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丹皮的功效和作用

  丹皮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想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一***中藥丹皮的功效

  1、《本經》:“主寒熱,中風契從、痙、驚癇邪氣,除堅症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珍珠囊》:“治腸胃積血,衄血,吐血,無汗骨蒸。”

  《本草綱目》:“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2、本品含牡丹酸、牡丹酸甙、牡丹酚原甙、芍藥甙、揮發油及植物甾醇等。丹皮酚及糖甙成分均有抗炎作用。丹皮酚有鎮靜、降溫、解熱、鎮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又水煎液、丹皮酚及除去丹皮酚的水煎液,均有明顯降莊作用。其煎劑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面板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還可使動物子宮內膜充血,有通經作用,並有抗小鼠早孕作用,丹皮酚尚有抗潰瘍及抑制胃液分泌的作用。

  ***二***中藥丹皮的作用

  1、用於斑疹吐衄。本品微寒,能清營分、血分實熱,有涼血止血之功。治溫病熱入營血,迫血妄行,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多與生地黃、赤芍同用。

  2、用於溫邪傷陰,陰虛發熱。本品辛寒,善於清透陰分伏熱。多用治溫病後期,邪伏陰分,津液己傷,夜熱早涼,熱退無汗之證,常與鱉甲、生地黃、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鱉甲湯。

  3、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痞瘕,跌打損傷。本品又能活血行瘀。治血滯經閉、痞瘕等,常與桃仁、赤芍、桂枝同用,如桂枝茯苓丸;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常與當歸,桃仁、乳香等同用。

  4、用於癰瘍腫毒,腸癰腹痛。本品苦寒,清熱涼血,散瘀消癰。用治火毒熾盛,癰腫瘡毒,可與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同用;用治腸癰初起,多配伍大黃、桃仁、芒硝等,如大黃牡丹皮湯。

  5、急性闌尾炎:牡丹皮、赤芍、桃仁、紅花、大黃各9g,敗漿草、紅藤、板藍根各15g,水煎服。

  中藥丹皮的基本資訊:

  【入藥部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歸心經、肝經、腎經。

  【用法用量】煎服,6-12g,散熱涼血生用,活血散瘀酒炒用,止血炒炭用。

  【禁/宜人群】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

  【炮製方法】

  1.丹皮:揀去雜質,除去木心,洗淨,潤透,切片,晾乾。

  2.炒丹皮:將丹皮片入熱鍋內,不斷翻炒至略有黃色焦斑時,取山,涼透。

  3.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鍋內,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為度,噴淋清水,取出,涼透。

  【地理分佈】全國廣為栽培。主產安徽、四川、甘肅、陝西、湖北、湖南、山東、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