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飲食衛生安全常識

  小學生還處於教育學習階段,很多方面還沒有一個正確的判斷標準。就如飲食安全方面,因此我們制定了一些常識來讓小學生了解。下面小編準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小學生飲食安全常識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儘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食物,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2、在商店選購食品時,應注意有無生產廠家及生產日期,不食用無標籤或非正規生產廠家出產的包裝食品,不食用過期變質的食品和病死的禽、畜肉,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等。

  3、生吃瓜果要洗淨,不喝生水,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以防中毒。嚴禁偷吃農戶樹上果、地中瓜,謹防其防蟲害的藥中毒。

  4、不去校門口等衛生條件較差的馬路攤位上買食品,儘量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果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5、食用魚、蝦、肉、蛋、奶等食品時必須保證選料新鮮、乾淨,不吃隔夜變味的飯菜,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兒,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6、堅持一日三餐,做到有規律進食,不暴飲暴食,也不可動不動就不吃飯,儘可能根據氣候特點和個人身體狀況合理安排飲食,特別要注意患病期間的飲食衛生。

  7、不喝生水。水是否乾淨,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如可樂、雪碧、橙汁等含有防腐劑、色素,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

  8、出現食物中毒後,應儘快消除毒物,立即上報,迅速送醫院救治。

  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事項

  1、到正規商店裡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儘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檢視產品標籤。食品標籤中必須標註:產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籤不規範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並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小學生日常飲食常識

  ***1***膳食要多樣化,量要充足且平衡合理。根據季節及市場供應情況,做到主副食粗細搭配、葷素、乾溼適宜,多供給乳類和豆製品,保證鈣的供應充足。

  ***2***適當安排餐次,除三餐外應增加一次點心。三餐能量分配可為早餐20%-25%,午餐35%,點心10%-15%,晚餐30%。早餐必須豐富質優,既要吃飽也應吃好。如早餐營養供給不足,小學生常在第二節課後出現飢餓感,影響聽課的注意力。一般宜供給一定量的葷食***50-100克***,如1個雞蛋、1瓶牛奶或豆漿以及肉鬆、火腿、醬肉等,還可增加課間點心1次,以供給充分的營養素和能量,利於腦力勞動。午餐也應充分重視,學校或家庭如能為孩子提供質量好的午餐,對提高孩子身體素質有極大作用。晚餐一般在家進餐,雙職工家庭往往晚餐最豐盛,但從營養學觀點看,晚餐不宜油膩過重、吃得過飽,否則會影響睡眠、休息,晚飯後最好不再進食。

  ***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食前便後應洗手,瓜果應用洗滌靈、清水沖洗淨後再吃。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