小時,有條件的可建結構密閉、便於燻蒸和防鼠的貯藏室,室內設放巢脾的架子,能有紫外線消毒裝置則更好。

  4.防止盜蜂

  秋季,特別是深秋,蜜源缺乏,比較容易發生盜蜂,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另外遇到低溫要注意巢內保溫,適當縮小巢門,保持蜂數適當密集。

  5、防止農藥中毒

  從近年來養蜂生產實際情況來看,每年的9月份是蜜蜂農藥中毒事件的高發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源減少,蜜蜂外出採蜜積極性高,而蜂群整體抵抗力卻相對較弱,當外界使用農藥時,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從養蜂實踐得出的經驗是養蜂的一年之計在於秋。因為秋季蜂群的群勢好壞將直接影響蜂群越冬,也是來年養蜂生產取得成功的基礎。為此,在秋季的養蜂生產管理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對農藥中毒的防範工作。具體注意以下幾點:

  加強飼養管理

  進入秋季以後,一些養蜂人員認為主要的生產階段已經過去,逐漸放鬆了蜂群的飼養管理,蜂群內的飼料也留得較少,認為蜂勢可以在來年春繁時恢復和加強,往往引起秋季晴好天氣時大量工蜂外出採集,群勢衰退,同時也造成農藥中毒的極大隱患。

  謹慎選擇越冬場所

  在具備必要的越冬條件之外,還必須考慮周圍農藥使用情況,儘量選擇山腳、荒坡等周圍較大範圍內的場地越冬;對周圍可能噴施農藥的,應事先同當地農戶協商,要求在用藥前告知,能及時採取措施,防止農藥中毒事件的發生。同時,最好避免多個蜂場在近距離範圍內越冬。

  中華蜜蜂的管理方法:中華蜜蜂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為童蜂提供適宜的生存條件,保證蜂群安全過冬,要做好以下工作。

  1、越冬場所要背風溫暖,地勢較高不潮溼、乾燥,安靜,通風良好。

  2、密集蜂群。

  3、越冬飼料。應在越冬之前為蜂群,預備好過冬蜜脾,蜜源不足時要喂代用飼料。方法是糖水按2:1的比例加熱花開,涼溫飼餵,一週以內喂結束,10月10日前完成。每脾平均達到1.5—3公斤。

  4、做好日常管理。冬季氣溫低,要做好管外觀察,防鼠害,防潮溼,防干擾,適度保溫,氣溫高蜂團散開時要設法降溫,氣溫低於—7℃時,要適度保溫防凍。越冬期間發現異常,要對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