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懂禮儀的感想有哪些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這個孩子一出生就會收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疼愛,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習慣,一有不如意的事就哭就鬧,沒有一點禮儀禮貌知識。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懂禮儀的感想,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懂禮儀的感想

  要有禮貌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幫助孩子改變缺點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孩子的自控能力總是很弱,而對於養成的習慣又很難控制,那麼父母要跟孩子好好進行一下交談,告訴孩子哪些情況下是可以打斷正在說話的大人。

  比如著火,發水等危機、危險的情況,父母可以把這些情況都羅列出來說給孩子聽,並告訴孩子,隨意打斷別人說話也是相當的不禮貌,如果自己想說的話,一定要等到別人講完話才可以說話。

  轉移注意

  如果父母沒有時間來陪自己的孩子時,可以讓孩子處在一種忙碌的狀態,可以在他的周圍放些圖畫書,畫筆,玩具,或者是喜歡的食物或飲料,這樣孩子就不會打擾到你正在進行的事情。

  瞭解想法

  如果父母要忙一件重要的事或者打電話,那麼要提前問清寶寶有什麼需要嗎 ? 並告訴孩子多久才會打完電話,在打電話期間不希望孩子過來打擾,如果打電話的時間超過告訴孩子的時間,要事後及時向孩子進行解釋。

  閱讀書籍

  對於孩子愛打斷別人說話的毛病,做為父母首先要先找一下自己的原因,如果自己就是如此的人,那麼想孩子不打斷別人說話是很困難的。平時也可以跟孩子一起讀一些關於禮貌的書,讀後也要問問孩子學到什麼了,並且自己以後遇到這種情況時自己應該怎麼去做等問題。

  對於孩子的各種毛病,家長的責任非常重大,首先要查詢自身的原因,自己平時是否有這些壞毛病,所以才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小編寄語: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所以我們在跟人說話交談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能在孩子面前去說一些粗話,髒話,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好學的時候,一旦讓他們聽到,他們就會經常的掛在嘴邊,很難改掉了。

  教育孩子懂禮儀的建議

  一、首先要學會“打招呼”

  與人打招呼雖然是很簡單的事,但是要讓孩子養成這一習慣卻是不太容易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給孩子輸入這一意識,讓孩子自主意識上能夠做到主動與人打招呼。

  二、父母以身作則,禮貌待人

  一個有禮貌的父母才能教出懂禮貌的孩子,父母千萬不能忽視自身的影響作用,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在無形中薰陶著孩子。所以,父母要從點滴小事做起,為孩子樹立一個懂禮貌的好榜樣。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父母平日裡熱情待人、禮貌處事,會讓孩子覺得文明禮貌地與人交往是一件愉悅而正常的事情,也會自然地去模仿。另外,在同孩子一起與人交往的時候,父母可以提示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比如如何打招呼、如何有禮貌地詢問對方、如何與人協商等。

  三、教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

  在生活或遊戲中,父母都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教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例如遊戲的時候,讓孩子對小夥伴說:“你好,小汽車請給我玩一會,好嗎?”;如果小夥伴給了以後,讓孩子學會說“謝謝”;玩耍結束後,要跟小夥伴說“再見”。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禮貌用語是日常交流的一部分,不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要正確地使用禮貌用語。

  四、孩子有不文明表現時,要及時糾正

  孩子接觸的環境和事物不一定都是正面的、良好的,由於缺乏判斷力,有時也許會沾染上一些不文明的習慣,所以這就要求父母幫助孩子來甄別,摒棄不良言行。

  五、對孩子的禮貌行為要及時表揚鼓勵

  孩子有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父母需及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為何受到表揚,並強化自己的禮貌言行,堅持下去。父母需耐心引導,期望和激勵。多關注孩子的優點和做得好的地方。其實,每一個孩子心裡都想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發展,這是出於他們對父母的愛。所以父母正面的期望和激勵會給孩子積極的心理動力。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當孩子做得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從正面鼓勵他下次做好,相信他以後一定可以做到。

  教育孩子懂餐桌禮儀的感想

  餐桌上,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學校食堂,經常會看到學生將整碗白米飯灑在一地,棄之泔腳,卻毫無珍惜之心。朱子之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作為父母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其實,餐桌是最好的課堂。

  重視對孩子感恩教育的父母是絕對不會放棄餐桌上這一家庭教育的平臺,生活是一本最好的教科書。學習生活化,生活學習化。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珍惜每一粒飯,每一葉菜;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會知足常樂,珍惜今日生活來之不易。

  餐桌上,培養孩子的文明“吃相”

  在家中,與父母共同進餐;在社會,與朋友同學一起聚餐;如果能養成一個文明,儒雅的用餐習慣,這是保證孩子將來社會規範上的適應,人際互動上的和諧,以及各種條件下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從小能養成文明的用餐習慣,對孩子來說,是父母留給孩子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這種資產是永恆的,無限的。超越萬貫家財,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餐桌上,讓孩子學會分享承擔責任

  有一位中學生曾經寫了一篇作文,她的題目是:“媽媽喜歡吃魚頭”。在他們家,只要餐桌上有魚,媽媽吃魚頭,爸爸吃尾巴,中段理所當然屬於孩子的。在這樣的家庭裡,由於過分凸現了獨生子女的“獨”字,助長了孩子的獨食,獨霸、獨享的家風,長此以往,家庭中會形成一種父母與孩子不平等的文化,在餐桌上,孩子“以我為中心”,家庭中在物質上難以實現家人之間的共同分享,在精神上便無法獲得共同分享的快樂。

  餐桌上的分享何止是物質上的分享,更為重要的還應倡導餐桌上的精神的分享,文化的分享,學習成果的分享,具體表現在:晚餐時,家人團聚,互相關懷一天的生活;談論交流生活中的趣事,營造餐桌上和諧寬鬆的氛圍;交流一日來的各自獲得的各種資訊,所見所聞,所感所悟。

  餐後,親子交流的學問

  每天晚上,一家人團團圍坐在餐桌前,一邊用餐,一邊說話,正是一天之中親子之間分享天倫之樂的美好時光。但不少父母開始對孩子“三堂會審”:“今天語文考幾分了?”“數學為啥考這麼差?”孩子極力反抗自衛,餐桌上空頓時雷電交加,烏雲密佈......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張嘴,嘴巴有兩個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說話。吃飯人人都會,但說話並非是一件容易事。說什麼話?怎麼說?說得不好,餐桌的氣氛就會變得緊張而帶有火藥味。說得好即為溝通,交流分享,既可密切親子關係,又可提高孩子交流表達能力。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己嘴巴的說話水平。首先對孩子要多說鼓勵、關愛及有益的話;少說,不說粗魯和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話。其次是用“平等”說話,多用討論式,少用命令式,瞭解情況,傾聽是最佳策略,不輕易下結論,不急於批評。

1.幼兒禮儀教育心得體會3篇

2.關於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想3篇

3.學習文明禮儀的心得體會

4.教育孩子父母有哪些點滴體會

5.教育孩子家長的經驗和反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