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跟崗學習中聽了這麼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我們總是能從中找到我們的學習點。下面是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篇一

  這次到實驗小學跟班學習,有幸參加了實小的“第五屆課堂文化研討月暨聯片發展共同體‘生本’課堂教學***數學專場***”教研活動。此次活動以“幾何直觀在數與代數領域的運用”為研討主題,一共展示了四節課。分別是翁xx老師的《認識釐米》、許xx老師的《積的變化規律》、林xx老師的《生活中的比》、張xx老師的《溫度》。四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非常精彩的課堂教學實錄,老師圍繞著研討主題,設計了一個個很有新意卻又引人思考的環節。教學過程具有層次感,都能組織系列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抽象變得直觀,動手動腦動口的多種感官共同聯合學習。老師的示範對學生的正確使用數學工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直觀學習與抽象學習相結合。卓和平教授說過,抽象的概念可以藉助方格紙、實物模型、線段圖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概念。感知、感受形成表象,設計幾個認知過程幫助學生形成表象,需要充分發揮參照物的作用。卓和平老師還建議,歸納數學規律需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術語。因此,數學術語的積累需要老師平時用心的講解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而教師可以在黑板上板書出關鍵詞以此為搭手架,幫助學生歸納總結。

  學生的表現是各異的,我們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善於發現學生的創新思維,要肯定並加以表揚學生,以此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善於創設“認知衝突”,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評價語言應再豐富多樣,要善於抓住學生的優點、閃光點,不要停留在那麼幾句固定的句子。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聽了這麼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我們總是能從中找到我們的學習點,感謝他們的用心備課,精彩授課。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就像我的導師陳雙雅說的,一堂精彩的課,需要不斷的磨課、不斷的修改、不斷的研究。所以,一堂課的呈現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智慧,更是一個團體的智慧。這樣的教研活動對一個老師的促進作用是非常大的。而我有幸可以聆聽到這麼多精彩的課堂。

  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篇二

  正確的教學路徑能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小老師們在探索教學路徑中實踐,並取得成效。

  ***一***培養數學思考

  去二實小跟崗已經三週了,每一次不管是聽貽亮老師的課還是聽其他老師的課抑或是講座,當我們坐下來交流時,貽亮老師第一句總是問我們:“聽完有什麼看法嗎?”“有什麼疑惑?”如果只是停留在聽聽課的層面上,而沒有對課堂有所思考多加觸動的話,那麼這個問題是很難針對貽亮老師的課提出疑點並作回答的。貽亮老師在課堂上一直在教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思考解決問題,而他的每一堂課看似輕鬆其背後卻雪藏著他對課堂教學的思考,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上,在課堂上要通過哪些方法幫助學生學會獨立的數學思考,要讓學生體驗哪些數學基本思想和思維方式,就是這樣嚴謹而富有數學味的課堂讓我留戀,下課了還捨不得離開,許老師好像魔術師把數學知識變得好簡單,他們班的孩子學習數學是快樂主動的,許老師用他的思想和行動力向我們傳達了思考數學的重要性,是的,我看見貽亮老師對數學思考了,更看見他的課堂上如何讓孩子們也思考的。

  二、關注學情、關注情緒

  新教師依照教參、經驗或者名師課堂等依樣畫葫蘆,是可以理解的,若是一味的在教學生學會知識,而忽視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主探索獨立思考的空間,而且教師主動進行思考數學的氛圍不夠濃郁。如果課堂上缺失數學思考,那麼學生就會表現出知識技能學不深入***學生停留在接受、模仿的層面上***,問題解決無從下手和情感態度難以維繼。可喜的是本週三聽了二小牽頭的十五校活動課上,老師們都極其關注數學思想的培養。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課堂情況、和情緒意識。從巧設問題情境、巧借輔助手段、巧妙整合、善於取捨、聚焦核心。追求高效課堂。充實而又簡易。一位健談的女生說,許老師沒教她的時候她只有六七十分甚至有時候不及格。自從五年級許老師教後,覺得數學太簡單了,而且都能考九十幾分,特別喜歡上許老師的課。她還在我們面前總戲稱自己是學渣。

  從這幾期聽後,彙總覺得要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為抓手:

  ①強化獨立思考

  ②注重合情推理***分類、歸納、類比、聯想、猜測等數學思想方法***,它們常常是得到新結論的方法和途徑。

  ③用數學經驗改造與相矛盾的生活經驗。

  ④消除思維盲區,讓學生在思考中學會思考。比如畫梯形的高,如果是正態的梯形,那麼高就是從上到下的距離,而如果是變式的梯形,我們還怎麼畫它的高呢?許老師幽默的用了一句:“山不過來,我過去。”來指引這道題的解答方法,可以改變三角板,也可以改變觀察點,還可以改變紙張的方向,變式的梯形的高應該是從上底到下底的距離。

