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趕走溼氣

  體內溼氣重,會導致脾胃失和,溼氣過多就會損傷人氣的陽氣,因此平時要多吃祛溼食物,將體內溼氣快速排出。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趕走溼氣的食物,希望大家喜歡!

  祛溼的食物

  1、綠豆

  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溼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2、紅豆

  是利水、消腫、清熱佳品,尤其適合夏季食用,能散熱燥溼、補心健脾、養肝益腎。

  3、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4、薏仁

  是緩和的清熱祛溼之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症。

  5、黃瓜

  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並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是難得的排毒食品。黃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美白面板、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

  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7、冬瓜

  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溼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溼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8、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9、洋蔥

  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0、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11、鯽魚

  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12、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13、芹菜

  可清肝熱、養血。此外,芹菜還有清胃熱、通血脈、健齒潤喉、明目醒腦、潤肺止咳的效果。因此,體內熱盛、食慾不佳、疲倦無力的溼熱體質者可常食用。

  14、芥藍

  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風、消暑解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潤腸祛熱氣、下虛火、止牙齦出血,對腸胃熱重、熬夜失眠、虛火上升、牙齦腫脹出血等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15、茅根

  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可以用於胃中煩熱不適、噁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溼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溼熱體質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16、荷葉

  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荷葉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減肥、降脂、祛痘產品中都含有荷葉。

  祛重溼氣的食療方

  首先建議從飲食方面入手。飲食原則應以健脾、清熱、利溼為主,首選清淡、苦寒、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最好,避免吃粘膩、難以消化的食物,不過食冰鎮食品及寒涼食物。

  長夏可多吃薏米紅豆粥。薏米紅豆粥具有良好的去溼、減肥功效,尤其是對於中老年因體內溼氣引起的肥胖,效果非常好。山藥也可以放在薏米紅豆粥中同煮。山藥有“氣死小人蔘”之稱,是補脾胃的聖品,而且能強腎固精、潤肺益氣。

  大棗也非常適合溼熱重的夏末食療。大棗有健脾、和胃、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對脾虛的人來說非常合適。此外,橘皮***即陳皮***在養脾方面也很有效,可以在炒菜時加一些新鮮的橘皮。即便不用來炒菜,用乾燥的橘皮泡水喝也很好。

  中藥“茯苓”也具有除溼健脾的功能,在燉菜時也可以適當加入。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熱辣辣的薑汁發汗,最適合在淋雨之後驅散身體溼氣,預防感冒。另外,所有帶有“瓜”字的蔬菜水果,如冬瓜、西瓜、苦瓜等,都具有一定的利水除溼功能,可以在夏季有意識地挑選食用。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陳皮去瓤。

  2、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鯪魚宰洗淨,去髒雜,慢火煎至微黃,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溼潤燥。

  和中化溼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1、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

  2、加淨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功效:祛除溼熱,養脾健胃。

  霸王花煲豬展湯

  材料:霸王花2兩,豬展肉12兩,蜜棗4個,鹽少許,清水10碗。

  做法:

  1、首先是將豬展肉原塊用清水洗乾淨,然後將霸王花浸軟洗淨,再把蜜棗去核。

  2、把蜜棗和霸王花同放企身瓦煲內,加清水,旺火燒滾,下豬展肉滾約二十分鐘,改中火煲約半小時,以文火煲至湯水餘下四至五碗左右,以鹽調味。

  功效:清熱除痰、止咳。

  淮山茯苓溪黃草湯

  材料:淮山***幹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

  將上述準備好的材料***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全部都洗乾淨然後一起放入砂煲中,然後新增適量的清水煲開,再轉為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利溼、退黃祛溼、涼血散瘀。

下一頁更多有關“招來溼氣的壞習慣”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