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主題書單

  “心理”一個時代的新興熱議話題,涵蓋多個學科,研究涉及多個領域。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

  1.《馬斯洛心理健康思想解析》

  張登浩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磐安縣青少年宮 陳朝陽:本書選譯了大師有關心理健康的經典實驗、論文或重要著作的重要章節,進行了詳細解讀;對他系統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論進行了評價;闡述了應用他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論的中外相關心理諮詢經典案例,特別是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諮詢案例;最後從整體上討論了心理學大師的心理學思想與理論。學習本書一是可以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二是可以促進自身的心理健康。

  2.《兒童心理危機干預:理論、策略和應用》

  張英萍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常山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葉朝暉:近年來,日益頻發的災害事件、社會發展現實以及人類自身成長危機,使得創傷後心理危機干預成為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共同關注的焦點。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是兒童。無論是家庭、學校還是社會中,兒童的心理危機狀況十分普遍,如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及時發現並應對兒童心理危機,掌握基本的心理干預方法,是廣大少年宮教師必備的技能之一。

  3.《九型人格》

  廖春紅 著

  中國華僑出版社

  磐安縣青少年宮 陳朝陽:九型人格是遠古時代古巴比倫口耳相傳的智慧,也是一門實踐學問。廖春紅編寫的《九型人格》以淺顯易懂的語言,精美生動的插圖,描述了九型人格這種實用、系統的人格分析方式,深刻闡釋了九型人格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了九型人格運用的心理基礎,詳細解析了各型別的性格特徵。通過學習本書,你能更為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同事,認識青少年,帶領團隊做好校外教育工作。

  4.《戒了吧!拖延症》

  辰格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杭州青少年發展中心 陳捷:也許也是因為自己有拖延這樣的壞習慣,所以在逛書店時被標題所吸引就買來讀一讀了。書中的胡小懶和他同事、朋友的故事能對映很多人,至少很多案例很符合我當下的狀況,所以對我來說又是一次喚醒。時間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在時間上偷懶,結果就是患上拖延症,偷走你精彩的人生。道理都懂,執行起來很難。這本書給自己敲起警鐘,要學會時間管理,細化時間安排,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5.《教師不可不知的心理學》

  唐全騰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建德市新安江青少年活動中心 汪寶璀:這是一本易懂的、用心理學來看學校教育的的書,避免了對教育方法及其教學心理的枯燥說教,例舉常見的教學生活例項,通過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分析。給我的啟發很大,特別是從眾心理和破窗效應這兩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全騰的思考、語言很多都能一針見血,將心理學理論與教學實際、教師的工作實際聯絡起來,有時候老師、家長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是有多少人可以瞭解自己想法的盲點?我們給的真的是最好的嗎?看這本書,可以引發你對教育理念的思考。

  心理學探奇書單,心理學中的十個不同的方面:

  ◆◆◆ 需求 ◆◆◆

  1.動機與人格

  馬斯洛

  “文明已發展到了一個真正瀕臨災難的階段了”。

  《動機與人格》是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許多精彩的理論,包括人本心理學科學觀的理論、需要層次論、自我實現理論、元動機理論、心理治療理論、高峰體驗理論等。需要層次論是馬斯洛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至今仍在多個學科領域和實際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 精神 ◆◆◆

  2.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榮格

  作者以一位心理學大師的視角深入淺出地向我們展示另一種美妙的世界觀。他把多年做精神科醫生和心理分析研究所獲得的有關靈魂的知識,整合成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和應用的大量資訊。他為精神的性質和功能,提供了現代人正在苦苦尋找的線索。他處理心理問題的方式既有趣又深刻,會促使今天許多更樂於信任醫生而不是牧師的人幫助自己再次發現生活的意義。

  ◆◆◆ 文明 ◆◆◆

  3.愛慾與文明

  馬爾庫塞

  西方今天文明已發展到極點,然而文明進步的加速也伴隨著不自由的加劇。集中營、大屠殺、世界大戰和核武器都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人對人最有效的統治和摧殘恰恰發生在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成就高度發達到彷彿能建立一個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時刻。可見,高度文明的昂貴代價是人的不自由和對生命本能、對自我昇華了的性慾—愛慾的壓抑。所以,反抗現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須消除對人的本性的壓抑,解放愛慾。

