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什麼能提高免疫力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系統發育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外界的溫度劇烈變化,加之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容易生病。因此需要想辦法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鵪鶉蛋

  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磷、鈣、鐵等。具有補益氣血、強身健腦等作用。適用於營養不良、易感冒的小兒。

  2、青魚

  青魚肉中含有核酸及鋅等微量元素。有補氣化溼、養胃醒脾、增強體質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弱多病的小兒。

  3、山藥

  含有鈣、磷、糖、維生素及皁甙等。有健脾補肺、固腎、滋養強壯作用。對平時脾胃虛弱、免疫力低下的小兒適用。

  4、薏米

  又稱苡仁、米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等。有健脾止瀉、利水滲溼及提高免疫力作用。適用於易感冒、口臭、舌苔膩的小兒。

  5、豆製品

  豆製品及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胡蘿蔔素、維生素、鋅、硒等。有補虛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熱等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易感冒、營養欠佳的小兒。

  6、大棗

  大棗含有糖、鈣、磷、鐵、維生素C等,是“天然的維生素丸”。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保肝、抗變態反應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神疲乏力、易感冒的小兒。

  7、菌菇類

  菌菇中的多糖類有明顯增強小兒免疫功能的作用,還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如銀耳含有17種氨基酸、鈣和各種維生素等,有滋陰潤肺、生津養胃的作用;香菇、蘑菇所含的多糖類化合物有抑菌、預防佝僂病及貧血的作用。

  8、番茄

  含有多種抗氧化強效因子,如其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可提高兒童免疫力,修補受損的細胞,保護細胞不受損害,並能降低兒童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死亡率。烹飪番茄時加少許橄欖油,可使番茄紅素更多地被人體吸收。

  寶寶秋季吃什麼食物好

  1、南瓜

  南瓜含有蛋白質、澱粉、各種維生素,以及鈣、磷等微量元素,其果膠成分還可以吸附孩子體內的毒素,保護腸胃粘膜。

  2、百合

  百合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滋補等作用,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睡眠質量。百合的做法很多,熬粥、煮水、蒸或炒都很美味。

  3、蘋果

  蘋果有生津開胃、潤肺、止瀉、通便等功效,是最秋季適合孩子吃的水果之一。多吃蘋果,還有利於緩解孩子消化不良的症狀。

  4、柚子

  柚子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其維生素P的含量也較柑、桔、橙多。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等作用。秋季,吃柚子可減少孩子咽喉發炎的機率。

  5、石榴

  石榴果實營養豐富,含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C等,其中維生素C含量要比蘋果、梨高出1~2倍。同時,石榴還有殺蟲、收斂、澀腸、止痢等功效。

  6、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富含鐵、鈣、植物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孩子吃了有補氣血,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藕可以炒著吃,或與海帶和排骨一起燉湯喝,都很適合孩子。

  7、蘿蔔

  蘿蔔可清熱除火,化痰止咳,調理脾胃,對孩子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咳嗽、咽喉痛等疾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父母可以給孩子常燉些蘿蔔湯喝,不僅可以去火,還有利於消化。

  8、梨

  梨生食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煮成梨水還可以潤肺;蒸熟可以止咳化痰。秋季是孩子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父母可給孩子多吃些梨,即可以降火,又能緩解咽喉幹癢、便祕等症狀。

  9、葡萄

  葡萄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葡萄酸、氨基酸、檸檬酸、蘋果酸、各種維生素以及鈣、鐵、磷等對孩子健康非常有益的物質。同時葡萄還有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有利於孩子瀉火,但脾胃虛弱的孩子不宜多食。

  4招奠定寶寶免疫力

  寶寶免疫力提升的方面,包括晒太陽、戶外運動、多笑、營養補充等,其中通過免疫類的奶粉進行營養補充是重要的途徑。

  經過了一個漫長的苦夏,寶寶的體力消耗很大,免疫力下降,加上秋季氣候多變,冷熱溫差大,於是病毒很容易乘虛而入。如何增強寶寶抵抗力,使病毒遠離寶寶,是這個季節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有這樣一些媽媽,她們的育兒招數和老一輩背道而馳,可就是這些新鮮招數,對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可管用了!

