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腳為什麼叫香港腳

  天氣越來越熱,對於有些人來說天氣越來越熱臭腳丫的氣味也越來越濃,很多人都好奇臭腳又叫香港腳的原因是什麼。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臭腳叫做香港腳的原因

  香港腳的真正名稱叫足癬***俗稱腳氣***,足癬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面板乾燥溼潤所致。這種病很常見,尤其是熱帶跟亞熱帶,臺灣,澳門、越南等地都是高發區。那為啥不叫臺灣腳、澳門腳、越南腳,而叫香港腳呢?

  其實並不限定於香港或是一定的族群才會感染足癬,在英國佔領香港後,每年都派遣軍隊來港執行防衛任務,某年夏天,所派軍隊雖然已經抵港,卻因某些原因未能立即進駐軍營,船上的官兵只好留在密不透風的船艙裡。

  由於香港的夏天十分悶熱,在船上更是如此,幾天後,部分整日穿長靴的士兵足部竟長出了很多細小的水泡,有些更紅腫化膿,奇癢難當,由於歐洲醫生並沒有見過這種怪病,就認為這是在香港發生的流行病,所以稱之為香港腳。後來臺灣接受西方醫學,又一個不小心先翻譯了香港腳,才會造成大家都會唱”香港腳、香港腳,癢又癢”。

  臭腳的病理病因

  發生臭腳的原因,是由下列各個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

  1、潮溼的環境:腳掌是個多汗的環境。腳掌每平方釐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總共約有二十五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裡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黴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2、悶熱密閉的空間:當鞋穿的很緊密,通風透氣性不佳時,除了會造成水份的增高外,面板表面的PH值會產生變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環境最適合腳底某些細菌的生長。

  3、細菌的繁殖:因為一、二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面板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面板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

  4、黴菌的繁殖:悶熱潮溼的環境會使黴菌生長,形成腳臭,俗稱香港腳。香港腳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並非所有的香港腳都有臭味,最容易產生腳臭的香港腳型式,就是在趾腱間,產生面板溼溼爛爛型的香港腳,腳臭最為嚴重。

  5、過厚的老舊角質:過厚的老舊角質,在汗水的浸潤下,會變成細菌及黴菌所需的營養來源,促進細菌、黴菌的增生繁殖,惡化腳臭的形成。

  臭腳的治療方法

  一、鹽姜水除腳臭

  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姜,加熱至沸,不燙時洗腳,並搓洗數分鐘,不僅除腳臭,腳還感到輕鬆,可消除疲勞。

  二、白醋治腳氣

  腳氣病患者,可用棉球浸白醋塗患部,止癢又殺菌,有輕微脫皮,塗一次可半個月不犯,再犯再塗。

  三、花椒鹽水治腳氣

  花椒10克、鹽20克,加入水中稍煮,待溫度不致燙腳了,即可泡洗,每晚泡洗20分鐘,連續泡洗一週即可痊癒。用過的花椒鹽水,第二天經加溫,可連續使用。已潰瘍感染者慎用。

  四、米醋治腳氣

  米醋一斤,將醋倒入盆內,浸泡或浸洗,每日兩次,每次約一小時,消炎殺菌,可治腳化,又簡單,見效又快,輕者四天根治。

  五、大蒜治腳氣

  生大蒜頭兩隻,去皮放入半斤醋內泡3天,再用大蒜頭擦患處,每日3次。連用7-10日,有消炎和殺死細菌之特效。

  六、白蘿蔔去腳臭

  白蘿蔔半個,切成薄片,放在鍋內,然後加適量水,用旺火熬3分鐘,再用文火熬5分鐘,隨後倒入盆中,待降溫適度後,反覆洗腳,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七、黃豆水治腳氣

  黃豆150克,水約1公斤,用小火約煮20分鐘,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可多泡會兒。治腳氣病效果極佳,腳不脫皮,而且面板滋潤。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八、啤酒治腳氣

  把瓶裝啤酒倒入盆中,不加水,雙腳清洗後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鐘再衝淨。每週泡1、2次。

  九、韭菜治腳氣

  鮮韭萊250克洗淨,切成碎末放在盆內,衝入開水。等冷卻到能下腳時,泡腳半小時,水量應沒過腳面,可同時用腳揉搓。一個星期後再洗一次,效果很好。

  十、蘆薈治腳氣

  夏天,用蘆薈葉揉搓葉汁往腳上擠抹,自然風乾,每次一隻腳用一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