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靠什麼盈利

  O2O單車很火,除了mobike之外,ofo、小鳴和小藍單車都是我們常見的共享單車。現在在地鐵口、在公司樓下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似乎它們在經歷著去年O2O打車火熱的局面。下面就來了解下摩拜單車的盈利模式吧!

  共享單車摩拜單車是靠什麼盈利的

  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分時租賃來部分變現,通過收取押金來回收資金,實現現金流並進行擴張。

  分時租賃那個錢,其實一點不重要,無論是摩拜,還是ofo。運營商賬本清楚:哪怕有一億使用者,每天用一小時,也就1個億的收入,為此卻需要面對超過1千萬輛自行車的投放與硬體損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費用,並非輕快的買賣。更重要的是,由於其短途特點,及對標公交和傳統“公共自行車”,其定價上浮空間有限。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指望通過一小時1元的租賃費來賺錢。

  之所以說共享單車是個天才的創新,是因為它收取的押金。這是所有商業模式最後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夢寐以求的環節——讓使用者掏了錢包。

  1、可以退,所以多數人不會抵制繳納這筆錢;

  2、可以退,但公司不會自動退,多數人也不會主動要求退,因為下次用車還得繳,其結果就是大量資金沉澱在公司,等於無償佔用;

  3、押金不能動用,不能用作租賃車費的支援。這等於這筆錢只會增加,永遠不會減少;

  4、由於一份押金對應一個註冊使用者,而非一輛車,這意味著投放一輛車,能鎖定遠超過1個使用者。摩拜目前是一輛車鎖定8人,等於投放一輛車,獲得2400元***300*8***的“存款”。

  從這個意義上,摩拜投放的每輛單車,都類似一個儲蓄所。中國網點最多的金融機構是農業銀行,在全國有超過2.4萬家分支機構,3萬臺自動櫃員機。而2017年1月23日,富士康成為摩拜新的戰略投資者。此次合作,將會有望大幅提高摩拜單車產量,每年總產能預計將能超過1000萬輛——而每一輛單車,都是一個移動儲蓄點。

  僅以1000萬輛投放為假設,每輛車鎖定8人,每人約300元押金,沉澱總額資金將達240億——這是最經典的網際網路金融的玩法。

  共享單車的運作模式

  首先來講一講O2O單車的的運作模式:與打車軟體相同,O2O單車都在開始前期獲得相對不錯的風險投資,對產品進行初步的佈局以及嘗試。在完成產品研發和以後開始佈局部分市場,mobike就非常迅速的完成了動作,成為第一批O2O單車的廠商,在完成第一批的佈局之後,他們的錢也就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

>

  第一是選擇繼續融資***與網約車一樣***,第二種則是自主造血***自己掙錢***,共享單車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造血能力要比網約車強,因為它能夠從使用者手中收取押金,例如小藍單車的押金是99元,每輛單車的造價是1000元***只是一個例子***,10位使用者的押金就足以再生產一量小藍單車,而隨著單車數量的增加,更多方便、更方便的取車可以吸引新使用者加入。

  當然了,O2O單車還有另外一個收入渠道,那就是廣告:除了在APP的開啟頁面加入廣告之外,自行車車身可以植入硬廣***前期不這麼做是為了使用者體驗***。

  最後說這個租金問題,現在很多的O2O單車的半小時租金是0.5元,一般以半小時起跳,按照正常的使用頻率,一輛車一天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按照小藍單車在釋出會上所給出的資料來看,平均每練車一天的使用次數大約是5次,可以獲得最少5塊錢的租金***資深使用者才能享受0.5元半小時***。不過這些收益更多的會用於單車的維護,盈餘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