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

  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需要家長進行一些引導,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讓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孩子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方法

  一、督促孩子早睡早起

  一個春節長假讓不少孩子玩“瘋”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課業壓力幾乎為零,還有著充分的時間來調整睡眠。而小學不同於幼兒園,錯過了老師的講課內容,孩子沒學到就不會,老師難以做到次次給孩子補課。晚上睡眠不足,白天孩子累了,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覺就是注意力分散,沒認真聽課學不到知識。所以,這兩天,家長必須訓練孩子早睡早起的習慣,讓孩子有充沛的精力學習,打好基礎。

  二、睡前提醒孩子整理好明天的學習用具

  假期剛剛結束,孩子的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加上假期作業一大堆,每個假期一開學,忘記帶作業的孩子可是能從和平區排到西青區。而教學任務很重的老師是不可能天天照顧著沒帶作業的孩子,把當天的教學內容拖後來講授的。所以,這一小部分學生因為沒帶課本或者習題,就只能乾著急了。因此,家長在孩子睡覺前,一定要求孩子檢查書包:課本、作業本收拾好了嗎?鉛筆削好了嗎?轉筆刀、橡皮等是否放進書包?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襪子是否準備就緒?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丟三落四、毛手毛腳,那家長更要注意了!壞習慣一旦養成,對他今後的工作生活都是很不利的。從新學期開始,給自家孩子養成一個優秀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三、委婉地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現在的孩子,對電視是很入迷的。可是,學習階段的青少年,看電視應該有節制。否則,很多孩子往往是顧著看電視而忘記做作業,睡覺前發現作業沒完成,才馬馬虎虎做完了事;或者做好作業,已經是深夜了,睡眠不足,影響第二天的聽課;或者乾脆不做,被老師批評多了,對孩子的信心是有打擊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督促孩子做完作業再看電視。並且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儘量不要開電視,影響和誘惑孩子,讓孩子專心完成作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制止孩子的時候,千萬記得“委婉”兩個字,小孩子對電視的依賴性還是很強的,而且比起無聊的作業,看電視無疑有趣得多,家長在制止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如果言詞或者行為不恰當,很有可能激起孩子的牴觸心理,讓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對電視的好奇心加重,從來做起作業學起習來心不在焉。

  四、陪孩子寫篇日記

  開學後,假期中的喜悅讓同學們處於一種興奮狀態,見到闊別的同學、老師,學生會有很強的傾訴慾望,老師可以提前制定一份假期活動所見所聞的交流計劃,讓學生交流在假期中遇到的開心事、有趣事、煩惱事、特殊的網路,不同尋常的旅遊等,然後把其寫進日記中。老師要強調本次作文特殊的意義——這篇作文就是新學期的第一個腳印,是一個精彩的開始。希望同學們在好的開始後,全心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去。

  如果老師沒有佈置這一項作業,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寫一份日記,陪孩子回憶一下假期的愉快生活,聽孩子傾訴一下假期的奇聞樂見。

  五、飲食調理,緩解孩子的疲勞感

  假期裡不少孩子打破了三餐的飲食規律,大量的美酒佳餚、飲料零食無一不是讓身體“疲勞”的元凶。孩子們該如何儘快恢復體力,保持精力充沛呢?

  建議: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要充分補給富含維生素的飲食,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爸爸媽媽不妨試試下面消除疲勞的幾種簡易方法:

  1.科學睡眠:可提前1~2個小時入睡,堅持在同一時間起床,起床後散散步、做做操,給身體一個緩衝期。

  2.按摩:過量的體力運動造成肌肉群產生乳酸堆積,按摩有助於乳酸儘快被血液吸收並代謝。方法是用手捏或用拳頭輕輕敲打手臂、雙肩及小腿、大腿,使肌肉得到放鬆。

  3.洗澡:洗澡可消除體表代謝的排洩物,使毛細血管擴張,有效消除疲勞。但洗澡前要注意休息,待心律恢復到平時正常的狀態後再入浴。水的溫度為40℃左右,一般洗15~20分鐘即可,不宜過長。

  4.熱水泡腳:睡前熱水泡腳有解乏安眠的作用,水溫可略高一點,以自身感覺到“燙”為妥,泡腳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增強血液迴圈。

  5.適當運動: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是解除疲勞的一個好方法,如跳跳操、跑跑步或打打球等。

  家長幫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方法

  首先,作息時間調整慢一點。避免“厭倦”心理影響新學期的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可是對於開學前沒有進行充分準備的孩子,家長又該如何儘快幫孩子做好調整和準備呢?有的家長過於心急了,於是直接強迫孩子立即進入學習狀態,無形中讓孩子壓力過大,結果適得其反,使孩子的厭倦心理更加嚴重。開學之初,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步伐不妨慢一點,很多孩子在假期裡習慣於晚睡晚起,此時,家長可以督促他每天早睡早起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以漸進的方式調整生物鐘,直到與正常的作息時間相符。這個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在心急之下嘮嘮叨叨或嚴厲斥責孩子。

  其次,學習氛圍營造濃一點。隨著孩子逐漸恢復正常作息時間,應督促孩子每天縮短一些玩遊戲、看電視的時間,為了不讓孩子產生煩躁心理,家長可多陪陪孩子。比如:和他一起準備第二天的學習用具;及時發現並稱贊孩子在新學期的進步,說些鼓勵的話語,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鼓勵孩子記錄新學期的點滴進步,體驗進步的快樂;多觀察孩子的情緒,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心聲,並且幫助孩子分析和正確引導;鼓勵孩子閱讀,陪著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既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是利用閱讀讓孩子把心沉靜下來,避免開學初的浮躁情緒。在這個適應過程中,家長不能只扮演監督的角色,這樣容易使自己和孩子站在對立面上,家長應讓自己站在幫助的角度,和孩子一起分擔,做孩子堅強的後盾,讓孩子覺得面對煩惱時他並不孤單,家長要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情影響孩子,讓孩子充滿快樂地去面對新學期。

  第三,學習計劃制訂實一點。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確立新學期的學習目標,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如:讓孩子列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家長持尊重、理解、友善的態度提出改進建議;確定自己學科學習的成績目標;選擇幾項自己喜愛的課外活動等。“凡事預則立”,新學期伊始,一份詳實的新學期計劃,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消除假期之後的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