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石見穿的功效與作用

  石見穿也就是華鼠尾草的別名,能入藥,那麼它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石見穿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石見穿的功效和作用

  活血化瘀;清熱利溼;散結消腫。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便血;溼熱黃疸;熱熱毒血痢;淋痛;帶下;風溼骨痛;瘰癧;瘡腫;乳癰;帶狀皰疹;麻風;跌打傷腫。用於黃疸型肝炎,癌症,腎炎,白帶,痛經,淋巴結結核,象皮病;外用治面神經麻痺,乳腺炎,癤腫。

  ①《綱目》:主骨痛,大風,癰腫。

  ②《蘇州本產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③《江蘇藥材志》:治瘰癧。

  石見穿的附方

  ①治療急、慢性肝炎

  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併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治療205例,治癒150例,進步33例,無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癒126例,平均治癒日數36天;慢性36例,治癒24例。

  ②治療赤白帶下

  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5~7天。治療800多例,有效率80%。

  石見穿的臨床應用

  ①治療急、慢性肝炎 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併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治療205例,治癒150例,進步33例,無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癒126例,平均治癒日數36天;慢性36例,治癒24例。

  ②治療赤白帶下 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5~7天。治療800多例,有效率80%。

  石見穿的各家論述

  1.《綱目》:主骨痛,大風,癰腫。

  2.《蘇州本產藥材》:治噎膈,痰飲氣喘。

  3.《江蘇藥材志》:治瘰癧。

  石見穿的別名:紫參、五鳳花、小丹蔘、月下紅、烏沙草、墨面風、大發汗、石打穿、石大川、山縫拿、紫丹花、紅根參、半枝蓮、田芹菜、活血草

  石見穿的介紹

  華鼠尾草又名石見穿,一年生草本,高20-70cm。根多分枝,直根不明顯,黃褐色。全株被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莖單一或分枝,直立或基部傾斜,四稜形。葉對生;下部葉為三出複葉,頂端小葉較大,兩側小葉較小,卵形或披針形,上部葉主國單葉,卵形至披針形,長1.5-8cm,寬0.8-4.5m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心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鋸或全緣,兩面均被有短柔毛毛。輪傘花序,每輪有花6,組成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腑生,花序長5-24cm;苞片披針形,長於小花梗;花萼鍾狀,長4.5-6mm。有11條脈紋,外面脈上和喉部均有長柔毛,花冠紫色或藍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