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要怎麼養生

  立夏到了,這也就是意味著夏季的真正到來了。那麼到底在立夏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立夏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

  立夏養生必吃的蔬菜

  1、豌豆

  立夏這天,要吃豌豆飯。由於帶殼豌豆形如眼睛,而古人眼疾普遍,人們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中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每100克豌豆中含維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天熱出汗會丟失一部分B族維生素,因此豌豆很適合夏天食用。

  2、蒜苗

  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蒜苗一年四季可見,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此時才算是蒜苗“正當時”,蒜苗的營養價值高,自是毋庸贅言的。吃蒜苗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境汙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

  3、筍

  立夏,有吃“腳骨筍”的習俗。“腳骨筍”其實就是野山筍,野山筍有很多種類,像烏筍、箭筍都屬於野山筍,人們把筍買來後剝殼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釐米左右的小段,看上去就像腳骨的形狀一樣。立夏至,農忙開始,大家用吃“腳骨筍”來寓意“腳骨健”***身體康健***。

  4、毛豆

  毛豆就是鮮食的大豆,因為它的莢上帶有有細毛,所以人稱毛豆。新鮮的毛豆,豆莢嫩綠,青翠可人,是夏季裡大眾喜食的蔬菜。夏季吃毛豆能預防因為大量出汗和食慾不振造成的營養不良、中暑等情況。毛豆可直接帶皮煮著吃,也可用來炒著吃,如毛豆炒雞丁。

  5、豌豆苗

  從穀雨開始到立夏這段時間,最適合吃的蔬菜莫過於豌豆苗。豆苗性滑、微寒,是燥熱季節的清涼食品。含有豐富的鈣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利尿、止瀉、消腫、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

  6、莧菜

  紅莧菜是立夏時的時令蔬菜,吃完莧菜,菜盆裡留下紅紅的湯汁,討的是“紅”運當頭的彩頭。莧菜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消炎退腫、治療下痢之功效,對於溼熱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7、蠶豆

  江南一帶喜歡在立夏時節食豆,所以蠶豆又稱為立夏豆,不少人家還將蠶豆跟大米飯一鍋煮,稱為“蠶豆飯”。蠶豆有益氣健脾、利溼消腫等功效,特別適合暑熱和溼氣重的夏季食用。嫩蠶豆可以煮熟後直接吃,老蠶豆可以用來煮飯、熬粥。

  8、黃瓜

  黃瓜是夏季補水的最佳食物,它的水分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高的。黃瓜含有豐富的鉀鹽和一定數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糖類、蛋白質以及磷、鐵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黃瓜粥,能消除雀斑、增白面板。

  立夏養生注意事項

  1.立夏養生之謹防外感

  立夏節氣,人們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避免氣血淤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故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2.立夏養生之精神養生

  養生專家提醒說,立夏以後,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格外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過激之處,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3.立夏養生之食補涼血

  立夏之後血熱會給人帶來很多不適,氣虛血熱會影響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頓飯不要過飽,給胃留下足夠的蠕動空間。還人以輕鬆自然。今年的夏季注意涼血補氣和早睡早起,是人儲存陽氣力求身體大獲豐收的一個季節。

  4.立夏養生之飲食清淡

  立夏過後,溫度逐漸攀升,人們就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立夏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併煮粥,並擱涼後食用,也可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5.立夏養生之早睡早起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立夏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視“靜養”,避免運動過後大汗淋漓,“汗”出傷陽,在飲食調養方面,宜採取“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起床前可以做幾個小動作,有利於增強體質,中醫養生,延年益壽。

  6.立夏養生之避免貪涼

  對大多數人特別是關節患者來說,夏季應該避免貪涼,不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應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同事的理解,儘量不用空調或適當調高溫度。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

  立夏時節養生謹防誤區

  多喝啤酒能解暑

  暑熱天,喝啤酒的確有一種涼爽的感覺。但是,多喝會使人感到口乾咽燥、全身發熱。因為啤酒含有酒精,如一次喝得過多,進入人體的酒精含量就會過高。

  如果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的感覺就會持續不斷,口渴、出汗症狀會加重。

  晨練越早越好

  許多人都認為夏季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或天朦朦亮的時候,空氣並不清新,不利於健身。

  據專家研究,在夏季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汙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汙染的高峰期。此外,日出前,由於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周圍並沒有多少新鮮氧氣。

  太早晨練易患感冒,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等病症。故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時。

  空調應保持恆溫狀態

  許多人在夏季使用空調時,習慣將溫度定在某一個值上。其實,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的適應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致於經常患感冒或其他居室病症。

  當然,剛開始利用空調進行調節時,溫度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攝氏度至5攝氏度之間;半個月後,幅度可逐漸提高到6攝氏度至10攝氏度。溫度變化也不要太突然,每次調節以1攝氏度至2攝氏度為宜。

  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

  許多人都認為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如果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造成眼睛損傷。專家建議,最好選用能穿過15%至30%可見光線的太陽鏡鏡片,以灰色、綠色為佳。

  總結:上文小編介紹的關於立夏時節養生的一些要點以及幾大誤區,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下,尤其是飲食清淡、注重精神養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