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就在身邊手抄報

  為了提高青少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自覺學習法律知識,保護自己、遠離危險、抵禦誘惑、防範侵害,通過各種途徑,開展各種形式的普法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普法教育的誤區

  1、法制教育走形式佔據上風。

  由於街道辦事處是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很多工作受制於上級業務部門,對轄區的公共單位***包括學校***沒有管理許可權,很多工作只限於協調解決,所以,開展普法教育辦事處顯的蒼白無力。雖然辦事處和社群一直努力,但收到的效果很是微小。把普法教育寄希望於通過一、二次法制講座來解決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學校作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要陣地,沒有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現在許多學校雖然也往常開展了法制教育,也可講出一些工作成績來,但並沒有真正花力氣來抓,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升學率問題上,忽視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多數學校還是在發生問題後寄希望於一、二次法制教育講座來解決問題,法制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而社群作為基層的居民自治機構,卻承擔著大量的政府行為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這樣,學校的“形式主義”,社群的無能為力,導致了普法教育處於“表面性”。

  2、忽視法律操作方式方法的傳授。

  許多青少年雖然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識,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具體在運用法律的時候,由於不掌握起碼的操作法則,還是會遇到許多具體困難的。法律的具體使用必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其中有法律具體的規定,也有社會經驗的積累,掌握了運用法律的操作方式方法,青少年就可以更好地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法制教育要有知識的教育和意識的培養,但也要有操作方式方法的傳授,這些法律的實際操作問題,小至怎樣寫訴狀、到什麼地方告狀,大到通過什麼合法途徑、到什麼機關和部門去尋求法律援助,等等,對於實際生活中的用法是非常現實的和重要的。

  圖一

  圖二

  圖三

  2:青少年法律故事

  黑心老闆不給工錢法盲少年行凶入獄

  王某出生在東北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2歲時,母親因病離他而去,年幼的王某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由於家境貧寒,王某小學三年級時就輟學在家,幫助父親料理農活。然而,只靠地裡那點微薄的收成,遠遠改善不了家徒四壁的光景。

  隨著時光的流逝,王某漸漸長大了。王某思忖著,別人能出去打工掙錢,我為什麼不可以?我也要幫父親撐起這個家。那一年3月,16歲的王某來到某市一家鐵件廠打工。由於文化水平不高,他只能幹一些粗活,但他從不偷懶耍滑,老闆分配的活,他都盡最大努力去幹。他想,只要自己聽老闆的話,老闆讓幹什麼就幹什麼,總會得到一份收入。但每到月底,鐵件廠的老闆都會找出各種藉口推脫搪塞,不發給王某工資,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之久。在此期間,王某不但不能給家裡的老父親匯去一分錢,反而不得不從老鄉那裡借錢維持生活。王某也清楚,老闆並不是沒有錢,他幾次看到老闆一擲千金,還揹著自己的老婆偷偷把女人帶到工廠的辦公室鬼混。現實生活使王某無計可施,老闆拖欠工資的不良用心,終於激怒了王某““你不給我工錢,我也不讓你好好活。”他決定報復老闆。

  同年8月,王某設計了一個計劃。他知道老闆每個週末都要在廠裡的辦公室睡覺,而且只要是沒有女人在,他晚上睡覺是從來不鎖門的。一個週日凌晨一點,王某悄悄推開老闆辦公室的門,乘老闆熟睡之機,將電閘開關上的一根電線纏繞在老闆的胳膊上,當他回頭準備合上電源開關時,慌亂中碰倒了一根鐵棍。老闆驚醒後,立刻叫來人將王某扭送到派出所。

  王某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直到這時,他才覺得自己缺了一樣東西: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

  點評:

  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是我們黨治理國家的武器和手段。缺了哪一點,國家都不會穩固。法律是保護人民、懲治犯罪的武器;道德是教化和規範人們思想行為的武器。本案中,老闆惡意剋扣工錢首先是違法行為,對待違法行為就應該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的權益。令人遺憾的是,王某不懂法,更不懂得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稀裡糊塗地犯了罪,進了監獄還不知道為什麼。這是王某的悲哀,也是不懂法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