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12月22日訊,荷蘭國際集團***ING***研究分析師蒂姆・康登***Tim Condon***指出,中國央行積極的匯率政策,正在轉變市場對人民幣的看法。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12月22日訊,荷蘭國際集團***ING***研究分析師蒂姆・康登***Tim Condon***指出,中國央行積極的匯率政策,正在轉變市場對人民幣的看法。

  核心要點:

  今年年初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糟糕預期其仍歷歷在目。鑑於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硬著陸”,以及中國外匯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他們紛紛在年初湧出了風險資產。

  但是,由於中國在此前三年曆經了經濟與政治降溫,我們認為2016年乃是中國過渡與沉澱的一年。在經濟方面,中國政府在2009年與2010年間需要應對過度的信貸繁榮――遏制影子銀行、改革地方政府財政、並冷卻房地產市場。而在去年,這些問題似又“死灰復燃”,中國政府需要全力應對;但最終在2016年,中國政府控制住了“火勢”。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政府確定了經濟政策短期“關鍵任務”:消除產能過剩、去庫存化、去槓桿化、削減成本並促進區域發展,且最終頗見成效。

  在匯率方面,當特朗普選勝使美元強勢反彈時,中國央行一直在堅持自己的立場維穩人民幣匯率,且我們預計中國央行的這種做法還將在2017年一季度延續。但在2017年二季度,當美元升值壓力稍顯緩解時,我們認為屆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治壓力或將阻礙中國央行的匯率政策。

  但即使屆時的情況果真如此,我們仍基於中國央行維穩人民幣匯率的假定做了此種預測:在2017年一季度人民幣將貶值至7.20,但截止到2017年底人民幣將回升至6.80。

  然而,中國央行維穩人民幣匯率措舉,在美元可能的超預期反彈之下或更具挑戰性,因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引發在岸美元超買。故該行的最佳預測是:中國央行在明年將收緊外匯管制,且會由維穩人民幣匯率轉變為維穩人民幣中間價***其過去在金融動盪中有做過***。

  受特朗普政策預期影響人民幣跌至7年新低

  2016年11月14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83,創7年新低,而離岸人民幣更跌至6.8526元,引發國際投資人關注。

  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BBH***貨幣策略全球主管馬克·錢德勒對騰訊財經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有意願加速人民幣貶值,以獲取出口優勢,“此輪貶值,主要受到美元走強驅動。”在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暗示將加大財政刺激後,美元強勢反彈,本週一,美元指數時隔近一年,重新觸及100整數點位。

  “和G10其他國家相比,此輪人民幣跌幅並非最大。”錢德勒表示,“這五天來,人民幣兌美元下跌1.2%,而相比之下,歐元兌美元下跌2.7%,日元兌美元下跌3.5%”。”

  但特朗普曾在競選期間,多次公開炮轟奧巴馬政府貿易政策失敗,導致大量美國就業流向海外,並聲稱自己當選後,將進行中美匯率重新協調。特朗普時代的開啟,也給人民幣後市走勢,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

  美元漲至11個月最高

  錢德勒表示,此輪人民幣下跌,主要受美元意外強勢影響。而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仍保持相對穩定。

  錢德勒稱,此輪美元上漲的邏輯,“借鑑了里根時期以及德國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的策略組合產生的市場效果,也就是加大財政刺激並收緊貨幣政策。”

  上世紀8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和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保羅·沃克尓,通過減稅並上調利率的政策組合,引發美元上漲60%。80年代末期在柏林牆倒掉之後,德國也推行了同樣的政策組合,同樣一度引發德國馬克大幅升值。

  “此次,特朗普在經濟政策中暗示的財政刺激、控制移民、簡化稅率,在我看來,都將導致通脹上升,在一段時間內,會推動美元走高。”錢德勒表示。

  而他並非唯一看多美元后市的分析師。國際投行高盛在上週四釋出的研報中表示,考慮到美國通脹將在財政刺激中走強,市場對加息預期急升。該團隊除了預測美聯儲將在今年12月加息之外,還表示,美聯儲有望於2017年再加息3次,預計美元在未來3年上漲7%。

