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怎麼看成交量

  成交量是股票技術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有人說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氣,這一點也不錯!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1.在K線圖中,***K線圖下方顯示的成交柱形***股價在下跌過程中產生的成交量是綠的。上漲中產生的成交量是紅的。在分時成交明細中***右下角***,主動買進的成交量顯示是紅色的,主動賣出的成交量顯示是綠的。

  2.成交量是綠色的,是對應當天的K線,K線是紅的就成交量柱就是紅的,表示當天的收盤價高於當天開盤價,是在低開高走中產生的成交量,視為多多頭佔上風,所以顯紅柱。如果高開低走或低開低走,***K線必是陰線***表示當天空頭佔上風,因此成交量顯綠柱。與昨天的收盤價無關。

  成交量縮量上漲意味

  在一般情況都是好現象如果是縮量漲停,可放心持有。如果不是漲停則要分情況看:

  1,如果價位偏低,說明空方惜售,空間很大。

  2,如果價位偏高,說明多方做多意願不足,回撥的情形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放量上漲之後再縮量上漲,說明行情可能反轉向下,短線就可以出貨,徹底出局或者再過段時間搶進。

  但在此之前從成交量的細小變化就能看出很多跡象:有一種黑馬股的成交量是從某一天起突然放大,然後每天都維持這個水平。這種變化說明莊家在有計劃地吸納,這種吸納往往引起股價上漲,但收市時卻有人故意將股價打低,留下上影線,從日K線圖上可以看出,成交量放大時,股價小幅上漲,而在下跌時,常常形成十字星。 另一種黑馬股的成交量是從某一天起逐步放大,並維持一種有規律放大的趨勢,這正是莊家己介入的證明。與此同時,股價小幅上揚,說明莊家己沒有耐心或時間慢慢進貨。經過加速,股價必定會突然起飛。

  價格連續上漲時,成交量隨之放大,則上升趨勢不變。成交量大幅增加,但價格並不持續上升,是反轉徵兆。價格持續下跌時,成交量放大,下跌趨勢不變。成交量放大,而價格下跌趨緩,是反彈徵兆。

  1、成交量的變化關鍵在於趨勢

  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縮量,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規律,也沒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絕對資料。很多時候只是一個“勢”,即放量的趨勢和縮量的趨勢,這種趨勢的把握來自於對前期走勢的整體判斷以及當時的市場變化狀態,還有很難說明白的市場心理變化。在用成交手數作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據時,也可輔助使用成交金額與換手率進行研判,從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勢”。

  2、上升途中縮量上攻天天漲,下跌途中縮量陰跌天天跌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股價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漲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股價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股價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實際情況其實不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典型的現象是上漲初期需要價量配合,上漲一段後則不同了,主力控盤個股的股價往往越是上漲成交量反而萎縮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漲或高位放量滯脹時反而預示著要出貨了。

  股價的上漲根本沒有拋盤,因為大部分籌碼已被主力鎖定了,在沒有拋壓的情況下,股價的上漲並不需要成交量的。

  股價在下跌過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現象,一是沒有接盤因此拋不出去,二是惜售情節較高沒有人肯割肉。實戰中往往出現無量陰跌天天跌的現象,只有在出現恐慌性拋盤之後,再次放量才會有所企穩。其實放量下跌說明拋盤大的同時接盤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顯示出有人開始搶反彈。由於弱勢反彈主要靠市場的惜售心理所支撐的,止跌反彈的初期往往會出現在恐懼中單針見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後的上攻反而會呈現縮量反彈天天漲的現象,因為弱勢反彈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說明籌碼已鬆動了,預示著新一輪下跌的開始。

  那麼什麼是成交量呢?成交量是一種供需的表現,當股票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股票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氣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狹義的也是最常用的是僅指成交股數。向下破位或下行時卻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無量下跌天天跌,直至再次放量,顯示出有新資金入市搶反彈或抄底為止。在股票拉昇時“價漲量縮”甚至比“價漲量增”更準確,這時往往是莊家控盤比例極高造成的。

  成交量判斷技巧

  1***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點,大盤不好時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漲股迷惑。

  2***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3*** 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4***成交量萎縮後,新底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5***成交量萎縮後,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後上漲的力度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6***量見底後,若又暴出巨量,此時要特別小心當日行情,一般情況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縮價漲,否則是反彈而已。

  如何挑選底部放量黑馬

  投資者在挑選底部放量黑馬時,關鍵是尋找適度放量的個股,成交量不放大或過度放大,都不利於該股未來的發展。因為如果個股放量過度,往往會極大地消耗該股做多的能量,使短期後繼資金無法及時接力,個股的上漲將缺乏持續性的動力,從而使股價上漲往往一步到位,缺乏實際投資價值。至於成交量放大是否適度,可以參考以下指標,做為選股的標準。

