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高中如何去學習數學

  剛進入高中,往往有不少同學不能適應數學學習,進而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成績一落千丈。數學這一門課,並不是僅僅靠聽課就能學好的,學好數學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要想學好數學,我們應該做什麼。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初中和高中有什麼不一樣。

  初中與高中區別

  1、學科區別

  高中不會像初中那樣,雖然都涉及語數英、物化生、史地政,但初中是逐漸引入,慢慢增加內容,高中不是如此,是從一開學就全部開設,每天都是滿滿課程表,不同的科目,不同的作用,會讓你措手不及。

  2、進度區別

  剛剛進入高中,很難承受的課程節奏,甚至半年所有的內容比初中三年還要多,每天諸多的作業讓你倍感不適,會讓你逐漸進入一種“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的惡性迴圈當中,自主總結、思考的時間變得少之又少,而真到了考試,會發現自己可能學了“假書”,書上講的跟考試考的聯絡不起來。

  3、模式區別

  模式指的是學習模式,初中時候的你可能學習比較輕鬆,靠著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學習不費太多力氣,就能衝進前列。那麼可以清楚地告訴你:到了高中,勤奮+努力才是王道,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今天不學,明天再學吧”,那麼到了明天你會發現,自己有點兒趕不上了,一步慢,步步慢,所以務必“今日事,今日畢”。

  以上的內容說了這麼多,讓你感覺可能都絕望了,“這學還能上嗎?”當然能上!正是由於存在這麼多的問題和不同,所以,做好高一的學習計劃很重要,通過冷靜地分析、瞭解,應該踏踏實實為高中好好做一下規劃。

  第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複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應儘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儘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第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覆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佔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儘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儘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