  ⑤滲透思考習慣:有序思考、倒著思考和代入思考。那麼想要學生具備數學思考的能力,老師要先有思考數學的動機:抓住數學本質,滲透數學思想,溝通前後知識間的聯絡,在教學設計上有所創新,另外思考自己在數學課堂上的追求是什麼並持之以恆的去踐行。

  感謝貽亮老師的啟蒙,我才剛起步,態度已經轉變,相信長時間積累磨礪下的旅途會帶給我豐足的體驗與收穫。

  一位健談的女生說,許老師沒教她的時候她只有六七十分甚至有時候不及格。自從五年級許老師教後,覺得數學太簡單了,而且都能考九十幾分,特別喜歡上許老師的課。她還在我們面前總戲稱自己是學渣。

  這個情況,我們都看到的。

  ***三***分享加速成長

  在貽亮老師外出交流的時機,有幸聽了由貽亮老師安排的臨時導師四年六班的餘智英老師的第一單元複習課。別小看複習課、滿滿的收穫。餘老師將單元中的每個知識比喻成珍珠,而將這些知識系統的複習就是一個串珍珠的過程,不能隨意丟掉一個珍珠,否則就散落一地串不成項鍊了。這麼形象比喻,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她也能不緊不慢的等待孩子的發現、等待孩子的總結、等待孩子的提問。讓易錯題消失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孩子自主糾錯。發現問題所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餘很熱心的分享她的複習整理、分享她的課堂。溫文而雅的餘老師對老師、對孩子都是那樣的溫和、儒雅。還主動邀請我們常到她們年段的教研室去坐,去諮詢問題。這樣的老師、太讓人喜歡了!

         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篇三

16天的教師跟崗培訓即將過去,可是這次跟崗培訓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月2日,我來到了東莞莞城中心小學,開始為期十二天的跟崗學習。莞城中心小學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考慮了我們學員的培訓活動、生活各個方面的點點滴滴,並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培訓活動,如文化考察、學員研修以及學員展示課等。各項培訓活動緊張而有序地進行,得到了我們培訓學員的一致好評。

  在這裡,我享受了東莞莞城中心小學的教育資源,與許多名師,專家的接觸交流,聽了樑惠權校長介紹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聽了蘇慶南主任《以考級促閱讀、以活動激興趣》的講座,聽了周奇、彭才華、黃燕芬等品牌老師的課,還觀摩了第二課堂教學。我感受到他們“悅納至正”的辦學理念不折不扣地付諸實施,而且獲得成功,讓我大開眼界,收益良多。

  在跟崗學習中,我感受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名師的成功經驗,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在三位品牌老師的帶領下和指導下,我們對觀摩課進行討論和點評,我們的跟崗學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次的跟崗培訓學習讓我對教學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學能力得到了一次新的提升。且在三位品牌老師的指導下我將所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上回報課,聽課評課,上課反思等等。通過學習收穫頗豐,感觸良多。

  在黃燕芬老師的課上,讓我知道注重識字教學。她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孩子自己識字,互幫互學。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在彭才華老師的課上,讓我領略到課堂的語言的藝術美,彭老師教學時的朗讀指導很有技巧,隨機應變能力強,真令我佩服!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師的課堂語言是一門藝術。而在周奇老師的課身上,讓我知道用聊天的形式可以善於激發學生的情感。課堂上沒有約束,說實在,我喜歡這樣的聊天,親切而又自然,沒有師生之分,沒有優差之界,這種聊天形式的課堂,值得我去深入探討。

  還有,聽了周奇老師的作文課以及彭才華老師的“廣快作文”講座,我心裡有底了,我要把他們這種作文模式帶回去,也讓我們的學校裡吹起這一鼓作文風。

  培訓活動中,我們也展示了一堂又一堂充滿語文韻味的好課。我和其他學員團結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每一次研討、交流活動都是那麼真誠、樸實,大家在一起討論教學中的困惑,交流教學中的體驗,彷彿是彼此心與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譜寫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在我上《伯牙絕弦》的教學,在整個教學中,自然流暢,音樂、畫面不過分,拓展恰當。周奇老師在點評中,向我提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經他一點撥,進一步發現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如正音方面還沒注意,在追求答案的過程還有一個關鍵有價值的鼓勵,對知音的內涵還可深入挖掘等等。周奇老師的工作激情和人格魅力,讓我真切地體會到什麼叫做“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本次培訓,我看到了眾多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同時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但這次培訓,卻讓我明白了今後前進的目標,學以致用,我將在這裡學到新知識儘快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到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去,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助能力,加強學習,讓跟崗學習成果在教育教學中發光。

  在這裡,真誠地感謝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集中學習的機會,為我們的進一步發展充電、提高!

  看了教師跟崗學習心得體會的讀者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