  1,股價啟動初期,單日成交量大於該股的前五日移動平均成交量2.5倍,大於前10日移動平均成交量3倍。

  2,股價啟動初期的單日盤中量比至少要達到10以上,收盤時量比至少要達到2.5以上。

  3,股價啟動初期成交量保持溫和放大狀態,量能乖離率指標VBIAS能夠保持3至5天的快速持續上漲,並且在股價啟動後的一段時間內,24日VBIAS能多次穿越0軸線。,

  4,移動平均成交量VOSC指標大於0軸線,並且逐漸緩慢上移,即使偶遇調整,VOSC指標為正值的時間遠多於為負值的時間。

  5,成交量標準差指標VSTD快速上升到該股歷史上罕見的極高位置時,表示該股成交量過度放大。這種極高位置由於各種股票的流通盤大小不同和成交活躍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量化標準,投資者可以根據個股的VSTD指標歷史表現進行比較。,

  6,底部放量個股的成交量雖然和前期相比有明顯的增加,但和個股的流通盤相比並不大,每日成交換手率不能超過10%。

  操作要領:不同股票應設不同止盈位。

  天量與地量

  如何界定何為天量?

  天量出現之前股價已經出現連續上漲,且上漲的幅度很大,目前價格已經高企;股價進入飈升末期,連續大幅上揚後出現上漲乏力;市場人氣鼎沸,交投異常活躍,利好傳聞到處亂飛;成交活躍度非常大,換手率連續數日保持在10%以上。

  天量出現時應該怎樣操作?

  一旦出現天量,那麼股價離見頂回落就不會很遠了,在這個時候中長線投資者就應該著手丟擲手中的股票,但是拋的過早將不利於利潤的最大化,要怎樣拋才能獲得儘可能多的利潤呢?在這裡介紹一種“倒金字塔”賣出方法:在第一次出現巨大成交量時,投資者開始部分丟擲手中的股票,以持倉量的1/4為宜,然後當股價繼續上漲並創下新高之後再丟擲持倉量的1/4並加碼賣出,加碼的幅度為1/4的1/3***即持倉量的1/12***,即賣出原有持倉量的,第三次則在第二次賣出數量的基礎上再加碼賣出***1/12***,將所有股票出清。如此一來,就可以使丟擲股票的價格水平與股價頂點接近,從而儘可能地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地量的量化標準

  低於0.2%的換手可以看作是地量。在一個區域多次或連續出現地量就是地量區。強勢背景下的地量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而長期弱勢的冷門股則參考意義不大。在少數情況下,從高換手快速萎縮的成交量可以高於這個標準。這關係到成交量萎縮的速率***包含空間和時間***。

  在股價運作過程中***不論漲跌***,通過對各個調整段中各不相同的地量的研判,捕捉變盤點!使操作更趨於理性和合理。

  從底部放量看莊家意圖

  一般而言,當某隻股票自高位回撥至前期低點附近時,由於跌幅巨大投資者往往在此區域不敢進行操作,而此時莊家卻藉機開始逐步建倉。尤其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一些莊股在底部區域出現明顯的放量之後,股價上升至21日均線之上,隨即採取橫盤均量盤整走勢,其目的無非是為了清除追風盤和消磨前期套牢籌碼。從K線圖上反映為小陰小陽,其股價重心以21日線為依託進行調整,相對應的成交量較前期開始放大,中期均線系統中68日均線自上而下趨於平緩並與股價越來越接近。股價在底部區域依託21日均線進行盤整,10日均線上穿21日均線,短期強勢特徵形態初現,一旦形成兩線上穿一線形態時,股價將進入中期拉昇行情。

  1、當股價在低位止跌後上升至10日均線之上時,其成交量微微放大,表明增量資金開始進場吸籌,此時不要急於介入。待股價繼續上升至21日均線之上時,若相對應的成交量放出近期天量,則待股價回撥至10日均線附近時介入1/4倉位。

  2、當股價回撥至10日均線附近止跌,再次上升至21日均線之上,相對成交量放大,而10日均線同時上穿21日均線阻力位成金叉時,應再補1/4倉位操作。

  3、當股價攻擊68日均線成功後,切不可追高操作,因為此時莊家往往要進行洗盤操作以減輕拉昇阻力。投資者應等回撥至68日均線支撐位止跌後,並再次上升至21日均線之上時,若相對應的成交量放大可及時介入。

  巨量大陰線,砸出大牛股

  1***巨量大陰線多出在單邊上升的大牛股中,其中第一根巨量大陰線介入安全係數最高。

  2***次日走勢十分關鍵,若收出陽線,且量能不縮,可大膽介入。

  3***巨量大陰線收出當日,市場中此類個股傳聞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