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兒咳嗽吃什麼好食療方

  秋季乾燥的天氣會讓很多人患上咳嗽,特別是小兒咳嗽多發,那麼,秋季小兒咳嗽吃什麼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季小兒咳嗽食療方,希望對你有幫助。

  秋季小兒咳嗽食療方

  1.蘿蔔蜂蜜飲

  白蘿蔔5片、生薑3片、大棗3枚、蜂蜜30克。將蘿蔔、生薑、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每日1~2次。本飲可起到敬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

  2.百合款冬花飲

  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適量。將上料同置砂鍋中煮成糖水。飲水食百合,宜晚飯後睡前食用。有潤肺止咳、下氣化痰的作用。

  3.百合蜜

  百合60克、蜂蜜30克。將百合洗淨晾乾,與蜂蜜拌勻,入鍋隔水蒸熟。此蜜制百合可作點心讓嬰兒吃。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

  4.沙蔘玉竹蓮子百合湯

  沙蔘50克,玉竹、蓮子、百合各25克,雞蛋1個。將沙蔘、玉竹、蓮子、百合洗淨,同雞蛋連殼一起下鍋,同燉半小時,取出雞蛋除殼,再同燉至藥物軟爛。食雞蛋飲湯,可加糖調味。本膳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

  5.枇杷葉粥

  枇杷葉12克,粳米50克,枇杷葉用紗布包裹,加水燒煮,去渣留汁,加粳米煮成粥食用。可鎮咳、化痰,尤其適合小兒咳嗽。

  小兒咳嗽按摩什麼穴位好

  小兒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及內外合邪之咳嗽。由於小兒為純陽之體***生長髮育迅速***,脾常不足,脾虛會導致納差,營養不良;脾失健運又會化生痰溼,使得咳嗽纏綿難愈,正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故不論哪型咳嗽,小兒推拿時都應兼顧小兒脾胃。

  推拿選穴:

  清肺經、清肝經、補脾經、逆運內八卦各3分鐘左右、擦肩背部及胸部***重點肺俞和膻中部位***擦熱、搓摩脅肋15-20次,按揉豐隆穴3分鐘左右***痰多可加長時間***、捏脊6~8遍。

  操作方法:

  1、肺經位於無名指末節螺紋面,從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為清肺經。

  2、肝經位於食指末節羅紋面,從指根向指尖的方向直推為清肝經。

  3、脾經位於拇指橈側指端到指根的位置。沿拇指橈側緣從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4、內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內勞宮為圓心,內勞宮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處為半徑所作圓周上的八個點。從小魚際起按順時針排列依次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用拇指端按兌、坤、離、巽……依次推運一週,稱逆運內八卦。

  5、擦肩背部及胸部,用全掌橫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熱為度。

  6、搓摩脅肋,從兩腋下快搓慢移至天樞穴下。

  7、豐隆穴位於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脛腓骨之間。用拇指端按揉。

  8、捏脊,兩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對沿脊柱兩旁,由龜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面板,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推進。

  治療小兒咳嗽的穴位

  1、合谷穴

  俗稱“虎口穴”,對久咳不愈者有一定的療效。虎口中間的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拇、食兩指併攏時,在肌肉隆起之最高處,是人體重要的穴位。指壓時,用對側拇指按在穴位上,朝小指方向均勻地用力,每次按摩10分鐘。但體質較差者,宜輕刺激。

  2、天突穴

  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每天按摩2次,能宣通肺氣、消痰止咳。主治哮喘,支氣管炎,咳嗽,暴失音,咽喉腫痛,梅核氣,咳唾膿血等。

  取穴時,可採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打嗝、咳嗽、哮喘、胸中氣逆、咯唾膿血、咽喉腫痛、舌下急、暴喑、癭氣、噎嗝、梅核氣。

  3、厥陰俞穴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2釐米處,只要在此處用力壓6秒鐘,不論是咳嗽或喉嚨有異物存在,立即止咳。採用這種方法時,必須邊吐氣邊進行,只要重複三次就能見效。

  取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寬處***約二釐米左右***。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該穴,可以治療疾病性氣喘、止咳;此外還能使胸部伸張,使怯弱性格者緩解緊張,降低自我防衛意識,從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4、太淵穴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外側緣。每日按壓,不拘次數。能止咳化痰,通調血脈。主治咳嗽,氣喘,咳血,胸痛,咽喉腫痛。

  5、膻中穴

  在兩乳頭之間,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每天按摩2次,能理氣止痛、生津增液。主治胸悶,氣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咳唾膿血,產婦乳少,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