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兔飼養管理方法

  幼兔生長髮育尚未完全,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還很差,其抵抗力弱,但幼兔生長髮育迅速,正常情況下,出生一週仔兔的體重比初生時增加一倍。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幼兔飼養管理

  仔兔的飼養管理可分為睡眠期管理和開眼期管理兩個階段。

  1.1 睡眠期***出生~12日齡***管理 仔兔出生後至開眼的這段時間稱為睡眠期。

  1.1.1 早吃奶,吃足奶 兔奶營養豐富,可給仔兔提供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實踐證明,初生仔兔早吃奶,吃足奶,則生長髮育快,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如母兔奶汁不足,則仔兔抗病力差,死亡率高。仔兔出生後的6~10 h內須檢查母兔哺乳情況,沒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時餵奶。吃飽奶的仔兔安睡不動,腹部圓脹,膚色紅潤,被毛光亮,餓奶仔兔面板皺縮,腹部不脹,到處亂爬,膚色發暗,被毛枯燥、無光,用手觸控時,其頭向上竄,“吱吱”嘶叫。

  睡眠期仔兔除吃奶外,其餘時間都在睡覺,睡眠期的仔兔只要能吃飽奶,睡好覺,就能正常生長髮育,但生產中,仔兔吃不飽奶的現象經常出現。對此應查明原因,區別處理,護仔性不強的母兔***特別是初產母兔***拒哺造成仔兔餓奶的,必須及時採取強制哺乳措施,方法是將母兔固定在巢箱內保持安靜後,將仔兔安放在母兔的乳頭處吮乳,每日強制哺乳1~2次,連續進行3~5 d。

  母兔產仔過多,造成少數仔兔吃不到奶時,可將多餘的仔兔調整給產期接近***先後不超過1~2d***、產仔數少的母兔寄養。為避免寄母咬仔,可將兩窩仔兔混在一起,使兩窩仔兔氣味一致後再哺乳。

  母兔死亡、無奶或患乳房疾病,又不能及時找到寄母的,可以採取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可用玻璃滴管、注射器等用具給仔兔餵奶,用具使用前應煮沸消毒,人工哺乳喂牛奶、煉乳、奶粉均可,如用煉乳、奶粉哺乳應注意配製濃度,切勿過濃,以防仔兔消化不良。奶在喂前須煮沸消毒,奶消毒後冷卻到37~38 ℃時喂,每天喂1~2次。喂時不要太急,以免奶汁誤入氣管,注意不要喂得過多,以吃飽為度。

  1.1.2 防止吊乳 吊乳出巢的仔兔易受凍或被母兔踏死。發現吊乳出巢的仔兔應立即送回巢內,並查明吊乳離巢原因。母兔乳汁不足引起吊乳的,應調整母兔的日糧,適當增加精飼料喂量,並多喂優質青綠多汁飼料,以提高母兔的泌乳量。管理不當造成母兔驚慌離巢而吊乳的,則應加強管理,使母兔保持安靜。

  吊到窩外的仔兔受凍時,應對受凍仔兔進行保暖,或將仔兔浸入40℃的溫水中,露出口鼻,進行保暖。只要搶救及時,措施得當,大約10 min後仔兔便可復活。

  1.1.3 加強管理 寒冷季節要防凍,炎熱季節要注意降溫、防蚊,平時要注意防獸害、鼠害。

  若用產仔箱培育仔兔,則每天定時哺乳1~2次。哺乳時將產仔箱放入母兔籠中,讓母兔自行跳入箱中餵奶,喂畢母兔跳出產仔箱後,將產仔箱取出。母仔隔離定時餵奶的優點是,仔兔一次吃飽就可有較長的睡眠時間,這有利於仔兔的生長髮育,也可有效防止吊乳現象發生。

