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經典語錄

  走上《百家講壇》,對閻崇年來說,是一個完全偶然的機會。一起來看看吧!!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 “損上益下,朕之所願。存心刻薄,有傷政體。”明朝的皇帝說不出這樣的話,也做不出這樣的詩。清朝皇帝不同於明朝皇帝,沒有昏君,沒有頑君,也沒有暴君。

  2*** 清朝的皇帝沒有暴君,沒有昏君也沒有怠君。康熙的皇子中,沒有不學無術的庸人,也沒有胡作非為的紈絝。

  3*** 雍正作為一個政治家,我們評價他的是非功過,主要的著眼點不應是其性情品格,也不應是其皇位的獲得是否正當,關鍵要看他對中國歷史,對人類文明作了哪些事情。

  4*** 勤政,是雍正區別於其他帝王的一個顯著特徵,縱觀中國歷史,像雍正那樣勤政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5***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訐,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敵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貪人的不滿,而袁崇煥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雖為當世所不容,卻為後世之楷模。

  6*** 我覺得對歷史首先是要敬,因為歷史不是一兩個人,是幾千年人類經驗的總結。所以要敬。為什麼要畏呢?人類歷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訓,甚至是血的教訓。對於這些教訓,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一個畏的態度。把這些教訓吸取了,我們今天儘量避免那些教訓,使我們國家更興旺,民族更復興。

  7*** 我受了漁民、農民、商人的影響,在我的個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漁業文化、農業文化、商業文化影響,我身上有這三種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點勇敢精神;第二,有一點務實的精神;第三,有一點通變的精神。

  8*** “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這幾句表現了嘉慶儒家仁愛的理念,仁者愛人,嘉慶作為一位仁君來說是夠格的,作為一位皇帝來說是可貴的。嘉慶有很好的儒學修養,他的文學,詩歌,書法,文章都是可以的。這一點比明朝的正德,嘉靖,萬曆,天啟等皇帝都好。

  9*** 有一本美國曆任總統的合傳,提到各界總統制的歷史學家肯定的歷史功績,有的一二件,多者也不過三四件,有的一件也沒有。歷史學家盤點努爾哈赤的歷史貢獻,舉其大端,共有十件。

  10*** 重視治河,尋根溯源,任用能臣,御前辯論,集思廣益,會議裁決,實踐驗證,改正錯誤,斷不出書,以上九點能夠做到一點,可以稱作明君。

  閻崇年語錄精選

  1*** 漢唐盛世時,中國沒有人走出過亞洲,法顯赫玄奘取經的西天,是印度而不是歐洲,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也沒有到過歐洲,清朝向西洋考察,開始於同治五年***年***。

  2*** 明清位皇帝,真正稱得上崇文的,只有兩位,就是康熙和乾隆。真正稱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樂,清朝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

  3*** 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皇帝,是二十五史中唯一瞭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4*** 人生道路上,那個道路是崎嶇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條,磨難闖過來,坎坷戰勝它,一直往前走。

  5*** 雍正作為一個政治家,我們評價他的是非功過,主要的著眼點不應是其性情品格,也不應是其皇位的獲得是否正當,關鍵要看他對中國歷史,對人類文明作了哪些事情。

  6***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仁者受到小人的攻訐,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勇者受到敵人的仇恨,廉者受到貪人的不滿,而袁崇煥以仁、智、勇、廉的高尚品格,雖為當世所不容,卻為後世之楷模。

  7*** 我覺得對歷史首先是要敬,因為歷史不是一兩個人,是幾千年人類經驗的總結。所以要敬。為什麼要畏呢?人類歷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訓,甚至是血的教訓。對於這些教訓,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一個畏的態度。把這些教訓吸取了,我們今天儘量避免那些教訓,使我們國家更興旺,民族更復興。

  8*** “玉杯飲盡千家血,銀燭燒殘百姓膏。天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這幾句表現了嘉慶儒家仁愛的理念,仁者愛人,嘉慶作為一位仁君來說是夠格的,作為一位皇帝來說是可貴的。嘉慶有很好的儒學修養,他的文學,詩歌,書法,文章都是可以的。這一點比明朝的正德,嘉靖,萬曆,天啟等皇帝都好。

