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的學習方法

  五年級作為銜接六年級的關鍵節點,課程難度提升,學業壓力增大,要怎麼學好呢?來一起看看吧。

  五年級學習方法總結

  一、學會記筆記

  低年級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主要以瞭解知識為主,而高年級的學習內容加深了,逐步由形象向抽象過渡,對知識的學習不僅僅要求理解,還要學會運用,因此 ,記筆記是加深孩子掌握具體內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做好複習、預習兩部曲

  孩子進入高年級後,課餘時間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以外,學會自己預習和複習功課也很重要。到了高年級,孩子所學知識的難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聽課的過程中,孩子常常會碰到一些“攔路虎”,如聽不懂或不能完全明白老師所講的內容,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速度。這時,如果孩子能夠做到提前預習以及課後複習,那麼這些在聽課中遇到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三、鼓勵孩子好問

  5年級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在學習上老師會有意識的讓孩子獨立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法有一個弊端,就是老師很難對孩子的一切情況瞭如指掌,因此,如果孩子有了問題不問,那麼老師是不可能知道的,這樣一來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勢必會產生影響。

  五年級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幫助孩子設定一個目標,並與他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督促孩子執行學習計劃。在計劃執行過程中,及時發現孩子的進步,給予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戰勝困難,必要時給予適當幫助。

  二、必要的課前預習

  基本要求:認真閱讀教材,瞭解教材內容,思考內容重點,發現學習難點,做好聽講的準備。在孩子認真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語,必須查工具書爭取自己學會。不明白的內容用鉛筆劃出來,準備課堂上聽老師講解。

  三、聽好40分鐘的課

  要告訴孩子明確地記住重點和難點,基礎知識、定義、定理要進行強制記憶,要掌握例題的解答步驟、方法。孩子不認真聽講,一般有根本聽不懂、自制力差、缺乏學習興趣三個原因,家長應針對其原因去解決。鼓勵孩子上課積極參與互動,老師評價其他同學的回答時,自己評價自己做得如何,肯定自己的優點,找到不足,進行自我激勵。

  四、提高作業質量

  做作業的要求是看清題,抄準題,理清思路,一次做對,認真檢查。家長在檢查作業後,發現錯誤,不宜直接告訴孩子哪兒錯了,而應讓孩子自己複查。

  五、及時糾正錯題

  給孩子一個專用的本子,孩子每次作業或考試出現錯誤,就讓孩子在專用的本子上將題目抄下,按正確的方法重做一遍後,分析錯誤原因。

  六、做好讀書筆記和摘要

  包括以下內容:①記下書名、作者;②採摘生字、新詞及佳句;③記錄主要人物和主要內容;④在書上批註;⑤列提綱;⑥寫讀後感。

  七、學會使用工具書

  對於小學和初中生來說,最主要的是學會查字典。要有運用部首、音序等查字法迅速、準確地從字典中查出生字詞的能力,還要有聯絡上下文語言環境選擇恰當的義項解釋詞語的能力。要具備這樣能力,就必須要求學生勤查字典,並進而養成習慣。

  八、培養思維能力

  重視求異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思維等思維方法的培養,使孩子的思維能夠靈活運轉。

  總之,建議家長應從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改進孩子的學習方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等方面著手,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在孩子掌握並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時多加以表揚,不應該在孩子得好分數時過多地獎勵,也不應在孩子考得不好時又過分指責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