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外匯與外匯市場

  對於一個想炒外匯的人來說,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外匯和外匯市場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外匯和外匯市場。

  外匯與外匯市場1、外匯

  外匯,就是外國貨幣或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能用於國際結算的支付手段。我國1996年頒佈的《外匯管理條例》第三條對外匯的具體內容作出如下規定:外匯是指:①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②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的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③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④特別提款權、歐洲貨幣單位。⑤其他外幣計值的資產。

  外匯與外匯市場2、匯率及標價方式

  匯率,又稱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幣間的比價。

  在外匯市場上,匯率是以五位數字來顯示的,如:

  歐元EUR 0.9705

  日元JPY 119.95

  英鎊GBP 1.5237

  瑞郎CHF 1.5003

  匯率的最小變化單位為一點,即最後一位數的一個數字變化,如:

  歐元EUR 0.0001

  日元JPY 0.01

  英鎊GBP 0.0001

  瑞郎CHF 0.0001

  按國際慣例,通常用三個英文字母來表示貨幣的名稱,以上中文名稱後的英文即為該貨幣的英文程式碼。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外匯與外匯市場***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外匯與外匯市場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準,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外匯與外匯市場3、外匯市場

  目前世界上的金融商品市場有許多種,但概括起來可分為:股票市場、利息市場***包括債券、商業票據等***、黃金市場***包括黃金、白金、銀***、期貨市場***包括糧食、棉、油等***、期權市場和外匯市場等。

  外匯市場,是指從事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者說是各種不同貨幣相互之間進行交換的場所。外匯市場之所以存在,是因為:

  貿易和投資

  進出口商在進口商品時支付一種貨幣,而在出口商品時收取另一種貨幣。這意味著,它們在結清賬目時,收付不同的貨幣。因此,他們需要將自己收到的部分貨幣兌換成可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與此相類似,一家買進外國資產的公司必須用當事國的貨幣支付,因此,它需要將本國貨幣兌換成當事國的貨幣。

  投機

  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會隨著這兩種貨幣之間的供需的變化而變化。交易員在一個匯率上買進一種貨幣,而在另一個更有利的匯率上丟擲該貨幣,他就可以盈利。投機大約佔了外匯市場交易的絕大部分。

  對衝

  由於兩種相關貨幣之間匯率的波動,那些擁有國外資產***如工廠***的公司將這些資產折算成本國貨幣時,就可能遭受一些風險。當以外幣計值的國外資產在一段時間內價值不變時,如果匯率發生變化,以國內貨幣折算這項資產的價值時,就會產生損益。公司可以通過對衝消除這種潛在的損益。這就是執行一項外匯交易,其交易結果剛好抵消由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外幣資產的損益。

  外匯市場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資本投機市場的歷史要比股票、黃金、期貨、利息市場短得多,然而,它卻以驚人的速度迅速發展。今天,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額已達1.5萬億美元,其規模已遠遠超過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商品市場,已成為當今全球最大的單一金融市場和投機市場。

  自從外匯市場誕生以來,外匯市場的匯率波幅越來越大。1985年9月,1美元兌換220日元,而1986年5月,1美元只能兌換160日元,在8個月裡,日元升值了27%。近幾年,外匯市場的波幅就更大了,1992年9月8日,1英鎊兌換2.0100美元,11月10日,1英鎊兌換1.5080美元,在短短的兩個月裡,英鎊兌美元的匯價就下跌了5000多點,貶值25%。不僅如此,目前,外匯市場上每天的匯率波幅也不斷加大,一日漲跌2%至3%已是司空見慣。1992年9月16日,英鎊兌美元從1.8755下跌至1.7850,英鎊一日下挫5%。

  正因為外匯市場波動頻繁且波幅巨大,給投資者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這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