  此外,要注意觀察仔兔的糞尿情況,如仔兔尿多,說明母兔青綠多汁飼料吃得太多,乳汁太稀;仔兔糞多,說明母兔精飼料吃得太多,青綠飼料吃得太少或飲水不夠,其乳汁太濃。

  1.2 開眼期管理 仔兔出生後12 d左右開眼,從開眼到離乳的這段時間稱為開眼期。發育良好的仔兔開眼早,出生後14 d才開眼的仔兔往往體質較差,容易生病。

  仔兔開眼後,精神振奮,會在巢箱內往返跳蹦,如此數日後即可跳出巢箱***稱為出巢***。母乳少的仔兔早出巢,母乳多的遲出巢。這一時期的仔兔要經歷從吃奶到吃植物性飼料的轉變,其飼養的重點在補料和斷乳上。

  1.2.1 補料 仔兔長到16日齡就可試吃飼料,此時可給予其少量易消化、富含營養的豆漿、豆腐或剪碎的嫩青草、青菜葉等。兔18~21日齡時,可喂些黑麥草和豆渣,22~26日齡時,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礦物質、抗菌素、洋蔥、桔葉等,以消炎、殺菌、健胃,增強體質。給仔兔喂料時要少喂多餐,均勻飼餵,一般每天喂5~6次。仔兔開食初期以吃母乳為主,飼料為輔,到20日齡時,則以食飼料為主,母乳為輔,直到斷奶。

  1.2.2  斷奶 仔兔一般在40~45日齡,小型兔體重達500~600 g,大型兔體重達1 000~1 200 g時斷奶。過早斷奶、過遲斷奶均會影響兔的生長髮育。

  若全窩仔兔生長髮育均勻且體質強壯,可採用一次斷奶法,即在同一時間將母仔分開飼養,母兔斷奶的2~3 d內只喂青料,使其停奶。如仔兔生長髮育不均衡,可採用分批斷奶法,即先將體質強的兔斷奶,體弱者視情況斷奶,條件允許的,採取仔兔留原窩的辦法斷奶,以免環境驟變影響仔兔增重。

  1.2.3 仔兔管理 仔兔剛開食時,會誤食母兔的糞便,如母兔患球蟲病,則易將球蟲傳給仔兔。為保證仔兔健康,最好自仔兔15日齡起實行母仔分籠飼養。

  仔兔開食後,糞便增多,此時要注意勤換墊草,並及時洗淨或更換巢箱。

  要經常檢查仔兔的健康狀況,察看仔兔的耳色,如耳色桃紅,表明營養良好,如耳色暗淡,表明營養不良。

  為提高仔兔的健康水平,仔兔飲食後可由母兔帶到運動場進行適當活動。

  斷奶仔兔的兔籠、食具、用具等應注意洗刷與消毒,斷奶仔兔混合飼料中的粗蛋白質含量最好在18%以上。

  2 幼兔和青年兔飼養管理

  2.1 幼兔飼養管理 斷奶幼兔必須飼養在溫暖、清潔、乾燥的籠具內,每籠可養3~4只,群養時,每群由8~10只兔組成。幼兔飼料最好由高蛋白質的混合精料和優質乾草組成。飼料要清潔、新鮮,帶泥的青草要洗淨、晾乾後喂,喂時要少喂多餐,青料一天喂三次,精料一天喂二次。

  幼兔要加強運動,體弱的可單獨飼養。除颳風和下雨外,春秋兩季兔早晨放出,冬季則中午溫暖時放出,夏季早晚涼爽時放出,如有涼棚或其他遮陰設施,兔也可整天放出,傍晚收回。

  兔在運動時應有專人看管,以防互鬥,發現病兔應迅速隔離。

  斷奶後兔進入換毛期,其體內新陳代謝旺盛,需要營養增多,所以此時飼料喂量應相應增加。

  2.2 青年兔飼養管理 3~6月齡的仔兔稱青年兔***亦稱中兔***,青年兔吃食量大,生長髮育快。青年兔以喂青粗飼料為主,並適當補充配合飼料。青年兔已開始發情,為了防止早配,必須將公、母兔分籠飼養。4月齡以上的公兔要進行選留,發育優良者留作種用並單籠飼養,不宜留種者要及時去勢育肥。

