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艾灸養生

  每年的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期,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主要三伏天灸等。對於三伏天灸的次數,很多人不是太清楚。那麼,三伏天怎麼艾灸養生?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三伏天艾灸養生

  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冬病夏治的日子,所謂的三伏天炙,就是此時的一種運用天炙治病的療法,此法結合了傳 統中醫時間醫學和中藥外治等知識,是近年來頗流行的一種夏季理療方式,頗受人們的青睞。三伏天艾灸, 一般情況下,每天可灸一次,每次灸30分鐘即可,大約一週左右為一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時候 要注意避免燒燙傷,面板距離身體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燙傷,一般以區域性感覺微微灼熱為度 。

  三伏天灸每次貼多久

  從年齡方面來看,成人的貼敷時間為1-4小時,小兒1個小時左右。從體質方面看,個人體質不同,如貼藥後 自覺區域性癢、刺痛的,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如貼藥後無任何不適反應的,可適當延長貼藥時間至四小時或 更長。一般小孩及面板較嫩薄的患者可適當縮短貼藥時間。

  什麼樣的人不能做三伏天灸

  1、虛寒型疾病中禁貼人群

  儘管“三伏貼”適合虛寒型疾病的治療,但這類患者中也有禁忌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作症狀嚴重者、肺結核患者、溼熱型胃痛患者都不適合“三伏貼”治療。

  2、小兒、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小於2歲半的兒童和孕婦不可貼三伏灸。

  3、熱性疾病不可貼三伏灸

  一切屬於熱性的疾病都不適合用“三伏灸”療法 因為該療法選擇的中藥都屬辛溫大熱的,熱天用熱藥,無異於“火上澆油”。例如咳喘伴有吐黃痰、咯血、發燒的患者、肺結核活動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灸”治療。從中醫角度說,患有這些疾病的人,體內都存著不少的“火氣”,如果再用熱性的藥物,會使陽更盛,陰更虛,不僅會加重發熱、咯血等病情,而且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4、特殊體質不可貼三伏灸

  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有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或患有支氣管擴張的患者、特殊體質、接觸性皮炎等面板病患者都不適宜貼“三伏灸”。

  三伏灸的作用

  1、經絡的調節作用,溫熱效能的藥物對區域性的刺激,有類似灸法的效應,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溼 散寒的效果。而且通過經脈的調整,達到補虛瀉實,促進陰陽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2、區域性的刺激作用,區域性的藥物刺激通過神經反射,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使機體某些抗體形成,從而提 高機體的免疫機能,對一些過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藥物本身的作用,藥物通過面板滲透至皮下組織,在區域性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發揮較強的藥理作 用,同時通過藥物對區域性穴位的刺激,以激發全身經氣,通過微小血管的吸收輸送,發揮最大的藥理效應。

  4、利用“三伏天”這全年最熱的時段,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刺激人體穴位,並通過藥物的作用,起一個 良性的,有利於機體增強抵抗力的,扶正祛邪的作用。***另外,在冬季還有三九灸,同樣是利用全年最冷的 時段,灸治疾病***

  三伏天艾灸的配方

  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細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薑汁適量。

  2、虛寒性便祕 取穴 神闋足三裡氣海

  藥物 巴豆2克,吳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薑汁少許。

  3、風溼性關節炎 取穴 曲池足三裡外關 陽陵泉絕骨藥物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獨蒜頭任選一種。

  4、高血壓 取穴 神闋 湧泉

  藥物 吳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適量。

  5、過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白芥子5克,細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薑汁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