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版股票交易規則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創業板與主機板交易規則有六大不同

  1.創業板漲跌幅限制與主機板不同

  深交所對創業板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20%。證券在上市首日證券不設漲跌限制,上市首日集合競價的有效範圍為發行價的上下150元,連續競價的有效競價範圍是最近成交價的上下15元。而上交所對開盤後每次成交價格的漲跌幅作了不超過15%的規定。本次披露的漲跌幅限制較前期討論的30%有所縮小,體現了管理層指定規則時相對審慎的原則。

  2.創業板每筆申報的數量有最高限制

  創業板每筆申報數量不得超過100萬股。主機板在這一方面似乎沒有明確的限制。這種對於最大申報數量的要求體現了交易所從創業板上市證券規模相對較小出發,太大筆的委託可能造成市場的巨幅波動的考慮。

  3.創業板制定了明確的停市規定

  創業板條例規定:在交易日上午10:45、下午2:15之前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指數下跌幅度大於10%,創業板臨時停市30分鐘。一個交易日內臨時停市措施只執行一次。創業板指數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指數下跌幅度達15%,創業板當日將停市。在市場發生大幅下跌情況下,交易所借鑑國際經驗實施停市制度,有助於投資者冷靜心態,達到控制市場風險的作用。

  4.創業板開盤前將揭示可能出現的開盤價

  根據規定,創業板每個交易日上午開盤集合競價期間,自確定開盤價前10分鐘起,每分鐘揭示一次可能的開盤價。可能開盤價是指對截止揭示時所有申報按照集合競價規則形成的價格。這點使投資者在參與集合競價的過程當中得到了更多的資訊披露。

  5.對交易主體的規定基本與主機板相同

  創業板交易規則顯示,開立交易所帳戶的自然人、法人及證券投資基金,可以參與創業板市場交易。由此可見,交易所並沒有對入市資金下限以及單比委託資金下限提出特殊要求。這體現了在機會面前,無論資金大小,所有投資者機會均等的原則。

  6.創業板交易方式依然採用電腦集中競價方式和T+1的交易制度

  創業板交易方式依然採用電腦集中競價方式,並未採用國際上的“做市商制度”。並依舊採取T+1的交易交收方式。現階段國人投機情緒高漲,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創業板市場出現交易清淡的可能性較小,且國內券商控制做市風險的能力有限,因此實施集中競價及T+1的交易方式對控制市場風險、抑制市場投機氣氛將起到一定作用。

  :創業板怎麼買? 創業板的買賣規則是什麼

  1、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

  2、證券的報價單位為“每股***份***價格”。“每股***份***價格”的最小變動單位為人民幣0.01元。

  3、證券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漲跌幅限制比例為10%。漲跌幅的價格計算公式為:漲跌幅限制價格=***1±漲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計算結果四捨五入至人民幣0.01元***。

  證券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