  9*** “損上益下,朕之所願。存心刻薄,有傷政體。”明朝的皇帝說不出這樣的話,也做不出這樣的詩。清朝皇帝不同於明朝皇帝,沒有昏君,沒有頑君,也沒有暴君。

  10*** 康熙皇帝是一位學習型皇帝,是二十五史中唯一瞭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11*** 我受了漁民、農民、商人的影響,在我的個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漁業文化、農業文化、商業文化影響,我身上有這三種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點勇敢精神;第二,有一點務實的精神;第三,有一點通變的精神。

  12*** 勤政,是雍正區別於其他帝王的一個顯著特徵,縱觀中國歷史,像雍正那樣勤政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3*** 人生道路上,那個道路是崎嶇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條,磨難闖過來,坎坷戰勝它,一直往前走。

  14*** 我想明朝在遼東的歷史教訓,可以寫一部一百萬字的大書都不為過。但是我們今天只有四十多分鐘的時間,我想概略來說,從某個角度,某一個側面來說,有兩點特別值得汲取的,這兩點就是,第一,棄能任庸…第二,舍長用短…明朝這些經略也好,總兵也好,沒有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改變戰略戰術,為什麼呢?…我想,因循舊習,不能與時俱進。…改變這種局面的第一個人,就是袁崇煥。

  15*** 清朝的皇帝沒有暴君,沒有昏君也沒有怠君。康熙的皇子中,沒有不學無術的庸人,也沒有胡作非為的紈絝。

  16*** 漢唐盛世時,中國沒有人走出過亞洲,法顯赫玄奘取經的西天,是印度而不是歐洲,明朝的鄭和下西洋也沒有到過歐洲,清朝向西洋考察,開始於同治五年***年***。

  17*** 明清位皇帝,真正稱得上崇文的,只有兩位,就是康熙和乾隆。真正稱得上宣武的,明朝有洪武,永樂,清朝有太祖,太宗,康熙,乾隆。

  18*** 有一本美國曆任總統的合傳,提到各界總統制的歷史學家肯定的歷史功績,有的一二件,多者也不過三四件,有的一件也沒有。歷史學家盤點努爾哈赤的歷史貢獻,舉其大端,共有十件。

  19*** 重視治河尋根溯源任用能臣御前辯論集思廣益會議裁決實踐驗證改正錯誤斷不出書以上九點能夠做到一點,可以稱作明君。

  閻崇年人物經歷

  1934年4月24日,閻崇年出生在山東省蓬萊市的解宋營村,漢族人。在這個半漁半農的村子一直生活到15歲。談起童年,他還有很清楚的印象。那時他隨著家裡務農,也隨著漁民出海,體會過烈日炎炎的辛苦,也見過波濤洶湧的危險場面。這些經歷,對他後來的人生道路影響很大。也正是在村裡,閻崇年開始上學讀書,也初次接觸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快報:您說過有三種因素支撐了您:“像漁民那樣勇敢,像農民那樣吃苦,像商人那樣機變。”

  閻崇年:小時候我在農村待過,比城市人更能吃苦,這麼多年一直是這樣。那時候我幹過農活,很辛苦,像現在這麼熱的天,馬上就要麥收了,要在場院裡幹活。而且相對來說,我膽量大一些,不畏首畏尾、事事猶豫。

  快報:對做研究的人來說,能吃苦比較好理解,勇敢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閻崇年:當年我想寫關於努爾哈赤的書,之前查遍目錄,發現全面論述努爾哈赤的專題論文一篇沒有。要做這件事是需要魄力的,好幾個人都勸我別做,萬一做不好就完了,但我覺得應該做,也可以做。另外我寫過一篇論文《張吉武與〈康熙順天府志〉》,指出那本書是孤本。我前後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國內查,然後利用文化學術交流的機會,到日本、美國查,都查遍了,才得出這個結論。這也是需要膽量的,一旦人家拿出了另一個本子,你的立論就垮了,二十年工夫全白費了。

  快報:您那時在村裡讀書都學什麼?閻崇年:那個學校叫“維新小學”,是新學校,不讀四書五經了。但是上課前還是先拜孔子,衝著牌位磕頭,然後學地理、歷史、書法。教書法的老師是過去私塾出身,他經常給我們講一點傳統的東西,也從《論語》裡面挑一些語句讓我們寫,多少受了點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