  ◆◆◆ 群體 ◆◆◆

  4.烏合之眾

  古斯塔夫龐勒

  本書是解析群體心理的經典名著,雖然是一部學術性著作,但語言生動流暢,分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它顛覆了人們通常對群體的認識,將群體的特點剖析得淋漓盡致。作者層層分析,逐步推進,明確指出個人一旦融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會被湮沒,群體的思想便會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而與此同時,群體的行為也會表現出排斥異議,極端化、情緒化及低智商化等特點,進而對社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 科學 ◆◆◆

  5.精神分析引論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論》是弗洛伊德著作中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弗洛伊德是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而精神分析是治療神經病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研究心理學的一種科學手段,現在成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派別,這一學派對醫學、心理學、人類學以及史學、文學、藝術和哲學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弗洛伊德將這一理論在此書中做出了最精深的解答和詮釋。

  ◆◆◆ 推理 ◆◆◆

  6.當尼采哭泣

  歐文亞龍

  這是一本經典的心理推理小說,書中人物多來自真實的歷史,作者假託19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尼采和布雷爾,透過史料和名著中呈現的真實有中國歷史、思維觀念和人格特質,將兩人連結成醫生與病人,開啟一段扣人心絃的“談話治療”。名醫遇到哲學超人,便演繹出心理諮詢的誕生過程。

  “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之中/一旦分擔/它就蒸發了”

  “希望是最大的災難,因為他延續了人的苦難。”

  “任何不曾殺死我的東西,讓我更強壯。”

  究竟誰是病人?誰是醫生?

  如詩般的語言,理性縝密的思辯,情節充滿懸疑,高潮迭起,結局卻出人意表。

  ◆◆◆ 流派 ◆◆◆

  7.沒有疆界

  肯威爾伯

  這是一本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廣泛的入門書,它包括了東西方現有的各種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流派,從精神分析到禪學,從格式塔心理學到超越性靜修,從存在主義到密宗哲學,無所不有。在這本書中,作者對人類意識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淺顯易懂的描繪,並介紹、解釋了與之相對應的各種療法。在每一章中,作者都給出了具體的練習,以幫助人們理解每種療法的本質和實用性。

  ◆◆◆ 命運 ◆◆◆

  8.信念的力量

  布魯斯·H·利普頓

  作為自然人,我們生來就被註定了嗎?

  作為社會人,我們變成現在這樣,為什麼?

  作為父母親, 我們的孩子並不如期望的那樣,到底是誰的原因 ?

  “基因不是命運! 環境影響,包括營養、壓力、情感,都可以修改基因。”

  “我們是我們自己生物學的控制者……當我們真正認同信念的強大力量時,我們就拿到了通向自由的金鑰匙。”

  “無論對養父母還是非養父母,有一個資訊是明確的:孩子的基因僅僅反映他們的潛力,而不是他們的命運。是否要提供合適的環境以把他們的潛力發揮到極致,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書中的觀點結合了生物學和量子物理學最新、最好的研究成果,能改善人自身和人類的生活狀況,並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希望,被譽為重大突破。

  ◆◆◆ 自我 ◆◆◆

  9.自卑與超越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一個人在五歲之前,其生活經驗已經決定了他***她***成年後解釋自身遭遇和迴應的方式,對於“對這個世界和自己應該期待些什麼”有了基本的答案。”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在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寫出了《自卑與超越》一書。他認為,由於身體缺陷、驕縱、忽略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或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異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

  ◆◆◆ 社會 ◆◆◆

  10.逃避自由

  埃裡希·弗羅姆

  人類在錯綜複雜的社會關係體系中實現個性化,社會歷史條件及其環境決定了人的性格結構和特點。一方面,由於人的個性化日益加強,獲得越來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則由於人們之間的關係日益殘酷和敵對,在心理上感到更多的孤獨和不安,人們由於忍受不了這種隨自由而來的孤獨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逃避這種社會的自由。 作者在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