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正確淘洗方法是什麼

  米是穀類或其他植物的子實去了皮的名稱,是人類的主食之一。據現代營養學分析,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A、E及多種礦物質。就品種而言,米有粳米和秈米之分。

  大米是提供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是預防腳氣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療資源;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

  大米不宜多淘,因為米中含有一些溶於水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而且很大一部分在米粒的外層,多淘或用力搓洗、過度攪拌會使米粒表層的營養素大量隨水流失掉。同時,米也不宜久泡。如果淘洗之前久泡,米粒中的無機鹽和可溶性維生素會有一部分溶於水中,再經淘洗,損失更大。?

  ?你做對了嗎?


大米

  在淘米過程中,硫胺素損失率可達40%-60%,核黃素和尼克酸損失率可達23%-25%,蛋白質、脂肪、糖等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失。除此之外,米久泡之後還易粉碎。因此,淘米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用涼水淘洗,不要用流水或熱水淘洗。

  2.用水量、淘洗次數要儘量減少,以去除泥沙為度。

  3.不要用力搓洗和過度攪拌。

  4.淘米前後均不應浸泡,淘米後如果已經浸泡,應將浸泡的米水和米一同下鍋。
  烹飪指導

  1.秈米煮熟後米飯較幹、鬆,通常用於蘿蔔糕、米粉、炒飯;

  2.大米做成粥更易於消化吸收,但製作大米粥時千萬不要放鹼,因為大米是人體維生素B1的重要來源,鹼能破壞 大米中的維生素B1,會導致B1缺乏,出現“腳氣病”;

  3.用大米制作米飯時一定要“蒸”,不要“撈”,因為撈飯會損失掉大量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