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溼熱吃什麼好

  夏季高溫多雨,溼氣比較重,習慣飲食滋膩的人容易脾胃溼熱,出現各種口苦口臭、大便不爽的症狀,十分不好受。那麼,?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脾胃溼熱的食療

  1、山楂茯苓茶

  做法:陳皮、茯苓、山楂各2錢。用600ml的水煮沸後,放溫,即可飲用。

  功效:可改善吃了高脂、高糖、高鹽的零食,所造成的脾胃溼熱體質;包含口乾舌燥、脾胃運化不好、食慾差、虛胖等症狀。

  2、苦瓜薏仁粥

  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將苦瓜洗淨,剖開去瓤籽後切成小塊,與其他食材共煮粥至爛熟,空腹食用。

  功效:此方有清熱利溼之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可清熱祛暑、養血滋肝、和脾補胃、明目解毒;薏仁有益胃健脾、除痺勝溼、清熱排膿之功效;赤小豆健脾除溼;粳米益脾胃、除煩渴。但胃寒、脾虛無溼、大便燥結者和孕婦慎用。

  3、茯苓粥

  做法:取茯苓粉30克,粳米30克,紅棗7個。先把粳米加適量水煮沸,後放入紅棗,粥成時再加入茯苓粉攪勻,稍煮即可。

  功效:此方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可利水滲溼、健脾和中、寧心安神,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4、竹筍西瓜皮鯉魚湯

  做法:鯉魚1條***約750克***,鮮竹筍500克,西瓜皮500克,眉豆60克,生薑、紅棗各適量。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功效:本食療主治溼熱等疾病。祛溼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睏倦、小便短小、高血壓。

  脾胃溼熱吃的水果

  1、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內停。

  2、檸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慾,止嘔惡,下氣和胃。用於治療胃脘不適。

  3、橙子: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於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嘔吐,便祕等。

  4、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中氣不足,腹瀉,便祕等。

  5、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於胃痛,消化不良等。

  6、桃子: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於津傷腸燥便祕,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7、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用於熱病口渴,反胃嘔吐等。

  8、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於實證便祕。

  能養胃的食物

  1、牛奶

  味甘、性平,歸肺、胃經。

  作用: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宜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近代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腹瀉、脾虛證、溼證者忌食。

  2、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確定適合養胃的早餐食物,原則有三: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3、湯水

  比較養胃的東西首選不是粥,而是湯,湯還不能是肉湯。肉湯也含酸多,菜湯較好,什麼菠菜、粉絲、雞蛋能上的都上。再加點雞精調味。

  4、主食

  最養胃的,是麵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另外就是餅乾。

  5、蘋果

  味甘、性涼。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於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6、包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捲心菜與薏米、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瀉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捲心菜富含防衰老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增進身體健康的功效。鉀對防治高血壓很有益處。維生素K有助於防止血液凝固,增強骨質。維生素U具有保護黏膜細胞的作用,據說對胃火及胃潰瘍的預防與治療有較好的效果。

  7、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載:“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不過,菠菜草酸含量高,妨礙鈣質吸收,應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脾胃溼熱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