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傳統文化作文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的相關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裡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宣告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篇二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戶戶喜氣洋洋,門前都掛上了燈籠,貼上了春聯,在歡慶聲中,新的一年到了。

  早上我剛起床,就聽到奶奶在說:“吃湯圓了,吃湯圓了。”我一聽到要吃湯圓,就趕忙跑到廚房。奶奶笑眯眯地說:“今年的湯圓和往日的不一樣,今年的湯圓裡面有一個是放著芝麻的,意思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誰吃到了就可以許一個願望。”“哦,太棒了!”我高興的說。心想要許一個什麼願望呢?就許我的學業進步把!後來一想,我不能這麼自私,我還是許大家在每年都開心、快樂吧,嗯就許這個願望。剛像好奶奶就說:“湯圓燒好了!快來吃吧!”我們一家人就圍坐在桌子旁,奶奶說:“誰先吃呢?”媽媽說:“還是讓長輩先吃吧。”說著,爺爺就夾了一個,咬了一口,看看是肉陷的,接著,是奶奶,我說:“保佑奶奶千萬別夾到那個湯圓啊!”大家都笑了。奶奶也沒夾到。終於輪到我了,我想我一定要吃到那個可惡的傢伙!我在碗裡一會兒、看見了一個黑乎乎的湯圓、就夾住了它、一口咬下去、果然是那個湯圓。我大叫:“哇!我吃到了、我終於吃到了!!!”“那你的願望是什麼呢?”奶奶問。我咳了咳嗽,說:“我要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快樂!”“你這機靈鬼!”爺爺笑這說。大家都開心的笑了。

  這就是一個快樂的春節!

  篇三

  滑的豬肚一起下鍋煮熟。我們一邊吃年夜飯一邊看春節聯歡晚會,正是覺得愜意極了。

  欣賞了精彩的魔術表演,傾聽了美妙的歌聲觀驚險的雜技後,新年的鐘聲在火樹銀花中敲響了!頓時,五光十色的煙火競相綻放,原本深藍的天空中,被染得五彩繽紛、萬紫千紅!

  往東看,一片片映天紅將夜空染得如同白晝;往西看,一排排流星雨讓人滿目金黃;往上看,一隻只孔明燈為大地帶來了光明,讓月亮都失去了光輝,星星也都躲藏起來。

  人們已經湧向了街頭,盡情地唱呀,跳呀,大家都向周圍的人送上新春的祝福。街頭手持煙花的孩子們,望著琳琅滿目不停的旋轉著、綻放著、升向空中的各種煙火,發出驚喜的叫聲。除夕之夜,萬家燈火,祝福的爆竹聲中房前屋後到處都飄揚著一陣陣歡笑。我枕著歡聲笑語和煙花爆竹聲進入了夢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