  幼兔的飼養管理要點

  從斷奶到3月齡的兔稱為幼兔。幼兔階段死亡率最高,這與幼兔的生理特點有關。幼兔處在身體生長髮育的高峰期,同時又處在第一次年齡性換毛期。因此,對營養物質有很迫切的需求,經常可以看到幼兔貪吃。但是,幼兔的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完善,消化力差,出現消化系統疾病後其腸壁變得通透性增大,一些大分子的有害物質也通過腸壁進入血液迴圈,所以幼兔得病後常表現十分嚴重,死亡率很高。斷奶後的幼兔得不到奶中一種抗微生物的乳因子,這種乳因子是由母乳中的一種基質同仔兔胃內的酶發生反應產生的。斷奶幼兔胃內胃酸的濃度達不到成年兔的酸度,故幼兔特別容易感染球蟲病,幼兔的死亡率高達54.66%~82.50%,大部分幼兔死於消化系統疾病及球蟲病等。所以,養好幼兔的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病工作。

  由於剛斷奶的幼兔適應環境能力差,所以斷奶後的幼兔要儘量做到斷奶前的飼料、環境、管理“三不變”。要變化必須逐步進行,使幼兔能夠適應。斷奶後的幼兔要按年齡與體重大小不同,實行分群飼養,一般籠養的每籠4~5只,群養的每群10只左右。群養時最好設運動場,讓兔自由出入活動,增強體質。

  減少玉米等高能量飼料的喂量,增加苜蓿等高纖維飼料的喂量,對防止幼兔腸炎有良好的作用。苜蓿粉是美國商品兔飼料中最主要的牧草成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兔對苜蓿粉中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75%~80%。苜蓿粉又是維生素A、E及礦物質鈣、磷、鉀等的最好來源。苜蓿粉中的粗纖維對家兔來說雖然很難消化,但是這種粗纖維在腸黏膜上起著一種鱗片樣的特殊保護作用,可以維護腸黏膜的健康狀態,減少腸炎的發生。所以,美國家兔顆粒飼料中的苜蓿粉用量高達54%~60%。美國養兔研究中心推薦的低腸炎飼料配方為小麥粉20%,豆餅粉21%,苜蓿粉54%,廢糖蜜3%,動物脂肪1.25%,磷酸鈣0.25%,食鹽0.5%。這個配方中加入廢糖蜜和動物脂肪,目的在於增加非澱粉的熱能含量,以滿足幼兔快速生長對能量的需要,以保證商品肉用兔平均日增重達到36克,56天能達到1.8千克的屠宰體重。

  保證飼料品質,含水分多的青綠飼料,特別是菜葉等要限喂,發酵酸敗的飼料要禁喂。

  在其日糧中拌入適量的牛、羊奶或奶粉使幼兔消化道形成微生物群系,適應斷奶後的新條件,而且奶類含有豐富的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喂法上要定時限量,少量多餐。因為幼兔有貪吃的習性,所以必須定時限量,尤其是幼兔愛吃的飼料,如青綠多汁飼料等,一次不能喂的過多,以防傷食。每天固定時間飼餵,喂量多少,要根據每次餵食後是否剩料或不足進行增減飼餵量。同時結合觀察兔的糞便軟硬,消化情況,將喂量進行合理地調整。

  幼兔階段多種傳染病易發,首先做好籠圈的清潔衛生,注意消毒,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其次要根據季節特點做好疾病的預防,如春秋季預防口腔炎、肺炎及感冒,夏季尤其是雨季重點預防球蟲病,可在飼料中新增氯苯胍、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等防球蟲病的藥物。飼料中經常加入洋蔥、大蒜等藥用植物,對於防病促長都有好處。按時打防疫針更不可忽視,除了注射兔瘟疫苗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注射巴氏桿菌、魏氏梭菌及波氏桿菌等疫苗,確保兔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