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自駕旅遊攻略

  遠古時期,神農架林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經燕山和喜馬拉雅運動逐漸提升成神農架地圖為多個陸地,並形成了神農架群和馬槽園群等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地層。神農架因華夏始祖之一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神農架自助遊的旅遊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神農架文化藝術簡介:

  民間藝術

  刺繡

  神農架地處偏僻深山,長期以來處於原始封閉狀態,與外地往來不多,民間習俗多保持著固有的淳樸和濃厚的鄉土氣息,獨具特色的刺繡便是神農架的一朵充滿活力的藝術之花。

  民歌

  神農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樂色彩和語言藝術十分古老和豐富。許多民歌珍品歷傳不衰,成為神農架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楚文化。薅草歌、婚禮歌、喪禮歌、民間小調等民歌各有特色。

  堂戲

  堂戲是神農架現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劇種,因演出時所需場地較小,一般在農家堂屋裡表演,故名堂戲。劇目大多是傳說的古裝戲,也有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現代戲。演唱風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土氣息。

  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神農架傳統文化介紹:

  方言

  神農架建置較晚,其方言是在興山、巴東、房縣等縣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936年趙元任等位先生對湖北方言做了全面的調查,1948年出版《湖北方言調查報告》,裡面有巴東***390~411頁***、興山***350~368頁***、房縣***620~640頁***、保康***641~661頁***等地語音、詞彙的基本狀況。神農架地區由於當時尚未建置,所以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中國社會科學院編撰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雖然把神農架歸入西南官話,但沒有該地區的專門論述。

  有關神農架方言的零星記載,可見於《神農架志·卷十一·文化教育》***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地方誌編撰委員會編撰,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有專門的“方言”篇***266~277頁***,裡面簡單地描述了神農架方言的語音,重點列舉了,常用詞彙和民間諺語。

  神農架方言內部分割槽圖根據武漢大學中文系方言調查小組2010、2012年的調查,神農架方言有19個聲母,33個韻母,4個聲調。聲母、韻母與北京音大致接近,邊音、鼻音交替出現,平舌音和翹舌音都有,而且翹舌音松柏鎮的比新華鄉明顯,舌位比北京音翹舌音要前,比北京音平舌音要後。脣齒清擦音與舌根清擦音混同,發脣齒的都發成舌根。舌尖前聲母與有u介音的韻母相拼,紅舉村u介音脫落,如“短”、“酸”、“遵”分為/dan⁴⁴/、/san⁴⁴/、/zen³⁵/。聲調陰平35,陽平53,上聲44,去聲35。

  石碑

  神農架的歷史文化遺蹟已鮮可尋覓。陽日的淨蓮寺,九衝的天觀廟,松香坪的白雲庵、觀音閣,只依稀辨認出斷壁殘垣。但是蘭英寨、松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戰場儲存得十分完好。1985年在紅坪、劉享寨相繼發現了兩塊保護山林的石碑。紅坪的護林石碑立於經坪西溝天門洞口的老岩石上,石碑約一米見方,上鐫“嚴禁山林”四個大字,落款為清同治元年,距今有100多年了。另一塊石碑立於劉享寨南麓一個名叫新大路埡的峰巒石壁上,石碑長83釐米,寬55釐米,刻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上鐫“嚴禁石木”四個大字。這兩塊石碑是神農架古代保護山林的“石碑雙壁”。

  文化節

  中國湖北神農架國際生態文化旅遊節秉承“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理念,落實湖北省“兩圈一帶”戰略,著力打造湖北“一江兩山”黃金旅遊線路,實現華中地區旅遊市場與旅遊資源的融合,旅遊投資與旅遊專案的對接,整體提升神農架旅遊的知名度,夯實神農架在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的核心板塊地位。

  黑暗傳

  漢民族神話史詩《黑暗傳》的發現受到了中國神話學界和德國、高山原生態文化群落帶英國、法國、奧地利、丹麥的漢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熱情評價。這部長達3000多行的史詩唱本,記錄著漢民族的遠古創世神話。被中國神話學專家袁珂先生判定為漢民族廣義的神話史詩,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黑暗傳》的儲存,是神農架先民崇敬上古開天闢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結果。他們把神話當做真有其事的歷史知識,代代往下傳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傳》手抄本奉為經典,當作傳家寶加以珍藏,從不輕易示人。在神農架,把《黑暗傳》帶進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為子孫所知的事屢見不鮮。《黑暗傳》的發現,是中國古神話的發現,打破了漢民族沒有神話史詩的定論,對於中國神話學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也因此成為神農架民間文學寶庫中最為璀璨的明珠。