  第一招 不要嬌生慣養

  有些寶寶“嬌生慣養”,天氣一冷,家長們怕他們著涼,就不讓寶寶出門了。這麼一來,孩子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外界空氣的刺激,得不到鍛鍊,反而更容易感染疾病。

  適當的室外體育鍛煉,才是增強寶寶體質最有效的方式。對於剛滿月的小寶寶,可以在陽光柔和的時候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晒晒太陽,時間以30分鐘到1個小時為宜。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在大人的監護下,進行一些簡單的器械鍛鍊或做做體操。新鮮的空氣和自由的空間對寶寶的成長至關重要。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慾,對提高抵抗力有輔助作用。   要注意的是,鍛鍊要遵循適度、持續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進行長時間和大體力的運動,否則可能會因為身體勞累過度反而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

  第二招 天涼慢添衣服

  耐寒鍛鍊是提高寶寶對寒冷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方法。有些家長總是怕孩子受凍,天氣稍冷就給寶寶加上厚厚的衣服,殊不知這樣會給寶寶造成一種恆溫環境,沒有經過寒冷鍛鍊,反而更容易感冒。

  “春捂秋凍”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據天氣預報和自身的感覺有計劃地增減衣服,一般來說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單衣就可以了。

  由於秋天天氣變化無常,所以要給寶寶多準備幾套薄厚不等的衣服,內衣一定要用純棉面料,毛衣以不會直接刺激到寶寶面板為好。

  第三招 多吃粗糧

  寶寶們正處在生長髮育最旺盛的階段,對營養素的需要量自然較多,但由於寶寶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很容易發生營養素缺乏的狀況;營養不足,抵抗力自然就比較差。因此,加強營養素的攝入,是提高寶寶抵抗力最重要的一環。

  粗糧可提供細糧所缺乏的營養成份,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如果光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就把寶寶給養成小胖墩了。

  蛋白質缺乏會造成免疫力缺乏,因此要多吃一些魚、蛋、奶和豆製品,但要注意男寶寶攝入豆製品要適量,以免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影響孩子身體發育。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喝些酸牛奶或優酪乳,其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加寶寶腸道內的益生菌,對預防腹瀉有明顯的作用。

  缺鋅缺的寶寶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食慾下降,還會造成大腦發育不良。海產品、紅肉和山核桃是鋅的良好來源,與其吃補鋅的藥物,還不如多吃些含鋅量豐富的食物。

  第四招 少去醫院

  現在的醫院擁擠不堪,再加上醫院本身就是病毒集中之地,因此特別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旦發現寶寶身體不適,不要馬上去醫院,也不要亂給寶寶吃藥,可以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一下再做決定。

  寶寶感冒了,如果沒有發燒,只是有點流鼻涕、咳嗽,應該是一般性感冒,多給寶寶喝點水,症狀不重的話也不必吃藥;寶寶腹瀉了,如果只是比平時多拉一兩次,水分不太多,那麼有可能是肚子著涼或吃甜東西多了,消化不良。這種情況可以先控制一下飲食,比如喝點粥,觀察一下,要是大便性狀很快好轉,就不要去醫院

  免疫因子和複合益生元

  免疫球蛋白是一類與人體免疫功能密切相關的球形蛋白質,廣泛存在於人體和動物體中。

  免疫球蛋白G ***IgG*** 分佈最廣的免疫球蛋白,它能夠促進免疫細胞對病原體的吞噬;促進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或受感染細胞的殺傷和破壞。它是惟一能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強胎兒和新生兒的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A***IgA*** 在腸道、呼吸系統和乳腺產生區域性的免疫力,由區域性分泌,趨向於儲存在產生部位。其產生特異性的免疫力可防止嬰幼兒患腸炎或其他腸道疾病,常常對防止病毒感染非常有效。

  乳鐵蛋白 可以幫助嬰幼兒抵抗大腸桿菌等微生物,促進腸道有益菌的增長,有利於腸道的消化功能,降低病毒引起的腹瀉等嬰兒常見疾病。

  α—乳清蛋白 同時α—乳清蛋白含有豐富的色氨酸,可以調節睡眠的神經介質,有助於嬰兒睡眠,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除了營養以外α-乳清蛋白還對嬰兒有保護功能,因為它具有抗癌作用。

  複合益生元 複合益生元是指能夠選擇地刺激腸內一種或幾種有益菌生長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質。益生元就像生命的浮橋,病原菌粘附在寡聚糖底物上而不與腸道上皮細胞相接觸,使病原菌無法在腸道中固定下來,有效保護小寶寶嬌嫩的腸道。

  經研究證明:複合益生元能夠幫助提高體內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幫助寶寶更好地建立自身免疫系統,增強抗病能力。

 

  ***本答案由樹友推薦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