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中藥調理月經效果比較好

  對於每一個健康成熟的女性來說,幾乎每一個月都會受到月經的“洗禮”!那麼,當遇到月經不調的情況,要怎樣去調理好身體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調理月經的中藥,歡迎閱讀!

  調理月經的中藥***一***

  1、黃芪

  黃芪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中藥材,具有極好的健脾的功效,且對於脾胃虛弱、乏力之症產生極好的調節作用。

  黃芪屬於一種補氣的藥材,且味甘、性溫,能入手太陰經,對於補血效果甚佳。同時在黃芪中還蘊含多種重要的微量元素,這些物質都是人體生長所需的重要組成物質,在為人體進行養分補充的同時,還具有不錯的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對於體虛的人很適用。

  同時黃芪還具有一定的擴張血管,調節人體血液迴圈的作用,這對於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髮揮不可磨滅的作用。

  但是,女性要想更好的通過黃芪來調理月經,處於經期一定不要食用,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2、藏紅花

  藏紅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於女性保健而言更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調理經期的重要佳品。

  中醫認為,藏紅花是一種極好的補血益氣的藥材,對於活血化瘀、補血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日常多喝點藏紅花水便能起到一定的調節氣血的作用,只有人體的氣血趨於正常,經期自然會如期而至。

  經常喝點藏紅花水能很好的促進人體血液的正常迴圈,滿足人體對於氧氣的攝取,從而使得氣血能為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滋養,不僅能很好的利於月經的改善,同時女性肌膚健康也產生較好的效果。

  3、當歸

  中醫認為,當歸味甘、性溫,且能歸肝、心、脾經,具有極好的活血、調經、潤腸利便的保健作用,是調節女性月經不調的食療佳選。

  調理月經的中藥***二***

  1、牛膝

  牛膝,屬多年生草本,根入藥,生用,活血通經;治產後腹痛,月經不調,閉經,鼻衄,虛火牙痛,腳氣水腫;熟用,補肝腎,強腰膝;治腰膝痠痛,肝腎虧虛,跌打瘀痛。獸醫用作治牛軟腳症,跌傷斷骨等。

  2、丹蔘

  丹蔘,為脣形科植物丹蔘的乾燥根和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用於胸痺心痛,脘腹脅痛,瘕瘕積聚,熱痺疼痛,心煩不眠,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

  3、桃仁

  桃仁,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乾燥成熟種子。果實成熟後採收,除去果肉和核殼,取出種子,晒乾。具有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於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祕,咳嗽氣喘。

  4、雞血藤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乾燥藤莖。秋、冬二季採收,除去枝葉,切片,晒乾。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風溼痺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5、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乾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熱、果皮尚未開裂時採割植株,晒乾,打下種子,除去雜質,再晒乾。具有活血通經,下乳消腫,利尿通淋的功效。用於經閉,痛經,乳汁不下,乳癰腫痛,淋證澀痛。

  調理月經的中藥***三***

  1、地黃煮酒

  組成:生地黃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製法:將黃酒倒入瓷瓶中,加生地、益母草,隔水蒸約20分鐘。

  用法:每次服50毫升,日服2次。

  2、兩地膏

  組成:生地、地骨皮各30克,玄蔘、麥冬、白芍各15克,阿膠30克,白蜜40毫升。

  製法:前五味煎取濃汁300毫升,另用60毫升白開水將阿膠烊化,兌入藥汁內,加白蜜,置文火上調,候涼,裝瓶。

  用法:每服20毫升,每日3次。

  調理月經不調的中藥使用除了要按照月經量的多少、月經的時間、月經提前還是延後都是藥進行選擇的。還需要根據虛實不同、個人體的寒熱而有所側重,中醫最為強調的就是辨證論治,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以下的就是熬藥的注意事項。

  1、喝中藥一般要求空腹,可以在飯前半小時或飯後兩個小時服藥。

  2、中藥的味苦也是藥效的一部分。剛喝完中藥你可以吃塊糖,如果是吃食物吃一點也是可以的。

  3、吃中藥一般要保暖,忌風,忌生冷、辛辣食物,忌涼性食物,不吃綠豆等解藥食物。

  大家對於調理經期的藥物應該都非常渴望瞭解的,所以下面就有一些藥物可以幫助女性朋友們調理經期。

  婦科十味片養血舒肝,調經止痛。用於血虛肝鬱所致月經不調、痛經等。

  逍遙顆粒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用於肝氣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慾減退,月經不調。

  安坤贊育丸益氣養血,調補肝腎。用於氣血兩虛、肝腎不足所致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病。

調理月經的中藥有哪些的人

1.調經中藥藥方

2.吃什麼中藥調理月經

3.治療月經不調中藥方

4.治療月經不調的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