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體格發育的成長指標_寶寶體格發育標準

  營養是寶寶正常發育、健康成長的重要物質保證,寶寶的體格發育有什麼樣的指標呢?寶寶體格發育的成長指標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寶寶體格發育的成長指標

  1歲以後的身長的推算公式如下:

  身長=年齡x5十80釐米

  體重是身體各部分重量的總和,是反映營養狀況最易獲得的指標。

  剛出生的寶寶體重為3000克左右,生後第一年的前半年增長很快,後半年漸漸緩慢。

  體重的推算公式如下:

  1一6月的寶寶體重=出生時體重***克***+月齡x700***克***;

  7一12月的寶寶體重=6000***克***+月齡x250***克***;

  l歲以後城市內寶寶體重=年齡x2+7或8***公斤***;

  1歲以後農村寶寶體重=年齡x2+6或7***公斤***。

  評價方法:將測得的身長或體重數值與本國同年齡同性別同身長正常寶寶體重的平均數值比較。必須定期連續測量,觀察身長或體重增長的趨勢,不能以某次測量的數值來評價。

  牙齒髮育狀況是衡量寶寶骨骼發育的重要成長指標。寶寶出生後6個月-8個月,寶寶開始萌出乳牙,到2歲至2歲半時牙齒逐漸長齊,達到20顆。而寶寶出牙是否順利,與鈣、磷的供給關係很大。如果缺鈣,將會導致嚴重的牙齒鈣化不佳,影響咀嚼和消化功能,從而影響其對營養的吸收和利用。

  寶寶的營養狀況與體格發育

  營養是寶寶正常發育、健康成長的重要物質保證,如果飲食中提供的各種營養素不足,生長髮育就會受到影響,造成營養不良,嚴重損害寶寶的健康成長。

  寶寶的體格發育狀況通常是用體重、身高和牙齒是否發育正常這三項指標來衡量,要理解營養與體格發育的關係,應從這三方面入手。

  一、體重是衡量寶寶近期營養狀況最靈敏的一項指標。按一般規律,新生兒出生時體重應為3千克,6個月以內平均每月增加0.6千克;6個月以後,平均每月增加0.5千克。寶寶出生6個月時,體重應為出生時的2倍,1歲時體重為出生時的3倍,1歲以後體重增加速度減慢。

  但是,從近年來的實際調查情況來看,國內嬰幼兒體重的增加已大大超過一般規律,這與營養狀況的改善有密切關係。不少寶寶3個月時體重就能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寶寶體重增加雖然是健康的重要標誌,但也要注意不能營養過剩,以免引起肥胖。

  二、身高是反映寶寶近期與遠期營養狀況的指標。足月新生兒出生時的平均身高為50釐米,1歲以內增加50%,為75釐米;1-4歲內再增加25釐米達到1米。寶寶身高增長的速度很快,所需要的營養也相對較多。

  日本兒童目前的體格狀況證明了這一點。過去日本人身材矮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重視營養,日本兒童的平均身高增加很快,從109.1釐米飛快增長到114.5釐米。

  三、牙齒是衡量寶寶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寶寶出生後6-8個月開始出乳牙,1歲時萌出6-8顆,2歲至2歲半時出齊,達到20顆。寶寶牙齒的健康與鈣、磷的供給關係很大。在這一時期如果缺鈣,將會導致嚴重的牙齒鈣化不佳,影響咀嚼和消化。

  寶寶體格發育的成長指標的人還:

1.1歲6個月的寶寶健康食譜

2.形容寶寶每天成長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