  神農架舊時有大量裸體縴夫,由於縴夫多是家境貧寒之士,如穿著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很快就破了。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著衣服,一會兒岸上,一會兒水裡,衣服在身上幹了溼,溼了幹,不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風溼、關節炎之類的病,所以神農架的縴夫,是很少穿衣服的。

  關於神農架的氣溫

  神農架天氣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夏天最高溫度33度左右、冬天最低溫度零下5度左右,神農頂零下10度正常***,早晚溫差大,就算是夏天,晚上睡覺都需蓋薄被,所以如果您要過來旅遊的話,請注意如下幾點:

  1、夏天請不要問酒店是否有空調,因為基本用不上。

  2、就算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來神農架,也請帶一件較厚的外套和雨傘,以防天有不測風雲。

  3、如遇雨天請不要遊覽神農頂景區***霧太大***,除了花錢和坐車,你別的什麼也做不了;享受車在雲中遊的請忽略此條;

  4、如果你是冬天自駕來神農架,那請務必自備防滑鏈條,不然就只能望路興嘆了。確定行程也需要先諮詢當地旅遊部門,冬季不是所有景點都開放的。

  關於神農架的交通

  神農架的交通情況不好,但近兩年也在逐步完善,機場2013年10月份試航,滬蓉***G42***高速也已開通,具體情況如下:

  1、機場位於野馬河,具木魚鎮約80公里,若通航將可為您最大限度節約時間成本;但從機場到木魚全部盤旋公路,暈車請提前備好暈車藥。

  2、高速現在通到宜昌市的霧渡河鎮,從霧渡河下高速需要走國道到高嵐***朝天吼漂流接待前5米***再上高速到興山。

  3、宜昌市和十堰市是乘做汽車來神農架旅遊的兩個最重要的中轉站,十堰每天上午有1班發往神農架木魚鎮的客車,旺季會加開班次***票價:80元***;宜昌每天至少有3班車到木魚鎮***票價:78元***,旺季有5至8班,還可從宜昌乘坐808路城季公交到興山縣***25元***再轉車到木魚***票價15元***。

  4、自駕車,宜昌至神農架木魚鎮,車程約200公里,4小時;十堰至木魚鎮,車程約250公里,5小時。

  關於神農架的景區

  神農架景點較多,門票較貴***但是神農架的景區對特殊群體還是比較照顧的,持軍官證、殘疾證、70歲以上老年證***身份證***者門票全免;學生證半票***,請不要問哪個景點好玩,哪個景點不好玩,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另外,一年四季真的有四景,那個季節來體會都會不同,可以在野人網多看看別人發的遊記。詳情如下:

  1、神農頂景區***含:小龍潭、金猴嶺、神農源、神農營***神農頂登頂處***、神農谷、瞭望塔、迷人淌、板壁巖、太子埡等景點***:門票140元,換乘車90元***若只單獨玩神農頂,必須換乘景區環保車***,遊覽時間約4小時。

  2、大九湖溼地公園:門票120元,換乘車120元***若買神農頂和大九湖的通票,可選擇自駕或者包車***,遊覽時間約3小時。

  3、官門山景區:門票100元,換乘車20元***可選擇自駕或包車***,遊覽時間約2.5小時。

  4、神農壇景區:門票60元,遊覽時間約1小時。

  5、天生橋景區:門票60元,遊覽時間約2小時。

  6、燕天景區***含:天門埡和燕子埡***:門票60元,遊覽時間約3小時***209國道旁,從木魚出發需經過換乘中心直行;十堰方向直接經過***。

  7、香溪源景區:門票30元,遊覽時間約40分鐘。

  8、神農洞景區:門票100元,遊覽時間約1小時。

  9、紅坪畫廊景區:門票40元,遊覽時間約1小時。

  關於神農架的遊覽線路

  神農架各個景點相當分散,但所有景點加起來2.5天時間足以走完了,詳細規劃線路如下,大家以供參考:

  1、神農頂景區+大九湖景區,遊覽時間1天***需包車的話,費用在400元至600元每臺車不等***。

  2、香溪源+官門山+神農壇+天生橋+神農洞,遊覽時間1天***需包車的話,費用在100元至200元每臺車不等***。

  3、燕天+紅坪畫廊,遊覽時間半天***需包車的話,費用300元每臺車***。

  關於神農架的住宿及餐飲

  1、神農架的酒店現在滿街都是,價格參差不齊,便宜的五六十元,貴的幾百元。淡季和旺季的價格相差較大,建議可以住一些農家樂型別的酒店,條件都還可以,乾淨衛生,便宜實惠。旺季的時候最好提前訂好酒店,以免來了不好找。

  2、餐飲不便宜,也還一般,因為是旅遊區,大家也能理解,但請千萬別問我這邊有什麼特色菜,因為沒什麼拿的出手了,我們這兒有的別的地方都有,如果萬一要問的話,那您就吃盤野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