  12月美聯儲加息概率升至80%

  美聯儲副主席費舍上週五偏鷹派的講話,讓市場更堅定認為,美元近期將繼續走強。

  美聯儲二號人物、美聯儲副主席費舍***StanleyFischer***上週五表示,美國經濟前景強勁,接近就業和通脹目標,並表示,這讓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變得“相當高”。而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Bullard***也在大選後表示,“我不覺得目前的市場波動性,改變了我對經濟前景的基本判斷。12月加息是合理的。”

  本週四,美聯儲主席耶倫將在國會進行聽證會,市場將等待,耶倫是否會進一步透露加息資訊。

  “我們預計,耶倫不會在聽證會上出現大的言論改變。但重申美國經濟接近加息條件,是大概率事件。”錢德勒對騰訊財經表示。本週一,芝加哥商交所的美聯儲觀察***FedWatch***工具顯示,期貨市場預計,美聯儲12月加息可能性躥升至85.8%,“而市場同時認為,美聯儲將在明年更快加息。”

  在美聯儲將加快升息的預期下,新興市場資產普遍下跌。上週五,印尼盾跌至五個月來最低點,馬來西亞林吉特跌至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點。隨後,兩家央行均入市干預。

  特朗普尚未公佈中國策略

  當被問到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對中國人民幣匯率的指責,是否會給中國施加額外壓力,錢德勒表態總體樂觀,“我並不認為,特朗普真的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財政部對於‘匯率操縱國’有明確的量化定義,中國並不符合。”

  根據美國財政部今年的修訂案,如果貿易伙伴符合下屬三個標準,美國政府必須***shall***對相應國家的經濟政策進行“深入分析”,並採取相應措施。這三個標準分別是:對美貿易盈餘超過一年200億美元;經濟專案盈餘佔GDP3%;以及通過匯率干預買入的外匯在一年內超過2%。

  “中國並不符合這三個條件,所以,特朗普不可能如競選中所承諾的那樣,在上任第一天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錢德勒表示。今年10月,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創始董事弗雷德·伯格斯滕***C.FredBergsten***也曾明確表示,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在過去一年中,如果說中國對人民幣有所管控,也是遏制人民幣過快貶值,而非拉低人民幣。”

  “但考慮到特朗普還沒有公開中國策略。”一位美國交易員對騰訊財經表示,“政策環境還不明確。現在的金融市場 ,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該交易員表示,特朗普反全球化的政策傾向,讓中美貿易摩擦概率上升,中國貿易順差若下降,將會繼續對人民幣施加壓力。

  人民幣匯率政策手段

  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機制; 確定適當的人民幣匯率干預力度。 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干預參照系由兩個指標組成:

  一是出口換匯成本,即,式中Re表示出口換匯成本,Pn表示以人民幣表示的出口收購成本加收購費用,Px表示出口外銷價格。它反映某一既定匯率水準下,出口的本市成本和出口商可能得到的收益,可以作為干預匯率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

  二是區域性均衡匯率,即考慮生產、消費、國際收支、外匯儲備、貿易條件以及關稅等綜合情況,把實際生產與金融交易結合起來,採用區域性均衡模型,求出符合客觀經濟條件的區域性匯率水平作為干預的目標匯率。

  中央銀行選擇適當的干預時機是干預成敗的關鍵。干預時機的確定依賴於兩個因素:

  一是受中央銀行干預思想的制約。主動幹頂思想是當監測系統的各項指標發出預調訊號後,即開始著手籌備調整行動。被動干預思想是當國內外壓力巨大時,被迫進行干預。主動干預思想指導下的干預時機選擇具有較高的成功率。

  二是受中央銀行對國內外整體經濟環境變化的觀察和理解的制約。

  中央銀行對監測系統中納入的統計指標所顯示的匯率偏離跡象的及時把握和準確理解,有助於干預時機的把握。但有時某些突發因素的變動不能完全從監測系統中反映出來,而這些因素對匯率的影響又可能很大,所以需要中央銀行與國外有關機構保持密切的業務和資訊交流,以便為中央銀行正確及時地把握資訊和選擇干預匯率的時機。

  中央銀行確定適當的干預力度也是人民幣匯率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干預力度要依據四個因素確定:

  銀行同業外匯市場的匯率水平與目標匯率的差異; 國內經濟的承受能力和可能受到的衝擊程度; 外匯收支平衡狀況、外匯儲備的充裕程度及向外融資的可能性; 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狀況。 確定干預力度與資訊掌握程度有密切關係,在掌握可靠資訊的條件下,可減少干預的頻率,不宜再採取小幅頻繁干預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